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可持续发展的过程性

作 者:

作者简介:
陈中立,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原文出处: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内容提要:

可持续发展具有过程性的特点。所谓可持续发展的过程性,是指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是一个过程,而且是一个永远的过程。笼统地说,有两种原因或因素决定了可持续发展的过程性特点,一是和任何客观事物都呈现为过程一样,可持续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一种模式、一条道路,它也是一种客观存在,自然也会呈现为一个过程;二是由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践会受到各种各样的自然和人为的因素的干扰,从而使它呈现为更曲折的过程。但是,可持续发展的过程性,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消极地慢慢来,一切都可以无限期地等待;而是要我们看到它的艰巨性和长期性,更加不懈地为之努力。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2006 年 0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可持续发展不仅具有整体性(注:参见陈中立著《论可持续发展的整体性》(载于《北京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B1转载)。)的特征,而且具有过程性的特点。整体性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诉求,过程性则是可持续发展整体性外在的必然表现。整体性是人看不见、摸不着、不可直接感知的,人只能通过知性和理性悟到它、感悟到它、理解它,而过程性则是通过现象的变动、时间的流逝,能为人直接感知的。过程性实际上是整体性的展开。

      所谓可持续发展的过程性,乃是指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是一个过程,而且是一个永远的过程。这里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是说从目前的生态失衡、环境恶化、经济畸形等非可持续的发展,转变为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等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要有一个过程;另一层意思是说,即使人类社会转变到现今我们所说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那还有一个不断优化的过程。世界上永远不可能有一个固定不变的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模式。每一个具体的可持续发展模式,都会被更优的新模式所取代。这乃是一个永远的过程。

      自1992年以来,可持续发展在全球的实践状况充分表明,尽管可持续发展没有什么意识形态色彩,尽管认识到它的重要性的人越来越多,但全球要从目前的非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变到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上来,则需要一段相当长的时日。这也告诉我们,可持续发展是一个过程。

      那么,是哪些原因或因素决定了可持续发展的过程性呢?

      笼统地说,这里有两种情况,一是说和任何客观事物都呈现为过程一样,可持续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一种模式、一条道路,它也是一种客观存在,自然也会呈现为一个过程;二是说由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践会受到各种各样的自然和人为的因素的干扰,从而使它呈现为更曲折的过程。这是一种纯理论、纯逻辑的分析,是一种抽象的分析。在实际过程中,这两种情况是很难区分的。可持续发展的整体性告诉我们,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是整个“地球村”的主体居民都要参与的一项事业;其中任何一个地区、任何一部分居民的表现(不管是认识性的实践性的、有意的无意的、自觉的自发的)都会影响到事业的整体性,影响到战略任务的实现过程。在这里,哪是居于正常的过程,哪是居于非正常的曲折的过程,是很难区分的。而且,正常的过程不一定就是直线的,曲折的过程也不一定就是非正常的。因而,这是采取这一方法来分析可持续发展呈现过程性的原因。

      这是仅从可持续发展的过程性是它的整体性的外在表现,自然也是可持续发展内在必然的方面,来分析可持续发展呈现为过程的原因。在这里,至少有这样三个方面:

      首先,认识的过程性决定了可持续发展的过程性。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虽然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虽然越来越深入人心,但我们在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上还是滞后于实践需要的。应该说,在这里还有许多认识上的问题并没有搞清楚,或者说还没有完全搞清楚。这里大概有三种类型的认识,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甚至说需要我们永远不断地研究。第一种类型是属于基础性的认识;第二种类型是可操作性的认识;第三种类型是对不确定性因素的认识。

      关于基础性的认识,比如,到底何谓可持续发展,或者更准确地说,到底什么叫可持续发展?这两种表述,乍一看好像是同一个问题的两种表述方式,但实质是不一样的。问“到底何谓可持续发展?”给人的印象是,好像有一个客观存在的“可持续发展”在那里,是要人的认识去正确地反映它。问“到底什么叫可持续发展?”乃是说究竟如何做才可以可持续发展,才能够可持续发展。显然,后一种提问方式是更准确的。因为,可持续发展并不是一个既有的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只需我们去探究它的真相、它的本来面目。它不是这样的;而是人类社会未来需要走上的一条道路。这条道路,如今还没有被人走出来。尽管走这条路具有历史必然性,即所谓人类未来的必由之路。那是指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延续(发展),将不得不走上这条路。但这并非说,这条路可以自然而然地到来。这也就是说,今天我们所要认识的“可持续发展”是属于“应然”性的东西,而不是“实然”性的东西。我们现在需要探讨和研究的是到底这应该是什么样的一条路?到底怎样走出这样一条路来?显然,目前我们给予“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是不能完全满足这个要求的。

      现在我们所说的可持续发展,大概有这样四层含义:一、代际公平;二、代内公平;三、社会与自然之间、社会内部各要素之间和谐协调地发展;四、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特别是为青年人潜能的发挥打造空间,提供条件。

      这些含义,实际是可持续发展理念所要达到的目标。诚然,这些目标仍是比较抽象的。比如,到底什么算是“代际公平”或“代际平等”?怎样做才算是今天的发展不影响后代人的发展?再说,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是什么含义,它包括哪些方面?以往把经济的增长和社会发展混为一谈。现在从字面上说,已把两者区别开了。但是,两者毕竟又是有联系的,而且联系得很紧密。以至于现在仍有不少人还把可持续发展理解为经济的持续增长。那么,这里的确有一个问题,就是经济增长在可持续发展中应该居于什么位置?从人类历史上看,社会的发展都是建立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的。没有生产力的发展,就谈不上社会的进步。如今所谓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也是从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从经济的发达状况来区别的。发达国家为了维持它的强国地位,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必须继续发展生产,发展经济;而发展中国家为了改变它的落后地位、落后面貌,更需要集中精力以更快的速度发展经济,加强经济建设。这个道理是很简单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