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0-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019(2006)05-0037-07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起,国内哲学界开展了关于马克思哲学当代性的讨论。其规模之大、时间之长、涉及的问题之多、影响之广泛,为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仅有。围绕马克思哲学与当代性的关系问题,学者们广泛讨论了马克思哲学的性质、前苏联哲学教科书的弊端、马克思哲学的当代价值及其实现途径、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的建构等重大理论问题,提出的一些口号或命题如“回归马克思”、“重读马克思”、“走进马克思”、“走近马克思”、“马克思走入当代”、“马克思与我们同行”等,成为当下学界的流行话语。讨论取得的成果为新世纪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和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提供了重要思想资源,而其中的不足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借鉴。 本文旨在概括这场讨论所提出的主要问题以及学界提出的主要观点,并对其中的若干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以期推动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一、马克思哲学当代性问题的提出 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作为“问题”被提出并成为学界研究的重点和讨论的热点,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历史根源。大部分学者认为,这是时代和人类实践发展的要求,但又各有侧重。一些学者认为这直接源于对前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反思与批判;另一些学者则把它归结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一个半世纪以来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巨大变化,特别是苏东剧变对马克思主义空前挑战的理论回应;还有学者强调,时代主题的变化和人类实践的发展凸显了马克思哲学的一些过去被忽视的观点和理论的价值,重读、重估“不可避免”。 对于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的反思是马克思哲学当代性问题提出的直接原因。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哲学界就对源于斯大林的《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传统哲学教科书体系进行了反思。随着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的解体和东欧的剧变,这种反思被纳入马克思哲学与当代性关系的总问题而得到进一步深化。欧阳康从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形态的视角提出了超越前苏联哲学教科书的禁锢的重要性,认为我国哲学界过去是通过前苏联哲学这个中介去学习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前苏联哲学教科书的缺陷必然造成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简单化和教条化理解,甚至偏离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真精神。因此,克服苏联哲学教科书的偏见和误解是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形态的前提。[1] 张一兵在解释提出“回到马克思”这个标志性口号时,也把对前苏联哲学教科书的超越作为重要的支援背景。他认为,长期以来,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界的主导话语和言说方式始终是对30年代前苏联东欧斯大林教条主义体制的简单移植,而非中国读者经过自己认真深入的解读,形成独立的、具有原创性的见解。我们“回到马克思”,是为了重建我们从未曾抵达的全新(文本阐释)的历史视域,以使我们真正有可能重新建构马克思思想的开放性和当代生成。[2] 时代的变化和人类实践的发展是马克思哲学当代性问题被提出的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张传开认为,自马克思哲学创立一个多世纪以来,人类的生存状态、生存方式和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在当代,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和文化多样化,科学技术特别是高科技的飞速发展,后工业文明和后现代思潮的冲击,都使马克思哲学面临着一个新的历史境域。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哲学当代性问题的提出,不仅仅是理论本身的诉求,更是时代的迫切要求,即要求我们从时代本质的高度去探讨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问题。[3] 杨学功把马克思主义产生以来的这一个半世纪世界发生的巨大变化归结为两大类:一类是使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学说得到检验和证实的变化,如资本主义的跨国化发展和全球化趋势;另一类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当时没有预见到的新变化,如社会主义革命不是像他们所设想的那样,在资本主义发达国家首先爆发并取得胜利,而是在一些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发生的,这些国家在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后,由于种种原因,都程度不同地出现过失误和挫折,乃至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发生了苏东剧变的“逆转”,使社会主义的前途和马克思主义的命运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把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作为问题提出来也就不足为奇了。[4] 杨耕从理论本身入手,认为20世纪的历史运动以及当代哲学的发展困境,使马克思哲学中的一些重要观点、理论的内在价值凸显出来,如世界历史理论、东方社会理论等等,同时又使马克思哲学的本真精神和当代意义透显出来了。于是,重读、重估马克思哲学便成为一件不可避免的事情。[5] 高清海和贺来结合理论和时代两方面说明“问题”的提出,认为走近马克思,客观上是因为与其他理论相比,马克思的理论具有更多的科学性、不可比拟的思想解释力与时代感召力;主体上是因为这种理论能更好地帮助我们从自己的实际出发,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从而不断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不断促进人的自由发展。[6] 二、对传统教科书哲学模式的评价 传统教科书哲学模式是指作为我国大学公共政治理论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体系。它是以前苏联20~30年代的哲学家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为依据而形成的,并在斯大林的《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中定型,因而又叫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模式。对传统哲学教科书反思的核心,是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模式的评价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性质问题。学者们普遍认为,随着时代的变化和人类实践的发展,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日益显露出弊端,需要建构新的反映时代性质、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但在如何具体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性质和传统教科书体系的缺点问题上,论者存在着较大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