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懵懂无知的孩子降临人世的时候,他们对这个新鲜又陌生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小小的他们开始很实际地接触这个世界: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他们需要知道,什么样的事情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 答疑课 作为家长,我们往往不愿回答孩子们的提问。一来我们觉得没有必要,觉得这问题实在太天真;二来我们马上拿不出正确的答案。我们对这个世界也几乎所知甚少。 有个很小的女孩子,她看到秋天来了,树叶开始凋落,就想:树叶和花儿是不是从天冷的国家,飞到了天正暖和的国家里呢?每个听到她这番话的成年人都捧腹大笑。小姑娘耐心地等到大儿们笑声渐歇才问:“那秋天的树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除了二三个平常的句子之外,大人们再也想不出用什么话来回答她,因为大人也并不知道!因此有时我们知道得越少,就越容易被孩子旺盛的求知欲所激怒。 另外,孩子对待物品的态度与大人的不同,他们不了解物品的价格,对物品的态度总是建立在爱的基础上,我们作为家长,其实不必买贵的礼品给孩子,因为对他来说,东西值多少钱无所谓,关键是要得到他的喜爱。孩子的一天就好像一年,他珍爱的东西总在不停地变换。也许早晨他还是喜欢瓷小鹿,把它藏在枕头下生怕摔坏,而到晚上,他的注意力很可能又被其他东西吸引去了。 在家长看来,搞坏了玩具的孩子简直如同是“人民公敌”。实际上,从不“破坏”玩具,从不想搞清楚玩具里面有什么样秘密的孩子,才应该快去看医生。而医生的诊断大概会是:没有求知欲。但真正患有这种所谓的“求知欲缺乏症”的成年人在社会中已经不计其数。 游戏课 大人们常爱重复一句令孩子不安的话:都那么大了,还橡个小孩似的玩。另外,孩子迷故事也被某些望子成龙心切的家长视为发育不良的标志。 一个作家写道:“重要的不是还玩什么,而是怎样玩,玩的时候有些什么想法和感受。玩洋娃娃这样简单的游戏,可能玩得很巧妙;救火、打猎或者假扮印度人的游戏,玩起来都可能颇为有趣,且充满了生动的想像力。” 一个著名建筑师的回忆录中的一个章节曾经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父亲送给他一盒做工精致的工具小兵。幼时的他常常几个小时地玩这些精巧的玩意。他总在和小兵的交战中战胜它们,然后“照料”伤员:把损坏的小兵粘起来,再重新上色。数年之后,这些儿时游戏里的想像跃然于他气势磅礴的剧院设计草图上。 或许,有些人只在童年时代是胜利者。而另外一些童年时养成的扮演胜者角色的习惯,可以受用终生。直至鬓发斑白,他们依然会得益于童年的教益。 当家长大声呵斥孩子们的时候,他们未必明白,他们的怒吼会使生活发生怎样细微的变化。有时这是不可避免的,但不一定有效。事实上,你应该尽可能地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学会最复杂的东西并试着掌握它! 观察课 孩提时代,人能够敏感地注意到一切事情。 我尊重那些看到一片彩色玻璃都能现出会心微笑的孩子。这样的玻璃总是在柏油路上闪闪发光。大人们常常问:为什么孩子要挣脱大人的手,返回到走过的路上去?这全都因为大人们没有向地上看一眼,或许那儿躺着一块彩色的玻璃,是那种很罕见的发紫罗蓝色的玻璃。 撒谎课 撒谎是我们在孩子幼年时教给他们的。最不伤人的谎言是:“你就说我不在家。”通常是懒得去接电话。孩子们对说出的每句话都认真负责,而我们呢?大人往往想说就说了,而后又反悔。 妈妈早晨信誓旦旦地向孩子保证,午饭后他们一起去散步。而午饭过后,妈妈却说,她没劲儿了。那当初为什么要许诺呢?要知道,这些微小、毫无恶意又有理由可解释的谎言正一点一滴积攒起来。于是孩子就会发现:几乎所有的大人都随便说话,他们的言行之间根本没有相互联系。因此,孩子们当然会相信那些保证自己言出必行的人。 惩罚课 我们经常在互相惩罚:我们惩罚孩子,而他们又反过来惩罚我们。 有人会反驳说,惩罚往往是不可避免的。家长时常蛮不讲理而毫无顾忌地教训孩子,轻则高声叫嚷,重则粗话连篇、谩骂不休。这使有过失的孩子觉得自己真是犯了大错。但自以为行为高尚的父母,是否认为这种侮辱性的打骂算是有益的行为呢?孩子们会用另外的方式来惩罚我们这些成年人。他们不再相信我们,更要命的是,他们不再对我们抱以希望。 我的书桌上放着一页氏,每次我要伏案工作的时候总能看到它。它一直摆在那儿,看到它,我的精神就会为之一振,上面摘录的同样是一位智者的一段话:“难道你俩不害羞吗?你还真的发怒了。看到孩子那么娇小、单薄、孱弱而无助。这不是指他将来会是什么样,而是他今天的样子。在他刚会开心地喊叫并绽放出灿烂微笑的时候。孩子知道自己的不完美是何等重要,他们能够猜测得到。还是让他们多享受这懵懵无知的时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