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学术性与现实性的对立

——关于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几点思考

作 者:
高峰 

作者简介:
高峰,中共中央党校 哲学部,北京 100091   高峰(1968-),男,山东淄博人,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博士研究生,从事社会发展战略、哲学认识论研究。

原文出处:
学习与探索

内容提要:

学术界所探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术性与现实性范畴有其特定的内涵,两者之间的关系实质上关涉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本真精神的理解,以及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路径选择问题。该问题之所以凸显出来,就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本身而言,主要有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的不同理解等五个方面的原因。学术性和现实性的辩证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品格和内在要求。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真精神基础上,实现学术性与现实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进一步处理好相关问题是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合理路径。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2006 年 05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A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62X(2006)01-0120-05

      当学术性和现实性作为一对相对应的概念抽象地提出时,它们的对立只具有相对的意义。从一般意义上说,任何理论学说实际上都是学术性和现实性的统一,问题的关键是什么样的学术性和现实性以及在什么意义上的统一。近期学术界所探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术性与现实性具有其特殊的内涵。这里所说的学术性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哲学特有的理性反思方式侧重于对理论问题进行学理探讨的属性,即其理论特性;而所谓现实性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注重探讨时代所提出的重大现实问题,自觉揭示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从而推动社会发展和人类解放的属性,即其实践特性。前者强调知识结构本身的逻辑推演,后者强调理论的价值旨趣和实践指向。学术性与现实性的关系问题实质上关系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本真精神的理解,以及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路径选择问题,对该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必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进一步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深化与学术性和现实性问题的凸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历经了从实践标准讨论到人道主义讨论和实践唯物主义讨论,从对传统“哲学教科书体系”的反思到哲学问题意识的增强及各部门哲学的勃兴,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的一元独尊到自觉与西方非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传统哲学进行沟通和对话,从主要从事经典文本的诠释和解读到立足于当代社会实践创立富有个性的哲学学说,无不彰显出以下事实,随着时代背景的转换,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从哲学自我意识到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都逐渐走向深化。研究的深化必然关涉到路径的选择。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术性和现实性问题的提出,折射出现时代哲学家们在研究路径选择上的困惑和迷茫。对问题根源的进一步剖析有利于找到问题的实质并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合理思路。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术性和现实性问题之所以凸显出来,就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本身而言,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的不同理解

      按照哲学诠释学的观点,对文本的理解过程本质上是理解者和文本视界融合的过程。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的理解是理解者在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文本的过程中产生的,不可避免地带有理解者自己的主观痕迹,因而不同的理解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的理解并不相同,甚至有根本差异。哲学观的差异,必然使研究者选择不同的研究路径。

      围绕如何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和发展,当前中国学术界主要有三种研究路径。其一为“回到马克思”,即强调重新解读马克思文本的意义;其二为“真正的马克思”,即强调西方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哲学本质理解的正宗地位,也包括强调西方非马克思主义哲学流派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的意义;其三为“时代的马克思”,即强调立足于现时代和当代中国实践来理解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三种路径的区分虽然只有相对的意义,但我们还是可以在这种相对意义的区分中发现,前两种更加注重所谓学术性,即更加注重研究文本本身(包括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文本)及问题间的逻辑关系,以此作为判定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思想资源和学术标准,而第三种路径则更加注重所谓现实性,即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真精神在根本上体现在对时代问题的解决上。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理解的差异导致了对研究路径的不同选择。

      2.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西方非马克思主义哲学及中国传统哲学在理论形态上的差异的不同理解

      除哲学研究的主题、立场和方法的根本差异外,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西方非马克思主义哲学及中国传统哲学在理论形态上也有显著差异。在马克思那里,其哲学思想体现为两种理论形态,其一是专门性的哲学著作,主要表现为早期的《博士论文》、《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等论文、手稿、书信等;其二是蕴涵在经济学、政治学、人类学等论文、著作中的哲学思想。当代中国、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前,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体现为领袖哲学和哲学教科书。无论是马克思哲学还是当代中国哲学所表现出的哲学形态,都迥然区别于西方哲学传统形态以及中国哲学传统形态。哲学是人类多种文化形式中的一种,本身有自己的传统,因此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不能脱离其他的文化形式、自己的文化传统以及哲学自身的学术传统而孤立地进行。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放进文化传统特别是哲学传统中进行比较性的理解,一方面会对马克思是否是哲学家及其哲学的学术性产生怀疑(当然这种怀疑并非现在才有);另一方面会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社会现实的强烈关注作片面性的理解。

      3.各种分支哲学涌现对传统哲学观的冲击

      所谓传统哲学观既泛指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西传统哲学观,又特指中国哲学教科书体系所持有的哲学观。新时期以来,各种分支哲学如价值哲学、人学、文化哲学、生存哲学、经济哲学、交往哲学、政治哲学、发展哲学、生态哲学等竞相涌现,并且大都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旗帜下发出自己的声音。但稍作研究即可发现,有的“新哲学”一开始就要求自己有“综合式思维”和“世界眼光”,从关注的问题到资料的引用再到得出的核心观点,一定意义上鲜明地体现出研究者对所谓学术性的追求。如,许多自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论著中充斥着新潮时髦却半生不熟的舶来语词。有些“新哲学”满足于政策注解与现象材料的堆积,哲学自身的学术传统和品格在其思维之外。这两种哲学风格与上述传统哲学观显然都是有差异的。一方面,不能否认各分支哲学的涌现乃至勃兴对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积极意义;另一方面,也须看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术规范还未自觉确立起来,学术性与现实性的统一似乎成了较大的问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