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拟通过对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原典的解读,捕捉马克思的思想语境,进而把握其精神实质,发掘马克思哲学所具有的独特的社会批判特征,以及对今天的文化与社会发展具有启示意义的现代性文化精神。《手稿》中马克思对现代性的考察,既立足于对人类价值理想的终极关切,又正视历史发展的现实过程,并特别强调现代化实践既是理性与价值冲突的不断生成过程,又是这种冲突的不断消解过程。在马克思看来,理性尺度是指生产力的发展对人的发展的客观意义,价值尺度则是指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角度对历史事实和进程所作的人文评价。在《手稿》中,马克思第一次把生产力与人的本质力量联系起来,认为生产力的发展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发展,也就是推动人类历史发展的社会主体力量的发展。因此就社会发展总的方向来看,理性与价值两种尺度必然是一致的:理性尺度本身就包含着人的价值尺度,而人的价值尺度又是理性尺度的内在根据。下面从三个方面阐发马克思《手稿》中所体现出的现代性文化精神。 一、出发点:人的二重性存在 为什么对于人的社会生活的考察要诉诸理性与价值的双重视角?在马克思看来,从根本上说这根源于人的二重性存在:“人双重地存在着:主观上作为他自身而存在着,客观上又存在于自己生存的这些自然无机条件之中。”(《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第491页)人类之所以能够从自然物中超越出来,并不是因为人是上帝的选民,而是因为人是一种双重存在,即作为自在之物的自然存在和作为自由主体的超越性存在。因此人的存在遵循着两个不同的原则,即适应性原则和超越性原则;前者的目的在于保存和维持人的物理的和生物的存在,故可称之为自我保存的原则,后者的目的在于创造价值并完成人之为人的使命,故可称之为自我实现的原则。这两个不同的原则同时体现着人自身。我们透过世界才能认识到自己是有躯体、活生生的存在,没有肉体之躯就不会有人的存在本身,人类受这个自在的限制,在其中活动。我们不仅经验到这种肉体之躯是自己的一部分,并且感到自我与此躯体是一而二、二而一的。 马克思强调,人作为肉体的存在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他必须与外部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以维持其生命。在这个意义上,“人直接地就是自然存在物”(马克思,第120页)。但是马克思指出,人又具有自己的内在尺度,即通过主体自我意识把自身从自在世界中提升出来,在此意义上,“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属人的自然存在物,也就是说,是为自己本身而存在着的存在物,因而是类的存在物。他必须既在自己的存在中也在自己的知识中确证并表现自己是类的存在物”(同上,第122页)。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正是在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中,人才实现、确证着自己的本质。马克思进一步指出,人的这种类的生活即是“创造生命的生活”,正是在这种创造过程中,人把自己从动物界中提升出来:“动物是和它的生命活动直接同一的。它没有自己和自己的生命活动之间的区别。它就是这种生命活动。人则把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有意识的生命活动直接把人跟动物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马克思,第50页)动物只生产自己本身,而人则再生产整个自然界。“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物种的尺度和需要来进行塑造,而人则懂得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随时随地都能用内在固有的尺度来衡量对象;所以,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同上,第50-51页)人的这种生命活动集中表现为对于对象世界的改造,通过实际地创造对象世界,实现自己自由的、有意识的、合乎目的的本质,并切实实现对于自己自然存在的超越。 马克思认为,人就是这种二重性结构的历史存在,人的这种二重性存在境遇折射和体现着主体把握世界的两种不同方式——理性的方式和价值的方式。而只有着力于理性和价值的统一,才能构成人的完整本质。马克思在《手稿》中把这种理性与价值相统一的思想方法应用于对于资本主义现代社会的剖析,并在超越的维度上表达了自己的现代性立场。可以这样说,马克思把理性与价值的悖反与冲突看作是破解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基本方法,而对理性与价值关系的分析又可以转换为对于历史与道德关系的省察。 二、工业、异化劳动与人的本质 资本主义登上历史舞台是近代以来人类历史的重大事件。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与资本主义时代相伴随的是工业化发展时代,因而也开启了人类真正的世界历史。资本主义从登上历史舞台起,就向人类呈现出了善恶并举的双重面孔。对于工业化、现代化和资本主义这些作为近代人类同一历史进程的不同层面的文化表征,应当从理性和价值的二重视角去把握并做出客观评价。 这一观察视角,马克思在《手稿》中主要是围绕“工业”和“异化劳动”两个方面展开的。 关于工业文明,马克思以理性的、历史的态度,对其给人类所带来的历史进步做了明确的、肯定性的评价。在马克思看来,工业是现代人类追求自由活动的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实践活动,它在人的存在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马克思认为,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因而必须把现代人类的历史同工业和交换的历史联系起来加以研究和探讨。“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产生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打开了的书本,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的心理学。”(同上,第80页)工业的本质就是人的本质或人的本质的表现,因为在工业的历史中折射出了现代人的文明与进步。在《手稿》中,我们看到马克思总是站在人类整体文明进步与社会发展的高度,来理解作为生产力的技术在人的自由与解放中的巨大作用,总是从历史发展的过程与现实的密切关联中去认识工业文明的意义。“工业是自然界、因而也是自然科学跟人之间的现实的、历史的关系。因此,如果把工业看作人的本质力量的公开的展示,那么,自然界的属人的本质,或者人的自然的本质,也就可以理解了。”(同上)在马克思的思想中,工业既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范畴,也不是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孤立要素,而是在历史的发展着的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对人的自由与解放起核心作用的变量。工业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尤其是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基本动力,同样也是人类社会生活的自由基础。“自然科学却通过工业日益在实践上进入人的生活,改造人的生活,并为人的解放做好准备。”(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