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俭:全世界公认的美德 当今社会,一些人认为科技在飞速发展,资源在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家庭生活更加现代化了,因而可以不必再做体力劳动,不必再讲节约了。当代许多外国的教育专家、学者和家长们,针对这些错误认识和行为,提出要格外重视对年轻一代加强热爱劳动及勤劳俭朴的教育。 据调查,在美国的各个幼儿园,都设有美术劳动角、木工角等,经常对孩子们讲述节约和保护森林、海洋等资源的重要性。据国际儿童机构的统计,世界各国儿童中,以美国儿童干家务活最多,时间也最长,平均每天一个半小时以上,母亲们培养孩子从小勤劳和节俭的意识和品行,培养孩子独立、自强的能力。在日本中小学道德教育的目标和课程中,很重视“勤劳与奉献”,“热爱家庭”,“孝敬父母”,“爱国心和园林艺术”等方面的教育。儿童教育学家中岛博士的研究表明,孩子干家务活儿可以使他们有尽可能多的机会,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和味觉接受外界的各种刺激,这些刺激信息传入大脑,便可形成智能,发展孩子的动作、语言和技能等能力。此外,在日本的城市中,由于住高层和超高层(20层以上)的居民多,他们的孩子到户外活动以及同小伙伴们交往的机会少于其他孩子,因此,在家里做些培育花木、饲养小动物等家务活,也可以收到多方面的教育效果。中岛博士认为:“家务活能使孩子意识到他是重要的家庭成员,能获得成年人的成功感和幸福感。”在德国的法律中,明文规定了不同年龄的孩子,应当在家帮助父母亲完成什么样的家务活。最近,在德国又掀起了一个新的旅游热点——参观工厂。家长们在带孩子外出旅游时,顺便同孩子一起到工厂中了解生产的过程、资源的开发与节约,特别是了解生活用品是怎样生产出来的,这种做法既能让孩子开阔视野,又能培养他们劳动生产、勤俭节约的意识和品德。在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华人们继承了祖先勤劳致富、节俭持家的好传统,在当地成了富民,但是,他们仍坚持“子女不沾父母光”的教育,教育孩子靠自己的勤劳和智慧致富。 当今外国家庭在对孩子进行勤劳节俭教育中的特点是: 一、要求孩子分担一定的家务活儿,鼓励他们外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除了分担的日常家务活儿(如,整理自己的床铺、收拾好玩具以及洗涤、清扫等)还有,到外面干计时工(如,为街心栏杆刷油漆,到餐馆干活以及卖圣诞树)等教育形式。即使是那些自身的经济状况很好的家庭,也鼓励孩子用自己的劳动去挣钱,从小培养独立人格。 二、配合园内进行教育。 在澳大利亚的幼教园里多有家长委员会,要求家长支持学校的多项劳动课程和活动。日本的家长很注意同学校一致起来,在家中进行勤劳、艰苦等教育,不少母亲甚至特意外出,多给孩子一些学着独立干家务的机会。 三、榜样与示范教育。 许多外国人重视父母亲良好榜样示范的特殊意义。不少家长还经常把孩子带到自己的工作单位去,让他们亲眼目睹家长们工作的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