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境界的维度解读当代意义上的形而上学

作 者:

作者简介:
陆杰荣,辽宁大学 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6   陆杰荣(1957-),男,辽宁大连人,辽宁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哲学基础理论与西方哲学。

原文出处:
辽宁大学学报:哲社版

内容提要:

人的本性从实质上而言是某种具有超越指向的形而上存在,哲学的本质与人的本性的一体性关联体现在哲学总是从构建某种理论样式的“形而上学”以表现人在某一特定生成阶段中的形而上旨趣。从这个意义上说,哲学总是通过“境界”的方式来表达着人的形而上追求,印证着或对象化为不同理论式样的“形而上学”。从哲学境界的维度出发,可以更好地把握形而上学发展的内在逻辑,更好地直观人的形而上本质,更好地构建当代意义上的形而上学,更好地洞晓时代精神精华的内蕴。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2006 年 05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B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3291(2006)01-0008-05

      人从本质上而言乃是具有超越指向的形而上存在。如海德格尔所言,人生而具有形而上的天性。“一方面人具备种种能力,一方面他也有所欠缺”[1] (P40)。人具有这种能力,对自己存在的种种欠缺提出追问。同人的超越性质相吻合,各门其他学科的对象是给定的,哲学探索的对象不是给定的,而是未定的,这就注定了哲学永远在追求着它所设定的对象,或在给定对象之外去“创造”它的对象。形而上学乃是人自身的需要。“神无所不知,其他动物一无所知;只有人,只有人才知道自己有所不知”[1] (P40)。

      人的形而上学本性源于人的自身矛盾。超越这一矛盾,要通过形而上学的追问以超越自身分裂性存在的局限性。形而上学是人消解自身矛盾乃至人和世界矛盾的自我意识表达方式,它从一个侧面进一步印证了哲学在人的精神生活中的地位和功能。人的分裂(分化)是形而上学的“根”,对这种分裂性存在的思考既是“原初”的思考,又是“终极”的思考。当人对这类问题进行思考时就是在“返归”(黑格尔语)或“倾听”(海德格尔语)形而上学。

      从实质上说,现代哲学反对形而上学只是力图否定在历史中曾经有的那种形而上学,换言之,它们批判的只是形而上学的一种方式,而不是反对形而上学本身。现代哲学在反对特定形而上学某种方式的时候,也从反面说明了形而上学的不可消除性。有人存在,就有形而上的思考。

      形而上学是对人本性分裂的反思,这意味着形而上学就是追寻,它面对着彻底的、整体的疑问,是没有答案的问题。问题比答案更重要,即使有答案,它本身仍然是问题。形而上学又是对人分裂后统一的反思,这就是说人总要在追寻中确立终极的问题,虽然这只是相对“终极的问题”。当人在进行形而上学思考的时候,人也就进入了哲学的境界。哲学境界始于形而上学的追寻,终于对形而上学的解答。“从这个意义说,形而上学的追寻——即人的最终的命运——本身就包含着极大满足的可能性,确实,在某些欢悦的瞬间,也包含着一种完满性。这种完满性绝不依存于任何可公式化的知识,教义和信条,而是依存于人的本质的一种历史性的实现。……哲学的力求的目的在于领悟人的现实境况中的那个实在(reality)。”[2] (P53)形而上学是对问题的追寻,又是在追寻中获得的“完满”。

      形而上学既然是人的本性,就表明人具有确立哲学境界的内在的要求。但已经成为“历史”的形而上学不再是形而上学。历史的形而上学已是“事实”,形而上学实质上是对未来的“设计”,不断出场的“设计”,这就是现代哲学所说的“哲学终结”、“形而上学已经完成”的真义所在。形而上学的" meta" 不是如亚里士多德所说的是在知识之后的“神圣学术”,依此方式建立的形而上学虽然也包括着各种“设计”,但都是规定好的“事实”设计,它实质也是“事实”,形而上学的本意是超越," meta" 不是在……之后,应是对……超越。因而,形而上学是人的本性,着眼点在于人总要在现存的境况下对“未来”有所“设计”,这就是人的形而上学。以往的形而上学是无“时间化”、“方位化”的形而上学,具有“永久”的“现时性”特征,一切都固定化了,被设计好了。这种形而上学也包含着“未来”,但已是“事实”的“未来”,“未来”仍是确定化的“事实”。

      传统的形而上学是“事实”的,随着“事实”从形而上学中分离出去,形而上学似乎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形而上学的性质是“超事实”,因而就要从“事实”之外去寻找。这样,时间、未来、设计的规定就要引入形而上学。当这些背景框架确立之后,哲学的定位起点同样是形而上学,但已不是“事实”的知识,而是超越“事实”的境界了。现代的形而上学更能超越其他事实性的知识,体现形而上的性质。在这个意义上说,哲学境界就是现代的形而上学。

      形而上学的本性首先表现为人的提问。惊异、畏惧、质疑、释义都是在提问。人的追问的无限度性恰是形而上学的标志。在人的追问中,被追问的对象就从表象进入到非表象层次,就从“可说”的世界进入到“不可说”的世界,这就是说人在对“事实”命题的追问中总要推出“非事实”的知识,这是形而上学本身的性质。形而上学采用表征的方式回答其所提出的问题。表征方式不是知识、概念、范畴的表达方式(知识的表达总是体现为思维结构与实体结构在一致性基础上的逻辑陈述),表征方式的意义说明哲学的对象不是指称性的,而是表征式的。表征方式之所以适用于形而上学,因为它既不同于知识的指称方式,也不同于宗教的象征方式,它包含着意指和意谓的统一,在这二者的统一中,哲学的形而上学更强调对“意指”的超越,对“意谓(意义)”的推崇。现代形而上学应是确定意义的自我意识表达方式。

      那种把形而上学等同于“有形”知识的观点在历史中曾经有自身存在的根据,但是从现代的角度看又是错误的。形而上学并非“有形”东西的组合,以此构成的本体论至少背离了形而上学的本意。形而上学不是“有形之学”的本体,简单将形而上学看作知识,哪怕是最高智慧的知识,也是片面的。当“有形”的东西从形而上学剥离出去后,形而上学的地位就受到了巨大的冲击。那种简单地将形而上学等同于“无形”世界的看法也是错误的。“无形”即上帝的存在,这就将人的形而上学性虚幻化为“无形的”(非人)的东西。形而上学是“无形的”,它是基于“形”又超越“形”的(形而上),但它又是“有形的”,可以理解和确立的,这可以说是人所独特具有的“意义”。形而上学是从人的角度去看人,看对象时候所产生的既涵盖对象又超越对象的意义,也是人从未来角度设计的时候给自己生活的统一性提供的“意义”。“设计”是不断进行的,“意义”是不断被“创造”出来的,新的“意义”就是对旧的“设计”的批判,“意义”总是被“超越”的,哲学境界从这个角度说就是形而上学所提供的“意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