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这个时代的哲学:走向理论自觉的文化哲学(笔谈)

——论西方文化哲学的理论自觉

作 者:

作者简介:
刘振怡,黑龙江大学文化哲学研究中心研究实习员。

原文出处:
求是学刊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2006 年 1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近年来,文化哲学逐渐成为哲学研究当中的“热点”和“兴奋点”。无论是对人类自身理性的反思和检讨,还是对西方哲学史进程的总体把握,文化哲学理应成为现代哲学发展的研究视域。因而,回顾和反思西方哲学史上文化哲学的发展历程,研究和发掘其内在的逻辑线索和思想脉络,对于我们科学地理解和把握文化哲学的内涵,审视和批判现代西方文化危机,重建人类现代化的价值理性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旨在通过梳理西方哲学史上不同时期的文化哲学思想,努力探求理解现代西方哲学的全新视角和维度,从而为实现人自身的现代化提供坚实的理论根据。

      一、西方文化哲学演变的基本线索

      文化哲学是现代哲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向。在西方哲学史上,维柯、康德、新康德主义、哲学人类学、人类文化哲学、新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等思想家和思想流派从不同侧面直接或间接地涉及文化哲学的研究主题。但是,19世纪以前,在哲学发展进程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以追求普遍性知识为特征的思辨意识哲学。从新康德主义开始,以探求生命价值意义的文化哲学的理解范式才开始成为哲学的主题。文化哲学的形成在时间上晚于近代理性主义哲学,它的哲学转向与语言学、人类学、文化学等思想流派的转向虽然同时进行,但并不是其中某一个流派独立完成的,甚至在其转向过程中,人们也并没有自觉地把“文化哲学”这个概念明确地表述出来。在西方哲学史上,对文化哲学的产生和发展起着关键作用的,有如下几个思想流派:

      1.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康德与黑格尔对文化概念的阐述,已经具有了文化哲学的意蕴。在《判断力批判》与《历史理性批判文集》中,康德详细论述了文化与自然的对立,明确区分了“自然的人”与“文化的人”。他认为:人与文化是相互生成的关系,人自己创造物,就是文化。康德还提出了文化的三个维度,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的自我存在以及人类社会文化的实现途径,通过这三个维度的分析,他突出强调了文化在人的主体建构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着力解决人与自然关系之间所存在的张力问题。此外,康德区分了“文化”与“文明”两个概念,指出,“文明”是人类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技术性的事物,而“文化”则是人类内在的、深层的本质力量的精神。与康德不同,黑格尔则把对文化的理解融入到理性绝对精神当中,绝对精神发展到每一个阶段上所表现出来的形式,称为“文化”。在他的历史哲学当中,文化被规定为“人之所以为人的地方”。我们看到,德国古典哲学中所蕴含的文化哲学还主要局限于阐释文化与自然、自然与人的区别和对立,从本质上而言,他们关于文化的强调是同其哲学体系对主体性的张扬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崇拜逻辑论证严密的思辨意识哲学仍然是德国古典哲学的主要特征。德国古典哲学的文化概念虽然没有对主体意识的根基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索和研究,但它却为以后文化哲学作为一种哲学理解范式的产生提供了问题域,同时,也为新康德主义文化哲学的出现奠定了理论前提。

      2.如果说德国古典哲学只是提出了文化的概念,那么,以泰勒、摩尔根、本尼迪克特和马林诺夫斯基等为主要代表的文化人类学家以及以兰德曼、舍勒为代表的文化哲学人类学家,则通过对文化起源的挖掘和文化本质的界定,从文化学、人类学、考古学等实证层面上,印证了文化哲学产生的必然。他们从文化的本质入手,寻找人类的存在的特征,重视文化在人之为人过程中的重要性,把文化作为区分人与非人的标准,提出“人是文化的创造物”。特别是,本尼迪克特和马林诺夫斯基,区别于早期文化人类学一般文化现象的研究,对具体的文化演进、文化模式、文化功能也进行了深入论述,认为不同的文化模式对个体和民族的行为具有决定作用。这样,文化人类学逐渐进入到文化类型、文化模式等哲学范式的研究层面上,开始触及到了文化哲学研究范式的主题。

      3.在世界历史由地域时代向全球化时代转化的过程中,不同的民族、国家等地域文化相互作用以及文化与文明的冲突与融合,促使思想家们从文明更替、世界历史发展的视角对西方文化进行反思和探讨。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有斯宾格勒、汤因比、雅斯贝尔斯、亨廷顿等。他们从文明(文化)划分和演变的角度解释人类社会及历史发展演进的过程,强调文化在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作用,把历史界定为文化有机体的兴衰更替。哲学家们认为,文化构成了各个民族生存结构内在的本质和基础,因此,不同结构的社会在群体组成之间存在文化差异。他们将历史上出现的文化形式或文明形态归纳为不同的类型,或者将现代社会的文明形态依据地域、传统等分成不同类型,然后对这些不同的文明类型进行比较研究,从比较分析中对他们所推崇的文明类型或文化形式进行深层的文化批判,以论证其存在的合理性和未来发展前途。这种比较的研究方法,客观上要求哲学家们不仅要认真研究不同文明形态(或是文化形式)的具体差异,而且还要对整个历史发展的大体脉络、运行机理及其不同文化的深层结构进行剖析。可以说,这种研究方式区别于单纯对具体文化现象的研究,在历史哲学领域促成了文化哲学思维范式的产生。

      4.面临西方现代科技理性的普遍化所带来的弊病,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弗洛伊德以及萨特等则从关注人的生命价值、人的自由与责任出发,通过反思和批判理性化进程,把个体状态的人所具有的文化特质提升到哲学的高度来研究和剖析,深刻反思和批判了工业社会对人的个性的压抑和扭曲,形成独特的文化批判理论。例如弗洛伊德主要致力于研究人的本能与文明的内在联系,而法兰克福学派则侧重批判工业社会的意识形态、技术理性、大众文化对人性的摧残。他们的文化哲学理论因研究侧重点的不同,而各具特色、相互影响,成为了西方文化哲学中内容最为丰富、影响最为深远的组成部分。这种关注个体存在、生命价值意义的西方文化批判理论在内涵上印证了文化哲学不仅仅是一种哲学的思维理解范式,它更是一种人之存在的应然状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