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现代消费和人的认同

作 者:
韩震 

作者简介:
韩震,哲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价值观与民族精神国家创新基地主任,哲学与社会学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原文出处:
江海学刊

内容提要:

当生产方式逐渐被现代性车轮碾平的时候,消费似乎已经成为塑造和表征人的文化认同和自我认同的主要因素。消费已经成为界定人们的存在、个性、政治立场、价值观和文化定位的标志。我们应该把人们的消费转向发展性消费,特别是精神发展的消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借助现代性力量构筑人们的现代认同而避免消费主义的负面影响。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2006 年 03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在本文,我力图证明,在现代性的全球化时代,认同的最直接、最强有力的源泉已经从生产方式转变到消费方式。生产方式往往是碾平差异,把空间和时间压缩,但这却为消费方式的差异制造了相遇的场域,在这个场域中,消费在不断制造新的差异和不同的认同。

      全球化构成认同形成的差异场域

      所谓认同就是某个群体或个体达到自身的同一性的过程:群体成员言行的相似性,共同体在文化上的一致性以及个人意识的连贯性。可是,在生成的意义上,认同是与能够形成区分的差异性相关的,没有区别就没有必要进行认同。如果认同“这个特性”而不是另外的特性,这就划定了一个界限,使“我”(me)、“我们”(us)与“他者”(other)区分开来。因此,社会认同是在差异的场域中被界定的。

      由于生产方式的变革和现代性的发展,资本和市场的逻辑使全球生活发生了深刻变革。按照原来的预测,资本主义的生产逻辑本来应该把经过的地方都变成抽象同一的工厂和市场,把不同的人群都变成工人,在这个基础上人们的精神世界也会出现“单向度”的一致性。有的学者把马克思的话作为佐证,认为资本主义的全球化进程必然消除民族特性。马克思的确曾经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其所到之处都消除着民族特性,破坏着传统的生活方式。民族文化也受这一进程的影响,“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6页。)我们应该如何理解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之不可能,我们应该怎样理解世界文学的图景呢?我认为,消除了民族片面性和局限性的民族,并不是变成了没有民族特点的或没有民族性的民族,而是吸收了现代性之后的某种新的民族文化,这种文化消除了落后于时代的片面性和局限性,获得了民族性与现代性的统一。与此同时,一种世界文学的可能性与其说是被现代性的棱镜折射成为单色调的文化(单一形式的形态),倒不如说是由丰富多彩、五颜六色的民族文化构成的相互映照的彩虹。

      现代性和全球化进程,似乎不是压制而是激发了各民族的存在自觉和文化自觉。实际上,东亚社会的崛起证明的不是民族文化的消失,而是证明了这些民族发现了使民族文化与现代性进程相互配合的契合点。无论是儒教文化圈还是佛教文化圈,东亚价值观显然已经转换成为现代性的动力,而不是像韦伯所说的那样是现代性的阻力。东亚价值观也出现进一步创新的迹象。

      西方中心主义者曾经幻想世界的现代化就是西方化,而许多非西方学者也担忧全球化的结果必然是欧美化。可是,始料不及的是,现代性一方面把全球化变成用一种颜色涂抹其影响过的地方的过程,另一方面这种涂抹却与原来就有的不同底色创造出许多新的色彩来。在某些方面,不同地方的人似乎有了共同点,如钟表所规定的标准时间、流水线、超市、肥皂剧等等;可是,在另外的方面,如全球经济体系从中心辐射的光,照射到不同的地方就有了亮度的差异。不仅原有的民族差异没有抹平,往往原来内部相对一致的民族或群体也被市场经济所割裂。因此,现代性的结果把人类带进了一个充满差异、“风险”和不确定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就如阿格尼丝·赫勒所说的,“不再有什么是稳定的,不再有什么被一致接受;在任何地方,对一切事物,都存在不同的意见。这就是现代生活。”(注:阿格尼丝·赫勒:《现代性理论》,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67、101、177页。)可见,现代性不仅创造一致和同一,而且也凸现差异和矛盾。不断有差异出现,才是现代性富有生命力的表征。

      为什么世界文化没有在现代化进程中走向同质化,人类没有在技术化进程中走向“单向度”,反而越来越走向推崇多样性差异?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就时代的差异而言,重要的不是人们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吃、穿、用这些东西。正如马克思指出的,“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04页。)不同的生产方式划分了历史的发展阶段,划分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划分了现代和前现代社会。然而,就人们的自我认同而言,似乎生产还不如消费来得直接。因为在生产方式高度一致的地方,消费反而成为人们相互区别、获得认同或特性的领域。大机器生产和流水线就像压路机,所到之处似乎碾平了所有的差异、皱褶和起伏,使世界各地的工厂都变得毫无二致。可是,在消费领域,人们却并不受这种一致化趋势的左右。如果生产技术的逻辑是越来越同一化,那么消费的逻辑似乎越来越走向多样化。既然认同形成于差异,那么认同的动力当然就转向了消费的场域。

      当然,生产方式仍然是人的本性生成或认同形成的最奠基性的根源。但是,在现代化和全球化进程日益深入的情况下,似乎消费方式在形成自我认同的作用方面越来越明显。尽管中国工人在同美国工人一样上班挣工资,但是,不同的消费水平和消费习惯塑造着不同的人。中国工人造的物品很多销往欧美,甚至连美国国旗都是中国生产的,但是打着美国国旗在那里激动的却是美国公民。中国人在制造美国国旗时,其心情与制造毛巾之类的纺织品没有什么差别,可是中国人和美国人在购买美国国旗时的消费心情就大不一样了。为美国人制造物品的中国人仍然认同中国文化,而消费中国人制造的物品的美国人却认同美国文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