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语境与内涵:马克思“完整的人”概念考察

作 者:

作者简介:
邹广文,庞世伟,清华大学哲学系,北京 100084   邹广文(1961—),男,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人,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文化哲学研究;   庞世伟(1971—),男,山东省临沂市人,清华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解放军工程兵指挥学院社科部讲师,主要从事哲学基础理论研究。

原文出处:
学术月刊

内容提要:

在马克思的人学思想中,“完整的人”的概念占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但长期以来,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所提出的这一概念,一直被视为“青年马克思”的不成熟观点而被忽视。从文本及历史语境的角度,重新考察马克思“完整的人”的概念及其生成条件、生成过程、生成途径,可以看到,“完整的人”概念作为贯穿于马克思哲学体系中的一条重要线索,对于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今仍具有深刻的启示与意义。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2006 年 11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B0-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041(2006)06-0060-06

      一、问题的提出

      众所周知,人的问题是马克思哲学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关注人的解放与发展,是马克思思想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早在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就宣布,共产党人的最终目标是建立“每个人自由发展”的“联合体”。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又强调,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比资本主义“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①。可以说,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构成了马克思人学思想的核心内容。

      但是,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一个具体的历史生成过程,其在现实展开上有着丰富的、多层次的内涵,因此需要我们从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视角予以解读。本文认为,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② 中所提出的“完整的人”的概念,作为其对人的问题思考的思想萌芽,对于后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形成与完善具有重要的意义,需要我们予以特别关注。

      迄今为止,国内学术界关于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研究成果并不鲜见,但是,对马克思“完整的人”概念的考察与研究却是凤毛麟角,甚至被一些人完全忽略了。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里,国内外对马克思的研究,以马克思对费尔巴哈采取赞扬与批判的不同态度作为“标准”,区分出“两个马克思”——“青年马克思”(“人本主义”的马克思)与“晚年马克思”(“唯物主义”的马克思)。如阿尔都塞就认为,在马克思1845年写就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存在着一个“认识论上的断裂”,据此可以把马克思思想划分为两个基本时期:前者是“意识形态时期”,后者为“科学时期”。阿尔都塞把《手稿》看作是“以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问题系’为依据”的“马克思早期著作”,从而把《手稿》同“马克思的成熟时期的著作”区别开来③。按着这一观点推论下去,《手稿》中所提出的“完整的人”概念就成为马克思早年“不成熟的”观点,因而有别于马克思晚年成熟的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归纳起来,持上述观点的理由主要是:第一,马克思《手稿》中“完整的人”的概念并非他本人的首创,在他之前就已经有许多类似观点,甚至是完全相同的提法。例如,古希腊时代和文艺复兴时期已有人提出“和谐发展的人”;18世纪德国美学家席勒和空想社会主义者曾提出“完整的人”、“全面发展的人”等等理念。第二,认为马克思建立在“异化劳动”理论基础上的“完整的人”的概念尚未摆脱旧唯物主义的影响,属于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哲学范畴。例如,有学者强调,马克思《手稿》中“完整的人”、“全部丰富性的人”、“全面发展的个人”、“全面而深刻的感觉的人”等等“这样一些表述,在一定意义上作为‘全面发展的个人’的代称未尝不可,但更确切些说,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尚融化在‘人的本质’这个命题中”④;尽管《手稿》中对人的本质提出了有别于德国古典哲学的见解,但马克思还是采用了费尔巴哈的术语如“类生活”、“类存在”、“类意识”、“类本质”等表述这种见解,还没有完全摆脱思辨哲学的方法,“当然,重要的不在概念表述而在内容本身。就其内容来看,在那里,对人的发展的片面性和全面性问题,提供了到那时为止最好的论证,即在劳动异化理论基础上的论证。这种论证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形成的那个阶段上个人全面发展理论所达到的水平”⑤。

      正是上述这些对于马克思思想发展历程的片面性理解,客观上人为地造成了对马克思“完整的人”这一重要概念的忽视和误解,乃至于造成了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整体脉络的“断裂”。因此,从文本及历史语境的角度来重新考察马克思《手稿》中“完整的人”的概念,就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概括说来,马克思在《手稿》中,围绕着“完整的人”概念,阐释了其生成的条件、生成过程与生成途径等重大问题,这为后来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系统提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马克思“完整的人”概念及其生成理论不仅是《手稿》中的一个重要范畴,也是贯穿于马克思哲学思想体系中的一条重要线索,它对于我们完整地领会马克思哲学的本质精神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二、“完整的人”概念的文本及语境分析

      从文本表述的角度看,马克思“完整的人”的概念首次明确出现于《手稿》的“第三手稿”对“共产主义”的相关论述中。通过考察我们发现,在《手稿》中直接出现“完整的人”的文本表述的有如下两个出处:

      私有财产的积极的扬弃,也就是说,为了人并且通过人对人的本质和人的生命、对象性的人和人的作品的感性的占有,不应当仅仅被理解为直接的、片面的享受,不应当仅仅被理解为所有、拥有。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人同世界的任何一种人的关系——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思维、直观、情感、愿望、活动、爱,——总之,……这些器官同对象的关系,是人的现实的实现,是人的能动和人的受动,因为按人的方式来理解的受动,是人的一种自我享受。(第80—81页)

      富有的人同时就是需要有完整的人的生命表现的人,在这样的人的身上,他自己的实现表现为内在的必然性、表现为需要。(第86页)

      在上述两处文字中,“完整的人”(德文是totaler Menschen)中的“人”(Menschen)使用的是德文的复数形式,表征的是一般意义上的人或人类的整体。在专指“个人”的场合,马克思经常使用的德语名词是Individuum(复数为Individuums)。这表明,马克思的“完整的人”(totaler Menschen)概念的使用,其着眼点是人类整体。这也是和马克思阐发“共产主义”的人类理想相关联的。

      在《手稿》“第三手稿”的“共产主义”一节中,类似于“完整的人”的提法出现过多处,其中最集中地体现在以下几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