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几个误读

作 者:
赵磊 

作者简介:
赵磊,西南财经大学。

原文出处:
哲学研究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2006 年 09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马克思对自由的承诺是乌托邦吗?

      在今天的不少人看来,马克思对自由的承诺(人的全面发展、共产主义)虽然令人“高山仰止”,却是很值得怀疑的。比如,有学者说:“(马克思认为)只有当物质变得极大丰富,也就是相当于世界的无限扩大,世界大到人人能够拥有足够自己伸展的世界,才能有足够条件做自己想做的事,才不会去压迫、剥削和掠夺他人,每个人才能够有自由。可惜这是不可能的,无论如何,一个世界不可能丰富到相当于包含无数个属于个人的足够大的可能世界的地步。一个有限的世界不可能变成一个无穷大的世界,这就是自由所以是个难题的真正底牌”,“至少在现实世界是不可能的。当然,在理论世界中或许是可能的”。因为“事实上人的需要和欲望总是水涨船高”,“欲望往往增长得比物质增长更快”。(赵汀阳,第57-65页)

      从“资源有限”和“欲望无限”的假定出发,断定马克思关于自由的承诺是永远不可能实现的。可以说,这种看法能引起不少人的共鸣,也代表了相当一部分人的观点。如果“资源有限”和“欲望无限”这两个假定是确定无疑的,那么上述结论当然成立。然而在我看来,这两个假定并不是“确定无疑”的。从资源的绝对量看,如果人的欲望无限,则资源就是有限的;问题在于,如果人的欲望有限,那么资源即使在绝对量上是有限的,但在相对意义上(与有限的欲望相比)却是无限的。换言之,资源是否有限,关键要看欲望是否无限。于是,对上面两个假定的分析就可以归结为一个问题:人的欲望是否无限?

      众所周知,欲望展示的总是某种欠缺,欲望的本质是匮乏。因此,匮乏既是欲望的源泉,又是欲望的边界,匮乏的消除也就意味着欲望的消解。从这个层面来看,人类的欲望既是无限的,又是有限的。在我看来,人们通常所说的“无限欲望”其实并不是物欲,而是精神方面的欲求。人对精神的欲望的确是无限的,但人对物质的欲望却是有限的。“物质欲望的有限性和精神欲望的无限性”不仅是马克思对自由承诺的出发点,也是人类社会演进的真实的历史逻辑:

      其一,物欲在技术上的边界

      在当代,不断升级的计算机、越来越快捷的电信网络、拟人化程度越来越高的机器人以及信息时代的各种相关技术,正在每个领域和行业迅速取代人类的位置。科技的惊人发展促使许多学者敏锐地提出了“工作的终结”、“无劳动社会”的大胆预测:“在将来更加自动化的全球经济中,上亿人的劳动将不再必要,或根本不必要”。“在无劳动社会中,人们不再有为了生计而劳动的压力”,人们“可能追求从新闻和写作、艺术欣赏和创作、做游戏中获取更大快乐。他们可能追求更多的更高尚的活动——为了学习的乐趣而进行学习,为了更健康而锻炼身体,以及为了更大的个人满足而培养其心智”,“人们掌握了这一切闲暇时间,就有可能大规模地帮助他人。这将使他们成为优秀的社会主义者”。(迈克尔)据美国电脑专家库茨魏尔预测:“2025年之后,机器人将迅速代替人在工厂和农场中工作,而且它们将为所有的人提供基本的生活必需品。”(转引自波特)

      闲暇时间的增加和劳动时间的缩短,为上述预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人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休闲时间的增加和休闲活动的扩张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第三产业的重要内容,从而使得娱乐预算在家庭开支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这足以证明,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物质生存的满足对于人类已经越来越不是问题。在18世纪末,这个时间是72小时;到了20世纪90年代,这个时间已经缩减到不足40小时。可以肯定的是,这种“缩减”还远未终结:只要科技的发展不停止,工作时间的缩减就将“进行到底”。不难推测,随着工作时间在人的生命中所占有的比例越来越小,人的发展的时空将极大地得到延展,旧的分工界限将越来越模糊,人类为了生计而劳动的压力将越来越小,劳动的目的将越来越不是为了“谋生”,而是为了“生命的意义”,劳动将越来越成为人的“第一需要”。当然,这一切都是在“自然力替代人力”的发展过程中得到实现的。

      问题在于,如果劳动不再是谋生的手段,人类会不会因无所事事而堕落呢?在马克思看来,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因为一旦劳动不再成为价值的尺度,“以交换价值为基础的生产便会崩溃,直接的物质生产本身也就摆脱了贫困和对抗性的形式。个性得到自由发展,因此,并不是为了获得剩余劳动而缩减必要劳动时间,而是直接把社会必要劳动缩减到最低限度,那时,与此相适应,由于给所有的人腾出了时间和创造了手段,个人会在艺术、科学等等方面得到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第218-219页)。因此马克思说:“节约劳动时间等于增加自由时间,即增加使个人得到充分发展的时间”,这种“自由时间”由“闲暇时间”和“从事较高级活动的时间”构成。(同上,第225-226页)可见,闲暇并不是“什么都不干”、“无所事事”,而是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愿意的活动。

      然而,人们可能会问,如果劳动不再是财富的源泉,那么劳动不就成了一个历史范畴了吗?那么我们又怎样解读马克思的以下论述:“劳动过程,……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一般条件,是人类生活的永恒的自然条件,因此,它不以人类生活的任何形式为转移,倒不如说,它是人类生活的一切社会形式所共有的”(同上,第208-209页)?我认为,对以上论述应当辩证理解。马克思把被自然力替代的劳动称为“直接形式的劳动”,这意味着人类在“直接形式的劳动”消亡之后,还将存在着“间接形式的劳动”,后者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艺术和科学”等较高级的活动。因此,虽然那种需要用价值来计量的“直接形式的劳动”消亡了,但是,那种无须价值计量的“间接形式的劳动”——个人在“艺术和科学”领域的自由发展,却构成了人类乐生的手段和存在的意义。我认为,正是在“间接形式”的意义上,马克思才把劳动看作是永恒的范畴。而在“直接形式”的意义上,劳动则是历史的范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