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缘起条件的哲学分析

作 者:

作者简介:
王淑芹(1962—),女,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邮编:100037

原文出处:
理论与现代化

内容提要:

道德缘何存在?人为何有德?这是现代伦理学的基本问题,也是社会道德建设的理论支撑。本文从人的生理特性、人的心理特性、人活动的倾向性、物质财富的有限性、人性的完善、个体的社会化这六个方面对此进行分析,从道德哲学上为当代人的道德实践提供理论论证。道德的缘起是多种要素的有机统合,其中,人的自然属性是不可或缺的诱因。它预示,伦理理论的确证不能脱离人性和人的实际生活,伦理规范的推导要合乎人性原则、效用原则、心灵原则。由此,道德才有生命力,才不会被人们悬搁和抛弃。


期刊代号:B8
分类名称:伦理学
复印期号:2006 年 04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B82—0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06)01—0076—04

      道德缘何存在?这是伦理学的一个重要的基本理论问题,也是社会道德建设的理论支撑。然而,这一道德存在的根本性问题,常为人们所忽视,甚至许多教科书或论著常把其作为不证自明的伦理理论的基本预设直接引用,加之人们对现实道德问题的强烈关注,致使这一基本理论问题缺乏寻根究底的深入探究。

      人为何有德?这是一个深邃而又浅显的问题。尽管道德作为实践经验问题,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和体认来进行实证分析,但作为道德的本体问题,我们必须站在哲学的高度进行理性思辨,提出道德是如何可能的,阐明什么是道德存在的必须条件。基于此,本文从六个维度进行理证。

      一、人的生理特性与道德

      道德是一种属人的社会现象,因此,对于人类道德活动和现象的考察,就不能离开人性本身,因为人性的先在特性是人活动的“基因”和能够作为的主观条件。何谓“人性”?好像已有了毋须多言的定论,在关于人性问题的研究著述中,学界基于历代思想家们的箴言和马克思主义的人性学说,已有了人性是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相统一的抽象概述和基本共识。但笔者发现,在对人性的具体阐释和实际实现过程中,存在着以社会属性挤压自然属性的现象,以致影响以此为理论前提的相关问题的全面分析。在伦理学的道德缘起的问题上,就存在此类倾向。

      对于人性,众多学人已惯常从人的特性的角度来审视,即从人与动物相区别的视角来把握,所以经常看到的只是人的思维、意识、理性的光辉在社会中的普照,以及由之支撑的人的活动的社会性。但不可回避的是,人从动物进化的客观事实及生命机体的生物机制,就先在地决定了人最初存在样态的生物性或自然性,并注定人在生命的成长过程中,不能完全摆脱生物内部规律的制约。对此,恩格斯曾有过精辟的论断:“人来源于动物这一事实已经决定人永远不能完全摆脱兽性,所以问题永远只能在于摆脱得多些或少些,在于兽性或人性的程度上的差异。”[1] 这表明,人的生命存在的生物性即自然属性是人永远无法彻底割舍掉的,否则,人就会被神化;同样重要的是,人的自然属性要受制于社会制度、文化等规约,否则,人就会被动物化。基于此,对人的基本概括应该是,人是具有生理、心理、思维、社会活动等综合特征的有感觉和有理性的生命有机体。为此,笔者认为,对人性的全面理解,既看到人的社会本质性,又承认人的自然属性存在的客观性,则是科学阐释道德缘起的理论基础。

      人的生理构造以及由此衍生的饮食、性、安全等自然欲求,是人活动的原始动力。

      人作为生命机体,具有维持自身生存的自保需要,即生命力的保存和扩展需要生命力的积聚,所以,任何生命有机体都需要摄取营养物以满足体内的新陈代谢。因之,“需要”作为一种体内的匮乏状态和摄取状态,是各个有机体维持和发展自己生命的共同特征和基本的冲动形式,这就预制了人不能脱离维持生命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性需要。正是这种需要,展开了人类的全部活动并成为活动的基本驱动力。为此,马克思一语道明:“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2] 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也有相同的表述:“任何生命机体的积极性,归根到底都是由它的需要引起的,并且指向于满足这些需要。”[3]

      毋庸置疑,人的生存,离不开需要的满足。但人的需要是如何满足的呢?正像休谟在《道德原理探究》中所分析的那样,大自然没有把福泽直接赐给人使其坐享其成,而是通过主动劳动自我满足。由于单个人劳动能力的弱小、人的需要的多面性及其劳动分工所造成的人们的一种必不可免的联合,就决定了人在需要驱动下的生产劳动只能是在协作基础上的共同活动,并预示着人们在劳动中必然要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人们在生产中不仅仅影响自然界,而且也互相影响。他们只有以一定的方式共同活动和互相交换其活动,才能进行生产。为了进行生产,人们相互之间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影响,才会有生产。”[4] “由于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以及他们求得满足的方式,把他们联系起来(两性关系、交往、分工),所以,他们必然需要发生相互关系。”[1] 显然,是人的生存需要引致了生产活动,而生产活动又衍生出了生产关系及其他社会关系,而道德作为协调人们之间利益关系、规整人们行为的规范,显然是以人的社会关系的存在为先决条件的。但如果我们简单地遮蔽人的自然属性,就无法推演出需要与社会关系的内在逻辑,也就不能很好地对道德的缘起进行科学的溯源。

      二、人的心理特性与道德

      人的生理构造,虽奠定了人与动物衔接的基础,但其大脑的特殊构造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第二信号系统即高级神经系统,使人所具有的思维能力,即感知力、想像力、理性等心智机能,又拉开了人与动物的距离。人所具有的思维和意识,禀赋的理性和想像力,提升了人作为生命有机体的等级地位,使人成为了生命发展的最高形态,并使其能够超越他作为动物自身的受动性的限制,成为一种具有自觉能动性并使活动显现出自主性的创造者,表现为在生活过程中主动建立关系并自觉协调这一关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