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这是我们党对新的历史条件下新的执政环境的积极回应,体现了党对当前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的准确把握。如何加强意识形态建设,保持和增强其“凝聚力”,是当前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不能不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一 意识形态是一个社会哲学范畴。一个社会的意识形态是指该社会中一定阶级或社会集团基于自身根本利益,对现存的经济、政治等社会关系的自觉反映而形成的思想理论体系,是该阶级或集团政治纲领、行为准则、价值取向和社会理想的思想理论依据。统治阶级总是要凭借政权的力量带有一定强制性地利用各种媒介、途径向人们宣传、灌输本阶级的思想观念,以形成社会思维定势和行为规范,保证社会的长治久安。任何社会都有它的意识形态。从来没有、也不可能实行所谓“指导思想多元化”。比如,在奴隶社会,奴隶主的思想就支配一切;在我国封建社会,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儒家文化为意识形态;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则是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人文主义思想为意识形态;在当代中国,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为意识形态。 马克思主义成为社会主义中国的意识形态,是有其历史必然性的。这首先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本质所决定的。马克思主义在本质上是批判的、革命的、科学的理论。它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迄今为止最有说服力的批判,深刻地阐明了人类苦难和不平等的社会根源,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并在改造社会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美好的共产主义目标,以此鼓舞人们去不断改造不合理的现实,追求美好的社会。因此,它必然成为广大劳动人民解放自己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曾有许多有志、有识之士不断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惟有马克思主义脱颖而出,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观察中国的命运,终于找到了救国救民的革命道路,取得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建立了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总之,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实现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与中国文化的有机结合。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国革命、建设不断取得胜利。 尽管如此,却并不意味着意识形态可以永恒不变,也并不意味着建设的任务已经完成。因为在阶级社会里,代表着某个阶级的意识形态,必定要排斥异己,要以巩固既有的社会制度或以推翻现存社会制度为目的去宣传、灌输自己的意识形态。在我国,虽然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那种大规模的急风暴雨式的阶级斗争已经结束,但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仍将长期存在。毛泽东同志在20世纪50年代就指出,“无产阶级要按照自己的世界观改造世界,资产阶级也要按照自己的世界观改造世界。”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谁胜谁负的问题还没有真正解决,“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在意识形态方面的阶级斗争,还是长时期的,曲折的,有时甚至是很激烈的”。(注:《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85页。)我国的意识形态也会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幻和国内条件的变化而面临新的问题和新的考验。特别是面对新的历史条件下价值观念和思想意识的冲突,如果不做出有力的回应,就可能危及党的执政地位。因此,当前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建设中,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的建设就显得非常必要,十分紧迫。 二 改革开放是在经济全球化、国际形势大变动的复杂的国际背景下进行的,同时又是在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文化相对贫穷和落后的基础上起步的。中国社会这场深刻的变革必然给社会意识领域带来不可避免的激烈冲突和变化,使意识形态面临从未有过的严峻考验和挑战,也对党的执政地位带来威胁。 从国际上看,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政治形势发生巨变。一方面,随着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相继倾覆,美国成为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但冷战的结束,并未改变其冷战思维,反而使它的霸权主义野心进一步膨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其经济、科技等方面的绝对优势及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主导地位,利用对外援助、文化交流、媒体宣传等手段大力推进文化霸权主义与和平演变图谋。进入新世纪,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以一些更能迷惑人、更有煽动性的手段,打着“人权”、“人道主义”和“民主”的旗号,利用各种方式对我国进行文化侵略、意识形态渗透和颠覆图谋,严重威胁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另一方面,由于信息技术革命浪潮席卷全球,经济全球化成为势所必然。随着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毒品交易、贩卖人口、军火走私以及国际恐怖主义、宗教极端势力、邪教组织、种族歧视等反人类、反社会的破坏性活动也日趋猖獗。世界各国为图生存、谋发展,产生了一种在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领域加强联系、交流和求同存异、互相合作的迫切要求。在当代世界,无论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家、理论家,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都对各自的制度和政策加以审视,并对不同意识形态进行比较,在比较中取长补短,借以增强自身的“软国力”,以图在共存中竞争,在竞争中发展。这使各种不同性质的意识形态之间呈现出互相借鉴、吸纳和渗透的特点。 国际格局的这种复杂变化,对我国产生深刻影响。各种西方的思想和文化纷纷涌入我国,必然使社会秩序和价值观念受到冲击,引起社会意识领域的冲突和激荡。与此同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我国所有制结构产生了变化,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结构,与此相适应,分配方式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表现为经济利益的重新分配和利益格局的大调整、大分化,由此又涉及了社会阶层的分化与重新组合。旧格局的被打破,新旧思想的碰撞、是非观念的冲突,使一些人思想上感到困惑,精神上感到迷茫、痛苦,心理上产生波动、失衡、难以自控,甚至信仰上也出现某种危机,道德观念出现扭曲和混乱。凡此种种,给我国社会意识领域带来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如在各种思想、流派、学说观点纷呈中出现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思潮。有人一方面搬弄西方的所谓“非意识形态化”理论,提出中国社会现代化过程中意识形态弱化和非意识形态是必然特征,并主张马克思主义是计划经济的理论基础,只能在计划经济中发挥指导作用,市场经济强调市场与个人作用的最大发挥,只有自由主义的意识形态方是其滋生土壤,应由自由主义来指导经济建设;有人提出应吸收亚洲“四小龙”的成功经验,以新儒学主义弥补市场经济所带来的不足和缺陷。应当清醒地看到,弱化或否定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必将对党的执政地位造成冲击和危害。在这一冲击中,最为严峻的挑战是如何保持党的执政地位及与此相关联的保持意识形态的凝聚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