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怎样理解以人为本?

作 者:

作者简介:
韩庆祥,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 100091)

原文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内容提要:

当下学术界对以人为本的理解存在种种模糊认识,应运用辩证的方法,从理论和实践上分析以人为本与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西方人本主义、西方人类中心主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民为本的关系。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原则;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但不能把社会主义归纳为人本社会主义;以人为本与西方人本主义既有共同点,又有根本区别;以人为本要求把以人为本的理念注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之中,不是对经济建设的否定;以人为本不同于以民为本,今天的以人为本与古代以民为本不同,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是以人为本的政治体现。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2006 年 01 期

字号:

      目前学术界对以人为本存在着不同、甚至分歧较大的理解。这里,首先有必要通过辩证处理几种基本关系,来全面、准确和深入地理解以人为本的概念。

      一、“以人为本”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以人为本是通过超越以神为本、以物为本发展而来的,它把人看作主体、当作尺度、看作目的,显然,这与马克思主义是一致的。

      首先,现实的人是马克思主义研究问题的出发点。西方文艺复兴以来,人的地位和作用得到了重新发现,人本思潮开始兴起。到了19世纪,德国著名人本主义哲学家费尔巴哈尽管不能完全科学地理解人,但他对人的重视,把人和自然视为哲学的最高对象,还是给马克思留下了宝贵的思想资源。马克思指出:“人是人的最高本质”,“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1]。虽然这时的马克思还没有从人的实践活动出发去理解人,仍带有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印记,但马克思已经开始关注工人阶级的现实生活,以及无产阶级的解放问题,并开始了对人的现实本质的探索。在被恩格斯称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对旧唯物主义展开了批判,认为旧唯物主义“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2]。与人本主义不同,马克思恩格斯是从现实的人出发来确立其历史观的。在马克思那里,唯物史观就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3]。实际上,马克思关注的是工人阶级的生存境遇和发展命运,是无产阶级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和谐一致,是每个人能力的充分发挥。

      其次,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价值观。18世纪至19世纪间,近代资本主义社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是,近代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特征,就是“物”对人的统治,人仅成为创造物质财富的手段,使人不能真正发展;资本占有劳动,人成为资本的奴隶,使人不能平等发展,机器支配人,人成为机器的一个零件,使人不能自由发展;分工限制人,使人不能完整发展。

      针对这些情况,马克思强烈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个人生存和发展的悲惨处境,期望建立一个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新社会。马克思在描述未来理想社会的本质特征和基本价值时提出,共产主义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未来的新社会不是“物”对人的统治,而是以人自身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物”为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目的服务,人能获得真正发展;不是资本占有劳动,而是劳动占有资本,每个人能获得平等发展;不是机器支配人,而是全面发展的人驾驭机器,人能获得自由发展;消灭了旧式分工,人能获得完整发展。总之,不是物的原则占主导地位,而是人的自由、平等和全面发展的原则占主导地位。马克思一生所追求的就是:通过对社会历史发展一般规律的揭示,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发展规律的研究,为工人阶级以及每个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指明方向和道路。所以,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

      有人发问,既然马克思主义是倡导以人为本的,为什么不用以人为本来代替马克思主义;还有人认为,马克思主义实质上就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理论体系。笔者认为,这两种看法都值得商榷。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而以人为本则只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原则。具体来讲,马克思主义是包括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内的一种思想体系,它是我国当今一切工作的指导思想,而以人为本则是这一思想体系的一种理念、追求和价值目标。

      马克思主义理论不仅包含着“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这一价值目标,而且还包括实现这一价值目标的途径与方式,因而,马克思主义是价值原则与实践原则的有机统一,而以人为本只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一种价值原则。马克思主义超越西方人本主义之处就在于,它不是抽象地谈论人的价值、个性和尊严,而是通过社会革命和社会改造等实践活动,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过去,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曾误把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手段当作了目的,忽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价值目标。今天,我们提出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就是为了突出这一价值目标,从而使我们的发展紧紧围绕这一目标,而不是偏离这一目标。

      马克思主义不仅强调以人为本,而且也强调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它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有机统一,是价值原则和科学原则、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有机统一,而以人为本仅体现为马克思主义的合目的性方面,是一种价值原则。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者的终极追求,但这种终极追求与承认社会发展的规律性有机、辩证地统一在一起。马克思主义是从从事着实践活动的人出发的。马克思并没有抽象地谈论人的解放和自由而全面发展。为了实现人类解放和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崇高目标,马克思提出了一整套分析和认识世界的科学方法和完整理论,比如我们所熟悉的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剩余价值学说和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通过剩余价值理论的发现,揭露了资产阶级剥削工人阶级的秘密;通过阶级分析和阶级斗争,来寻求人类政治解放的途径;通过对科学社会主义道路的探寻,寻找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道路;通过活生生的革命实践去最大限度地争取和维护无产阶级的权益;通过创造相应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去真正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因此,坚持以人为本,必须以遵循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为前提,也必须建立在遵循科学精神的基础上,不能脱离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发展的阶段而单纯强调以人为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