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最新动态

作 者:

作者简介:
张羽佳,中国社科院哲学所。

原文出处:
学习与研究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2006 年 1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目前,我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关注的重点依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发展和理论创新问题。围绕这一中心,发表了一系列有重大学术价值和学术影响的代表性观点,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深入发展,显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的图景和时代风貌。其主要特点在于:其一,特别关注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的当代建构,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总体发展、研究理路、方法范式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为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奠定基础。其二,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进行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虽然也探讨纯学术的理论问题,但更注重以对现实问题的研究带动和促进基础理论研究,以求哲学理论的创新。现代性研究、价值哲学、实践论问题都是在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上的理论探索,既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学说,又带有强烈的时代色彩。其三,具有强烈的前沿“问题意识”,特别关注时代和当代社会实践提出的重大现实问题,并着眼于新的时代发展和新的实践,着眼于对前沿现实问题的理论思考。“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和谐社会”这些问题,都是基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而提出的需要迫切予以理论解答的问题,与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战略和前进方向息息相关。对这些问题的理论探索,表现出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者对现实的人文关切。

      一、关于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新形态的重要意义、方法范式和理论构想

      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新形态,是目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这是因为,社会主义的命运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息息相关。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原理,必须坚持以研究实际问题为中心的原则,以实事求是为根本的研究方法。应该承认,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原理不是一项文本梳理的案头上的工作,不是靠摘引书本上的词句抽象地演绎出体系,而是要深入到中国发展的历史起点,理性地反思中国人民在现代化进程中所从事的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分析和研究实践中所形成的哲学观念。因此,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原理,既是实现哲学与现实结合的主要载体,也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举措。

      在具体的研究理路上,我们认为值得注意的一个趋向是:以某些重点大学和科研机构为依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不同学术群体中,已经呈现出学派的雏形,形成了不同的研究范式。在共同关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发展和理论创新这个主题之下,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理路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注重马克思的思想与西方人文传统的对话,着眼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西方哲学的比较研究,从中梳理马克思的思想逻辑线索的理论特征。其二,主张根据“第一手文献”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重新进行翻译和解读,强调阅读马克思原始文本的重要性,认为只有从文本入手,才能真正理清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内涵和内容实质。其三,强调对现实问题研究的重要性,认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和精神实质在于对当代实践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进行理论分析,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重要途径。很明显,这些取向虽然在关注重心和研究策略上存在差异,但并不是互相排斥的,毋宁说是相互补充的。

      我们认为,哲学形态的建构是哲学的内容与形式、理论与体系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其实质是要在历史与逻辑、内容与形式、理论与体系的统一中对哲学的历史,现实和未来作一种总体性和动态性的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不断发展变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态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变化。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的建构的宗旨在于揭示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精神的当代意义,结合当代中国的具体实际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这一理论建构的关键在于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2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取得了重要的理论进展。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哲学思想和哲学智慧,是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积极成果。而在目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又提出许多新问题、新概念、新观点、新方法,这就需要我们在理论上对其进行哲学的概括和阐释。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的建构就是要对哲学与时代的关系进行动态的相关性探索,以哲学的视野来透视时代,反映具有中国特色的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的新的实践成果,完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化与本土化。

      二、目前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与新进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人类精神文化的总结和发展,也是对现实社会问题的理性升华。因此,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一方面要保持与当代人文精神富有成效的对话,通过与西方当代学术(文学、经济学、哲学、政治学、法学乃至后现代思潮)的融通,激活马克思主义固有的精神和价值维度;另一方面,也要关注马克思主义的本土化问题,从当代中国的具体实践出发,对具体的发展问题进行理论总结和方法指导。只有这样,才能使马克思的思想同时具有开放性和现实性,使之成为时代发展的活的灵魂。

      对于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研究,我们认为可以主要归纳为以下几大课题:马克思主义与科学,马克思主义与宗教,后现代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与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与国家、市民社会、马克思主义与环境危机等。马克思主义与科学,主要探讨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关系,考察马克思的科学观,技术观和发展观,思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精神与人文关怀之间的相互关系;马克思主义与宗教,主要探讨马克思主义与基督教之间的关系,考察基督教在青年马克思的思想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比较马克思主义与基督教在对人的目的、人的未来以及社会伦理等方面的一致性与差别;后现代马克思主义,谈论的问题是马克思的批判锋芒对于当代的意义,它关注唯物主义学说的总体性方法,希望通过马克思与后现代的相互激荡而发展出一套关于当代社会生活的批判理论;马克思主义与政治经济学,主要考察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运动的理论,其中关于马克思的财富理论,物权理论、货币理论的研究填补了以往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空白;马克思主义与国家、市民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主题,最近的研究关注的热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公平观、正义观等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一个全新的维度;马克思主义与环境危机的研究,则是从生态学的角度对马克思的文本进行考察和梳理,希望建构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理论。这些研究具体地展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如何面向当代社会生活,又是如何思考现实社会生活的,也表明中国学者正在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维方式分析当代社会生活的现实问题,从而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注入富有生命力的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