从古至今,人们对个性道德修养极为重视,对社会道德风尚颇为关注,议论的也颇为广泛而精到;可是人们对社会伦理道德观的多重性问题却大大地忽视了。迄今为止,还没有人对社会伦理道德观的多重性问题进行全面系统地深入探讨。这不能不说是社会伦理道德研究领域中的一桩憾事。本文试图以广阔的视野扫描社会,以大量的事实作理论依据,站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立场上,对社会伦理道德观的多重性进行全面深入地探讨,以期提高人们对社会伦理道德观的多重性的认识。 一、历史性 在人类社会中,一个历史时期有一个历史时期的社会伦理道德观;不同历史的社会伦理道德观带有不同历史的印记;适用于一切历史的、永恒不变的社会伦理道德观是不存在的。因此可以说:社会伦理道德观不是超历史的,它具有历史性。这种历史性表现为:历史特色性、历史局限性和历史的不可逆转性。 春秋时的管子曾说:“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这一思想既是最早的社会伦理道德起源论,也是最早的社会伦理道德观。在中国封建社会里,社会伦理道德观无不带有封建性的历史特色。例如,在伦常方面强调“三纲五常”、“忠恕孝悌”、“男女授受不亲”;在婚恋方面强调“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三从四德”、“夫唱妇随”;在贞节方面强调“从一而终”、“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在个性修养方面强调“存天理,灭人欲”,“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等。在封建时代,谁要是触犯了这套伦理道德,谁就是“大逆不道”。鲁迅笔下的阿Q一天向女仆吴妈说了一句想和她“睏觉”的话, 吴妈竟喊叫着跑回房里去上吊,要以死表白其贞节。吴妈被人劝住,阿Q受到重罚。只因一句“浑话”,后果如此严重!明代清官海瑞年仅五岁的幼女因接受了一男孩的食品,遭父斥责:“女子岂能没取童饵,能即饿死,方称吾女!”终致幼女活活饿死。在中国封建“礼教”毒害下形成的畸形的社会伦理道德观竟如此的不可理喻和触目惊心。中国封建时代,男子“一夫多妻”得到社会伦理道德的纵容。皇上带头“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和尚出身的朱元璋也是嫔妃如云,生子女36人。就连常年漂泊在外的诗人李白也正式娶妻妾六次。而旧时的女性则只能“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给灯台坐地守,嫁给扁担抱着走。”在西方,中世纪的欧洲宗教禁欲主义社会伦理道德观盛行,认为人的“欲望”,包括性欲望及性享乐都是道德犯罪行为。严禁一切生殖以外的性行为,即是夫妻也不例外。为了避免人们追求性享乐,一些地方甚至规定男女性爱时从头到脚用黑布罩住,只在位于生殖部位的布罩上开孔行事以利生殖。可见历史时代不同,社会伦理道德观的历史特色也就不同。 由于任何一种社会伦理道德观都是历史的产物,它就必然带有历史的局限性。完美无缺的社会伦理道德观是不存在的。例如,中国封建社会特别重视“孝”。强调:“孝,礼之始也”。“夫孝,德之本也”。为了尽孝,孔子还提出“父母在,不远游”。《孝经》又规定:“五刑所属三千,罪莫大于不孝”。孝敬父母当然是美德,可是讲过了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一思想经过2000多年的不断强化,人们“传宗接代”的思想根深蒂固,竞相生孩子蔚然成风,中国近现代没有率先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却率先成了世界人口大国,与“传宗接代”思想大有关系。不仅如此,“孝”早已嬗变成为“愚孝”。封建时代树立的“二十四孝”典型,其中有“王祥卧冰”的事迹。说王祥在隆冬时节为了让病中的父亲吃到鱼,竟裸身卧于冰面,幻想鱼儿会感觉到他的体温向他游来。受“二十四孝”影响,愚孝之举层出不穷:有“割肝救父”者,自我剖腹割肝,给病危的父亲熬汤喝,说能救父于垂危;有人夜晚裸身喂蚊,再让老母安睡;有人在父母死后将擦洗尸体的“净身水”喝下以尽孝道等等。在西方,社会伦理道德观的局限性同样不可避免。如资本主义的“自由、平等、博爱”思想在反封建专制主义的时候具有进步性,当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站稳脚跟之后,它对内对外的贪婪剥削和掠夺便暴露出其进步性已蜕变成为欺骗性。社会主义的社会伦理道德观是否就完美无缺?不是。它相对于共产主义社会伦理道德观而言,也同样具有局限性,终究会被共产主义社会伦理道德观所代替,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在人类发展史上,任何一种社会伦理道德观都是随历史的产生而产生,随历史的发展而发展,随历史的消亡而消亡的。被“淘汰出局”的过时的社会伦理道德观不可能在新的历史时代立足。由此决定了社会伦理道德观具有历史的不可逆转性。现代社会如果有人再鼓吹封建时代“男尊女卑”那一套,对寡妇说:要“从一而终”,不让她们再婚,能行得通吗?再给她们立“贞节牌坊”,能管用么?西方男女做爱再让套上黑布罩在现代人看来简直就是精神病。社会伦理道德观这种历史的不可逆转性由此可见一斑。 二、地域性 通过社会考察,一个不争的事实显而易见:不同地域的人或人对不同地域中的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会持不同的社会伦理道德观。在全世界适用于一切地域的社会伦理道德观是不存在的。因此可以说:社会伦理道德观不是超地域的,它具有地域性。这种地域性表现为:地域差异性、地域特殊性和地域怪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