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社会人的生态与心态问题哲学研究论纲

作 者:

作者简介:
吴卫东,天水师范学院 经济与社会管理学院,甘肃 天水 741001   吴卫东(1963-),甘肃天水人,天水师范学院经济与社会管理学院副教授。

原文出处:
宁夏社会科学

内容提要:

从人类生存史和文化史的视角来审视,自人类诞生以来就已存在生态与心态及其关系的问题。生态与心态及其关系问题的凸显和困扰世人、引起世人的格外关注,则是近些年的事。我们要提倡大生态观,更需要大心态观。当代社会,生态与心态的关系呈现出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生态和心态的辩证关系构成当代人类社会生活的一对重要矛盾,对这一矛盾的哲学观照和实践解决,具有无可估量的价值和意义。人们努力寻找解决生态与心态问题的方式与路径,即当代生态文明的建设与发展,呼唤一种大战略、大智慧、大心胸和大态势;培养和形成科学、健康的心态,为我们这个时代所急需;要坚定地走生态与心态相互融合的崭新生活之路。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2006 年 05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G0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292(2006)02-0123-05

      生态与心态问题的产生离不开人类在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从人类生存史和文化史的视角来审视,自人类诞生以来就已经存在生态与心态及其关系的问题。因为生态关涉的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人与人、人与物的最基本的生存状态,是人的生活形态的良性互动,心态关涉的则是人类所面临的客观世界事物本性的内化,是人的精神生活要素的交融、激荡、创造与展望。生态与心态的关系问题最早形成于人们在自然界谋取生存和艰难地理解自己生存境遇的过程中。

      用学术研究的眼光来考察,在很早以前,人们就开始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关注、研究生态和心态,力图探索、思考和解决生态问题与心态问题,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也作出了各自的贡献。从哲学的视角看,心态问题可以侧重归结为心灵哲学的范畴。心灵哲学研究的主要是心理现象的内容、形式、范围、根源、本质、特征、心与物的关系、心与身的关系等。心灵哲学的发展历史悠长,原始社会初步形成了关于灵魂与身体的关系的“前哲学”。之后,有了理论形态的哲学也随之出现了理论形态的心灵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相对成熟和完善的哲学分支学科”,心灵哲学“是现代哲学向纵深发展以及与有关科学互动的产物,而步入健康、迅猛发展的‘快车道’则只有约50年的历史。”[1] 伴随着当代社会的发展,人们不断壮大自身的力量,拓展生存空间,获取更多的物质财富和政治资本。同时,人们又深刻反省生存的价值、意义,体验人生,感悟生命,和谐人和宇宙的关系,提高生活的品位,创造精神财富,努力让内心宽容、宁静、充盈而富有情趣。心态问题也随之成为人们社会生活中越来越重要的因素。生态问题主要为生态学关注的领域,也是哲学探索的重要内容。研究生命有机体与其有机的或无机的环境之间关系的科学称之为生态学。1866年德国生物学家恩施特·海克尔第一次提出了建构生态学的设想,首次主张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并提出了植物生态学的概念。而1895年和1898年瑞典学者瓦尔明和德国学者辛伯分别写作的《植物生态学》和《以生理学为基础的植物地理分布》,则标志着近代生态学的诞生。20世纪初,惠勒研究了社会型蚂蚁和白蚁的生活状态,发现自然界中存在着一种社会整合趋势,这种趋势在整体基础上促成了更大规模的生态化社会;1914年,汤姆森最先用“生命网络”描绘了复杂有机体的性质;1927年,艾尔顿第一个阐述了食物链与生态位的概念。20世纪40年代,生态学进入生态系统生态学发展新阶段。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日益发展,人类所处环境的日益复杂多变和各门学科的高度分化又高度统一,生态领域人与自然关系的课题引起全世界科学界的兴趣和研究热情,生态学成为研究的焦点,无论在广度还是深度方面均有了重大的实质性的拓展。“按照现代生态学的观点,自然不但是有机的,而且是有生命的”[2] (P8);“自然界不仅有生命,而且不断创造新的生命”[3] (P32);自然并非只是作为“人化”对象而存在,自然是作为生命体而存在的;“生态是自然事物的生命状态”[2] (P8)。按现代生态哲学的思想,人与万物是生命相通、息息相关的。人类不仅要关爱同类,也要关爱自然界的动物、植物,还要关爱自然界的山、水、土、石等,保护和爱护它们,这不仅因为它们是对人“有用”的,而且因为它们是一切生命得以生存、发展的条件和基础,山河大地本身是有生命力的,它就是人类的“家园”[3] (P32)。很显然,生态与心态问题的研究,需要充分利用心理学、生态学、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地理学、政治学、心灵哲学、生态哲学以及其他学科所提供的思想资源,是一个在多学科内容交叉、视界融合基础上的运思过程。

