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问题讨论综述

作者简介: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100871

原文出处:
高校理论战线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2006 年 05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深入,引发了我国理论界关于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问题的讨论。这是20多年来我国理论界一场重要的学术讨论。这场讨论直接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性质,一方面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的认识,一方面又引发了关于如何看待辩证唯物主义的争论,并涉及对我们党的世界观和思想路线的理解。本文拟就这一讨论中提出的主要观点作一综合性的介绍。

      (一)关于实践及其在客观世界中的地位

      对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的理解,是以对实践和实践在客观世界中的地位的理解为前提的。围绕着什么是实践以及实践在客观世界中的地位问题,讨论中主要有以下几种主张。

      1.实践是现实的自然界和现实的人类社会的基础,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根源和表现,是实现自由的途径和手段。

      主张这一观点的理由是:第一,自然界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活动沟通了人与自然的联系,现在成为人类活动对象的感性世界,决不是那种开天辟地以来就有的原始的自然物,而是人化的自然界。旧唯物主义把自然界看成是与人无关的独立存在,看起来很“唯物”,实际上完全不了解自然界的真正本性。只有从实践方面去理解,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去理解,才能真正理解自然。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关注的只是现实的自然界或对象世界,而不是全部的自然界。在人的视野之外的自然界虽然存在,但对人来说毫无意义。第二,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因为构成社会的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推动社会运动的力量是千百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不断进行的社会实践。第三,实践既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也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根源,是人的生命表现和本质特性。实践还是实现作为人的本质规定的自由的途径和手段。自由只能通过实践来实现。

      持这一观点的论者在坚持实践是现实的自然界和现实的人类社会的基础的同时又认为,无论自在的自然界还是现实的自然界,都是物质自然界。要说世界的本体,只能是物质本体。当实践使自在的自然界向现实的自然界转化时,自然界的物质本体性质并没有改变。实践只是自然界向人生成的基础、途径或推动力量。[1]

      2.实践构成了人类世界得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源泉、根据和基础,是人类世界的真正的本体。

      论者认为,物质是对“对象、现实、感性”的抽象或概括,而“对象、现实、感性”又是在“感性的人的活动”中生成的。实践作为人所特有的活动本身就具有矛盾的特征:一方面含有人的主观因素,受人的理性、意志支配,另一方面又是作为物质实体的人通过工具等物质手段同物质世界之间进行物质变换的客观过程。实践一方面否定了对象的现成客观性,另一方面又否定了目的本身的单纯的主观性。实践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使世界二重化为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人类意识、人类社会以至整个人类世界对天然自然具有不可还原性。人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为天地立心”,在物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重建世界。实践构成了人类世界得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源泉、根据和基础。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实践是人类世界的真正的本体。[2]

      3.实践“自因自律、自本自根”,“既非心,亦非物,也不是二者的统一规定”;物质从属于实践而不是相反。

      论者认为,作为本体范畴,实践本身乃是自因自律、自本自根的,即无需借助他物来规定和说明自身,而是在自身内并唯一地通过自身而被确定的东西。整个哲学体系的展开有赖于实践作为阿基米德点。因此,实践构成哲学体系的逻辑意义上的第一因,在其背后不可能也不应当寻找更根本、更隐蔽的基础。实践即非心,亦非物,也不是二者的统一规定。实践就是实践,它是无法被拆解和还原的。物质是有中介的,它只能通过实践以扬弃的方式被包含在哲学的逻辑前提之中。[3] 论者认为,马克思“新唯物主义”所谓的“物”仅仅是指实践本身的物质性。用马克思自己的话说,也就是所谓“物质实践”。由此可见,在马克思的语境中,“物质”已经变成了对“实践”本身性质的界说或修饰词,因而它只是从属于实践而不是相反。[4]

      4.实践是体现着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主观性与客观性双向本原作用的活动,是理解自然世界与属人世界否定性统一关系的基础。

      论者认为,从原始关系说,人是自然的产物,但在人成为人以后,它同自然之间发生了一个关系的逆转,即人把自己置于同整个自然相对立的位置,成为“为自身而存在着的存在物”,自然反而变成了实现人的目的的工具,成为受人支配的“对象世界”。[5] 在实践活动中,人反过来把整个自然界属于自己,变成了人的无机的身体。人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意志、理性、情感、想像等主观性意识,否定了自然物质的存在形式,采取了完全相反的观念性的存在形式。由于这种存在形式的转变,它不仅摆脱了时空物理条件的束缚和限制,成为一种具有自由性的超越自然的存在,而且成为人在从事创造性活动中与自然本原相对抗的新的能动本原和力量。实践活动具有两重性质,体现着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主观性与客观性双向本原作用,是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主观性与客观性相互规定、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活动。它既是分化世界的活动,又是在更高基础上统一世界的活动。在实践活动中不仅蕴藏着人类社会生活的一切秘密,也蕴藏着人的对象世界的一切秘密。它是人类面对的一切现实矛盾的总根源,又是解决这一切矛盾的力量和方法的源泉。[6]

      5.客观物质世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不依赖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实践是客观物质世界的一部分,在自然界、现实世界并不普遍存在。

      论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首先是世界观,是关于现实世界的科学。“现实世界”是“先于人和人的意识、不依赖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的“客观的物质世界”,即“整个宇宙”。实践从狭义上说是人改造现实世界的有意识的活动,从广义上说是人的一切有意识的实际活动。实践是一种关系,它的关系者一头总是人。因此,实践总离不开人,人是实践的人,实践是人的实践。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也可以说,人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在本质上是人的。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人是中心,是最重要的,一切事物都应服从于人或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但是就整个宇宙来说,人或人类决不是中心。宇宙是无限的,实践是现实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这就是实践在现实世界中的地位。实践在人类社会中有普遍性,而在现实世界中没有普遍性。因此,实践不是自然观、世界观范畴,只是历史观、社会观范畴,实践的观点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只有进入社会领域,实践才能扮演首要观点的角色。马克思的那句著名论断——实践“正是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说的是地球,不是整个世界。[7]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