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孩子常常在某一阶段表现得无精打采、不爱学习、唉声叹气、心情烦躁。遇到孩子这种现象,做父母的感到非常棘手。 我是如何帮助孩子排除郁闷情绪,帮助孩子形成健康心理呢? 走进孩子的心灵 无论工作有多忙,我每天都要和女儿闲聊,时间可长可短。女儿上小学后,虽然学习任务加重了,但我和她每天仍然坚持在睡觉前、吃饭或作业完成后的时间聊一会儿。女儿在学校里的生活情况、学习上遇到的困难、感到的苦恼或快乐的事情等都成为我们聊天的内容。有时我也会和她谈谈我们学校的事情,我对学生的一些看法等,让她也了解一些我的生活。现在,女儿已经上高中了,交谈已经成了我们俩生活中的一部分。 上学期入学不久,一连几天我发现女儿情绪很低落,做什么事情都无精打采。在交谈中,我知道了事情的原委。原来暑假期间孩子每天都看电视连续剧《香樟树》,不知不觉被电视剧中的主人公陶妮、芳芳、司马小衫的友情所感动,整天思考剧中三个女孩的命运,不能自拔。我没有立即责怪她,而是先和女儿一起回顾了电视剧《香樟树》的故事情节,共同探讨了主人公各自的人生道路,引导孩子理性思考、客观评价电视剧中的人物。之后,我俩结合电视剧的内容,大胆想象,假如主人公正在读高中,她们会怎么做。这时,孩子显得有点激动,她说她们一定会有深厚的同学友谊,一定会相互鼓励,刻苦攻读。听着女儿动情的想象,我会心地笑了。 捕捉教育契机,注重心理疏导 有一次考试公布成绩后,女儿有一门功课没有考好。由于对自己要求太高,过分追求分数、名次,以至于心理失去平衡,寡言少语、唉声叹气、情绪低落。 当时,学校放了三天假,看到她在家里的这种表现,我非常焦急。第一天,看到孩子整天趴在电视机前,我不但没有责怪她,反而还假装对她看的电视剧很感兴趣,时而对电视剧中的情节评论一番,但孩子仍然表现出不理不睬的样子。我马上意识到,问题远比想象的复杂。当天晚上,我先用了惯用的表扬的办法,和女儿一起回顾子孩子在小学、初中取得的优异成绩,当我谈到老师怎样赞赏她,父母怎样赞赏她的时候,孩子的脸上逐渐表现出了一种自豪感,慢慢地,她的话匣子也打开了,我俩进行了一次畅谈。谈话中,得知孩子进入高中后,来自同学、老师、家长、社会等各方面压力很大。说到沉重的压力时,女儿竟嚎啕大哭。此时,我抓住时机,和孩子交心,肯定孩子一直很优秀,父母非常满意,一次考不好没有关系,重要的是要善于总结,要用一种平和的心态对待考试,对待挫折。经过这次深谈,女儿心中的结解开了。 第二天,我们一家三口又一起游览了凤凰公园,带女儿呼吸新鲜空气,一起谈生活、谈自己、谈未来。孩子又快乐起来。 “故意冷淡法”教育孩子 上学期有一个阶段,女儿对看电视很感兴趣,每天上午、晚上放学后,一到家就打开电视,一看就是几十分钟,做父母的看在眼里,心里很着急,一时没有什么合适的办法解决。接连几天,每当孩子到家打开电视后,我与爱人就假装注意其他事情或离开客厅,有时,谈论其他的事情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一连几天过去了,孩子逐渐发现做父母的对自己这么做很冷淡。但每当孩子谈论学习、班级里发生的事情、有关理想的问题时,父母却给予很大的关注,交流起来没完没了。时间一长,孩子自然而然地体会到了父母的良苦用心,从内心认识到自己做法的不妥之处。现在,她有时即使看电视也很有节制,表现出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 【点评】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今时代,家庭、学校、社会,给了孩子太大的压力,以致各种各样的情绪无从释放。 心情郁闷是心理压力太大的集中表现,这种现象在学生中,尤其是在中学生中比较常见。学生在心情郁闷时,有的表现为对学习不感兴趣、对老师、父母有意疏远、学习做事无精打采;有的表现为哥们义气、经常打架斗殴、欺侮同学、破罐子破摔;还有的表现为过分追求成绩、追求分数,一旦考试成绩不理想,感情容易失控,甚至有轻生的念头。 一个和睦、温暖、重感情、积极向上的家庭,可能铸就孩子健康的心理。因此,培养孩子的健康心理,就对孩子的父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上案例中的父母,针对孩子的身心特点,捕捉了有利的教育契机,走进孩子的心灵,教育效果非常明显。首先,父母应具有健康的心理,只有这样才能去感染孩子;其次,父母对自己的一言一行必须严格要求,决不能失信于孩子;此外还要求父母要捕捉教育时机,用正确的教育方法,走进孩子心灵,及时了解孩子的喜、怒、哀、乐,做到有的放矢地对孩子进行引导。孩子快乐,才能轻松地投入到每一天的学习和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