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探索评析

作 者:

作者简介:
孙伟平,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 100732);   贺林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北京 100732)

原文出处:
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2006 年 06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文明的活的灵魂”。伴随着时代的演进,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经历了艰难与曲折,人类社会生活实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诞生于150多年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必要对“时代精神的精华”做出新的总结和概括。特别是在当代中国,由于受过去“左”的时期的影响,特别是受从前由前苏联引入的“斯大林体系”的影响,当前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很难说彻底体现了马克思哲学的精神实质,很难说完全合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来面目,甚至可以说,它与“时代精神的精华”还有比较大的差距。因此,立足现时代,立足中国的文化传统与现实生活实践,深入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和精神实质,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形态,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义不容辞的使命。

      实际上,自1978年拨乱反正以来,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摸索为背景,从反思哲学观、批判前苏联“斯大林体系”出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者一直在对什么是哲学、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反思,对一些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开创性的研究。在重新理解马克思和从时代的重大问题中提炼马克思主义哲学,探索建构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的过程中,已经出现了各种具有启发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的萌芽。除了过去争论较多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实践人本主义”、“人学”等形态争论之外,近年来更是出现或突显了一些新的路径。对这些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进行客观分析,可以在一定意义上发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一、生存哲学

      有些学者认为,“学会生存,学会做人”的“生存哲学”是“现代哲学的一种恰当的表述”。马克思是现代西方哲学“生存论”转向的重要开创者之一,其实践生存论所蕴涵的辩证思维和批判态度,对于我们理解和处理当代人类生存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生存论是指人对自身生命活动和生活的自觉及其在哲学中的表达,它本来就寓于哲学之中并构成哲学的一个根本维度。”① 由于近代以来,人类生存方式出现了越来越严重的悖反性质,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基于对之进行的哲学形而上学的深刻反省,哲学中出现了现代哲学的生存论转向。哲学的生存论转向是要回归生活,并重新恢复哲学最自觉自由地理解与批判的思想本性。它力求把握的是人的应然的本真的生存,是人在世生存意义的充盈和澄明,而不是人的本能的物态化的实存,不是要化解为人的常识和经验,更非贬斥理性放纵非理性。相反,对于人生存的物化和异化现象,对于日常语境中流俗的生存观,以“生存”为主题的哲学恰恰是要给予认真反思和批判性对待的。实现上述目的的可能性与保障,源于人类生命活动的否定性和超越性,亦即人们对生活及其意义的不断开掘与创新。因此,哲学的使命或功能,用马克思的话说,就是要“使世界认清本身”、“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

      生存哲学的提出,突显了人的生存危机,它试图以人的生存的自成目的性为基础,在人的现实的生存实践中,在人所表现所创造因而洋溢着人的生命力量的对象世界中,确证自身并体验生存意义和价值。它试图确立一种具有新的历史合理性的发展理念,即扬弃那种功利化、单向度的无止境扩张物欲、占有外物的发展观,确立真正合乎人的生存本性与旨趣的发展观,以及有利于人的潜能的开发、人性的丰满、人格的完善与人生意义的充盈的发展观。

      但是,生存哲学自提出以来,一直在经受各种各样的批评和质疑。除了主张生存哲学者内部的争论之外,有人认为,生存哲学忽视了物质范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基础地位;有人认为,生存问题诚然重要,但哲学作为人类“文明的活的灵魂”、“时代精神的精华”,除了关注生存之外,更多地还应该关注发展,关注精神自由,关注人的提升;还有人认为,将哲学与人的感性生存直接同一,哲学由此将消解于各门应用性学科和大众庸常的经验与体验之中。由于生存哲学与“生活哲学”存在类似之处,还有人对生存哲学提出了类似于对于“生活哲学”的批评(参见以下关于“生活哲学”的批评)。

      二、生活哲学

      有些学者认为,在对生活概念进行哲学诠释(即理解为人的自我生成的过程)的基础上提出的“生活哲学”,才是现代哲学的适当形态。生活哲学起因于哲学与生活关系的“断裂”,并把重新理解“生活”这个概念作为它的逻辑起点,把处理哲学与生活的关系作为它的主要内容。②

      在“生活哲学”看来,生活并不仅仅指日常的衣食住行、闲谈杂聊等活动,它其实是一个无所不包的概念,涵盖了人的一切活动:物质的和精神的、日常的和非日常的、私人的和社会的等等。而生活的内涵就是指人的自我生成的过程,因为若翻开人类历史的画卷,人的一切活动最终指向的就是人的生成和完善,就是人的丰富个性和全面的人。

      正是在对生活做上述理解的基础上,生活哲学把哲学与生活的关系分解为两个方面:(1)哲学与哲学家的生活的关系。哲学与哲学家的生活的关系本质上是哲学家与他(她)的存在方式的关系,换言之,哲学就是哲学家的生活,是他(她)的生命、存在方式或价值实现方式。这样一种哲学观就与神化哲学的倾向(作为万能的指导者)和庸俗化哲学的倾向(政治化、功利化)区别开来,因为,既然哲学是哲学家的生活,那么哲学活动就不超然于生活世界之外,它所产生的知识的就不是什么绝对真理;既然哲学是哲学家的生命和存在方式,那么它就不只是手段(异化的表现),而是目的本身。③(2)哲学与类生活或生活世界的关系。这种关系又可分为两个层面:就哲学与生活世界总体的关系而言,哲学所把握的不是生活世界的个别的、枝节性的问题,而是生活世界的总体性或根本性问题,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时代精神;就哲学与SARS之类的具体历史事件的关系而言,哲学是通过对具体历史事件的关注来把握自己的时代的,也是经由对具体事件的关注来履行其功能、发挥其作用的,来展示自己的存在的——哲学的的存在根本上不是知识性存在,而首先是活动性存在、功能性存在。哲学并不只是知识,哲学首先是一种活动;哲学研究活动不只是对具体科学的反思,而且是对生活的参与、体验和感悟,这里当然包括对生活中所发生的重大事件的关注。所以,哲学家们不应当只是做生活的“旁观者”,而应该“参与”到生活中去。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