      生态与心态是人所处的现实世界最具普遍性的事物存在状态。生态问题与心态问题作为特殊性的事物存在状态,在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的表现。然而,生态与心态及其关系问题的凸显和困扰世人、引起世人的格外关注,则是近几十年的事。“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空前激化,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愈演愈烈,人口爆炸、粮食短缺、资源枯竭、能源匮乏、环境污染成为影响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全球性生态危机。”[4]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竞争的加剧和不确定性因素的增强,人们的心理问题也日益突出,焦虑、恐惧、紧张、压抑、失望等情绪时常纠缠着人们,不同宗教信仰的抗衡和不同价值观的冲突,也时有发生。心态危机严峻威胁着人们内在的生活。进入21世纪,人类社会已发展到一个崭新的境地,人们的生活步入一种前所未有的复杂多变又充满风险挑战和创造机遇的状态。在人们全面享受社会进步成果之时,不应忽视正在“面临着困扰当今人类的两大难题——生态破坏与文明冲突”[5]。生态与心态及其关系问题成为当代社会深层次的具有全球性的社会问题和人类生存问题,也是世人普遍重视并影响着人们的生存方式、生存观念、生存质量、生活本质甚至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

      现实世界中,何谓生态?何谓心态?两者如何分类?对此,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视角,运用不同的专业文化知识和技能加以分析和阐释。我们可以综合各类关于生态与心态的知识,在一个更广阔的历史文化背景下界定它们。生态的基本含义是遵循规律和保持平衡,生态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的生态是指人的生活环境系统,是自然条件下人生存的基本态势,是人与环境的密切关联状态;广义的生态是指包括人在内的一切生物及其相关事物的有机存在状态。人与自然界是一个生命整体,要和谐相处,共生共荣。“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有生命的物质来自于无生命的物质的依托与支撑,生命物之间也是相互连接,无法孤立生存,现实世界正是由无数永不停息的事物所构成的充满活力的有机统一整体,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在”。当代社会更应当提倡这种大生态观,因为它把人的生存与发展置放于一个更广阔而真实的、与万物相依为命的场景中。这种大生态观以自然之生为大生,以自然之德为大德,并且给人们看待自己所处的生活世界一种鲜活的生命力,正所谓生机勃勃,生生不息。解剖这种生态,是由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所构成,社会生态又包括社会经济生态、政治生态和文化生态等。心态也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的心态是指人的内心世界各种精神要素的存续状态,是人们对待事物的看法,是人们的一种生活态度和对待周围世界的一种方式;广义的心态是指与广义的生态密切联系的,人对自己所处的生态世界的主观反映和观念把握,是整个生态世界向人的内心世界的归隐与内化以及人的内心世界向生态世界的探索、赋予与外化。生态世界原本是客观存在的,但如果离开了人的有意识、有目的的选择和追求,它对人而言是无意义的。正因为人们从事有意识、有目的地探索、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不断追求自己的生活,并且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和态度关注世界,这个世界才在人的生活中显露出不同的意义。当代社会,人们更需要大心态观。因为人们面对着一个令人敬畏、广袤无垠的生态世界,置身于日益纷纭多变的充塞着无数情欲与生死苦乐事件的人间世界,无论我们干什么事情,比如观察、欣赏、言说、行动等等,其实都关联着、渗透着一种态度,而态度发生了变化,这一切事件在人的生活中的价值和意义也发生了变化。心态由不同的部分所构成,每个人的生活中都并存着积极的心态和消极的心态、正确的心态和错误的心态、全面的心态和片面的心态、开放的心态和封闭的心态。积极的、正确的、全面的、开放的心态占据主导地位起决定作用抑或消极的、错误的、片面的、封闭的心态占据主导地位起决定作用,对于人生具有截然相反的效果。我们呼唤并渴望拥有前一类心态,因为当它降临时,人们生活中热情、友善、宽容、自重、健康、希望、乐观向上、身心和谐等生命元素便应运而生;我们拒绝并要远离后一类心态,因为当它到来时,人们的生活中便充满了冷漠、敌对、狭隘、自卑、傲慢、绝望、悲观厌世、身心分裂等灾难性元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