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性问题研究综述

作 者:

作者简介:
潘惠香,陶武豪,苏州大学博士生

原文出处:
理论视野

内容提要:

世纪之交,国内学术界对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问题被重新提到日程,从这个问题提出的历史语境、理论形态以及研究的路径和方法,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和讨论,各家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见解。本文试图将近几年来学者们的主要成果进行归纳和梳理,以期为今后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些理论借鉴。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2006 年 07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 BO-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8-1747(2006)02-0052-03

      世纪之交,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面对资本主义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以及后现代思潮的冲击,受到了巨大的挑战。马克思主义哲学还是我们“时代精神的精华”吗?如何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问题被提到日程。针对这个问题,国内的学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见解。本文试图将几年来学者们的主要研究成果做一简单归纳和梳理,以期有助于对此问题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性问题提出的历史语境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为什么会作为问题被提出来?此问题在什么样的历史语境中凸现?综合学者们的观点,主要有以下方面的缘由:

      从现实方面来看。它与当代世界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及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境遇相关。自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主义学说创立以来,人类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也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首先是苏东社会主义国家剧变,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纷纷发展市场经济;其次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全球化以及高科技的飞速发展,社会信息化的加速发展使得整个世界日益处于普遍交往之中。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问题、全球化问题、新科技革命浪潮及其对人们的生存方式的重构等等问题摆在马克思主义面前。世纪之交新的历史境域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和当代意义成为人们普遍关注和讨论的焦点,其当代性问题便由此凸现出来。

      从理论方面来看。学者们提出此问题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消除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上的种种遮蔽和误解,以重构其当代意义,并为现代人所遭遇的生存矛盾和哲学困境指明出路。长期以来,由于受前苏联教科书体系模式的影响,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不是从现实需要出发,而是从思想意识观念出发,从片断的结论中提炼、拼凑而形成僵硬的“原理”体系,所以在总体上未能展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造性特质和本真精神。还有学者指出,由于长期以来人们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完全局限在近代哲学范围内,把它置于知识论的背景下研究,致使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革命和当代意义估计不足。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来看,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西方思潮大量传人,尤其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及东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发。但与此同时,这些思潮的涌入无形中对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构成了严重的挑战,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解释力被削弱,社会影响力也急剧下降。为巩固和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研究被提上日程,成为学术界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要求。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性问题的理论形态

      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当代性吗?其当代性以什么样的形态出现?理论依据是什么?对于这些问题,国内学术界存在诸多争论,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观点:

      第一种,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问题”之争源于“教科书体系”之争。所谓“教科书体系”之争,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学界在认真反思苏联哲学教科书体系之后提出重建新的教科书体系的争论。争论的结果是从原来的“辩证唯物主义”体系中发展出了一个比较公认的“实践唯物主义”体系。但学者们很快发现这个新体系仍然有不少问题,于是,90年代后期,哲学界再一次出现了哲学体系问题的争论热潮。

      “体系论”之争的主要问题在于:“哪一种体系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围绕传统体系出现了两种意见:“体系完善派”与“体系重建派”。高清海教授属于“体系重建派”的著名代表。他认为,世纪之交的哲学发展,应以哲学范式的及早转换为根本主题。哲学范式转换即哲学的思维方式、观念系统、理论格局、社会功能的总体性变迁。最能够替代传统苏联教科书体系的是实践唯物主义这个“以人为中心”的体系。而黄楠森教授则属于“体系完善派”的元老。他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21世纪的命运将会是辩证唯物主义占主导地位的哲学多元化的局面。辩证唯物主义仍然有强大生命力,最终必将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它只会被发展而不会被消解,“科学的为中国多数哲学家所认同的辩证唯物主义当代形态是会出现的”。不管是“体系完善派”还是“体系重建派”,他们都认为,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范畴体系已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实际情况,使哲学理论陷入危机,需要一种新的核心范畴取而代之。要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关键是实现其基本概念或理论内核的转换和理论形态的更新。

      第二种,是著名的“体系论”与“方法论”之争。“体系论”与“方法论”之争的焦点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建设的起点是什么?即重新发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变革意义与当代意义的问题。这场争论主要发生在以黄楠森教授为代表的“体系论派”与以孙伯鍨、张一兵教授为代表的“方法论派”之间。黄楠森教授公开提出建立体系的必要性。他认为,一门科学的体系的完整严密程度是它的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因而主张创建与世纪之交的科学与实践水平相适应的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孙伯鍨、张一兵教授等则认为,在当前新问题不断出现的年代,只有从思维方式上彻底摆脱旧教科书的影响,深入历史过程本身,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则来考察和回答现实提出的问题,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研究的重中之重。仅仅围绕体系的争论并不能真正触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性问题,问题的关键不在体系而在方法。“如果抛弃或者离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方法,那么任何哲学体系,即使仍然冠以马克思主义的名称,也不能视为马克思主义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