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偶像 偶像—榜样教育与传统的榜样教育不同。它主张采取“大禹治水”的态度,不是去堵,而是疏导。 偶像崇拜,已成为时下青少年群体一个普遍而又引人注目的现象,孩子们为国内外的偶像明星或喜或悲,甚至自杀、出走,很多父母、老师对此满心困惑。本栏目曾在去年就如何对青少年进行压弹教育问题采访过岳晓东博士,得到不少读者朋友的关注。实际上,对青少年进行偶像——榜样教育是岳博士自1998年至今的重要研究课题。为此,本刊记者再次采访了岳晓东博士。 相关链接 (链接一) 2003年,团中央宣传部、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对青少年偶像崇拜现象进行专题调查,调查涉及北京、上海、天津、广州、西安、昆明及3个地级市、3个县城的12所大学、21所中学的2710名大中学生。 调查显示,目前青少年中普遍存在着偶像崇拜现象。被调查的青少年中,有50%的人承认有过特别喜欢、崇拜某个明星的经历;有34.5%的人承认自己正在崇拜某个明星。其中初中生的比例达49.3%。 在这些学生中,崇拜外国和港台明星的人占60%多。而崇拜的偶像中,99%以上是影视界和体育界明星。68.3%的学生崇拜活着的明星。 对值得崇拜的明星要具备的条件,被调查者的选择是:人格魅力、个性和气质、才华横溢、对社会有重大贡献、漂亮/英俊等。 分析认为,当前的青少年偶像崇拜更多的是一种娱乐活动。青少年主要采取交流、模仿和评价的方式。有超过六成的青少年渴望与偶像交流。收集和分享收集是青少年比较流行的崇拜方式。许多青少年会选择给偶像写信、模仿明星的唱歌、打球、着装、饮食等,收集心中偶像的有关资料,或上网聊天,参加“明星”俱乐部等等。 (链接二) 2003年6月21日,大连一位16岁的少女自杀,起因只是母亲没有给她买偶像张国荣的CD碟。她在日记中写道:“看着他我不知道哭过多少次。我喜欢他,不是因为他长得帅,而是因为他的那种与众不同的性格。他的一举一动一喜一悲都令我心动。”“在我的世界里只存在张国荣,我只为他而活。”这位少女1.7米的高个子,甜甜的笑容让人过目难忘。她曾是父母的好孩子,老师的好学生,不但学习成绩优秀,在学校的演讲比赛中多次获奖,还喜欢弹奏电子琴。但就是这位少女,却丝毫容不下母亲对自己偶像的批评,甚至不惜以自己如花的生命为偶像殉葬。 近几年,青少年因疯狂崇拜偶像而导致的悲剧一再出现:2002年,浙江温州一17岁的初中生因没钱亲眼见到偶像影星赵薇而服毒自尽。 在四川,一位13岁的女孩在连看8遍《流星花园》后,独自离家出走,下落不明。 偶像崇拜是青少年时期的标志性行为表现,有着深厚的心理发展需求基础,父母只有给予理解,才能加以引导。 卢:岳博士,您好。目前我国的青少年普遍存在“追星”的现象,很多孩子宁愿逃学也要去听一场偶像的演唱会。所以一些父母觉得孩子“追星”就如同早恋一样是要不得的,可是想管又管不了。您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岳:孩子对偶像的崇拜,无论是父母还是老师首先都要有一分觉悟、一分理解。因为偶像崇拜是青少年时期的标志性行为表现,有着深厚的心理发展需求基础,它突出地反映了每个时代青少年的成长需求与困惑。偶像心理学认为,偶像崇拜是青少年时期的过渡性需求,其核心问题是心理认同和情感依附问题:即个人在其认知、情感和个性发展上欣赏、接受另一个人的价值观、行为模式及外表形象等,并加以崇拜和模仿。也就是说,孩子在青少年阶段需要一个自我认同的心理表现,他们需要借助偶像这种参照力量,对一些激情、梦想产生一种向往。说它是认同也好,说它是社会学习也好,这种心理特征是非常突出也是非常重要的。 卢:为什么“追星”问题在青少年阶段更容易出现呢? 岳:可以用两个理论来解释这个问题。一是“个体同化理论”。孩子在青少年期要从父母和教师的监督管制下独立出来,他需要有一个挣扎,甚至是一个反叛,一个寻找生活当中其他重要人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偶像就成为一个非常便捷而且是在同学当中能够相互交往的共同语言的基础。 第二个理论是“自我达成理论”。青少年要形成自我确认,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完成对自我认识、自我规划、自我思考、自我探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借助或探索生活中的突出人物作为他的一种情感寄托,或者心理认同对象。从这点来看,青少年崇拜是一种过渡性现象、阶段性现象,挡也挡不住。倒退一百年,也有这种现象,只是不这么突出。在现代信息社会,媒体的力量特别巨大。它一天到晚推陈出新,把青少年偶像崇拜定位为某些“三星”人物:歌星、影星、体育明星。这些青春偶像立刻就成为青少年依赖、认同的对象。 卢:看来是青少年自身的特点决定了他们选择偶像的行为,且这种行为在不同的时代也有着不同的特点。 岳:根据我六年来的研究表明,青少年的偶像崇拜有着非常鲜明的时代特征。首先,偶像选择名人化。这主要来自于媒体渲染。特别是明星偶像的产生已越来越商品化,每个明星偶像的生存与发展都依赖于媒介和经纪人的支持,再通过其迷恋者不断追逐与奉献来扩展生存空间。这与我们小时候榜样学习平凡化的特点恰成鲜明对比,使得青少年的成长只知有偶像,不知有榜样,选择空间十分有限。其次,偶像接受情绪化。这是指对偶像的非理性的接受方式。就心理学而言,心理认同与情感依附是青少年偶像崇拜的两大动机。这突出表现为对偶像产生强烈依恋、全情投入、绝对支持,甚至发展到偶像的事业发展起落完全可以影响个人的情绪状态。第三,偶像认知绝对化。指对偶像形象及特征认知的一种极端化倾向。当今的青少年多把偶像身上的一切都看得尽善尽美,即使他有什么缺点,也会被淡化了。其结果是,失去对偶像的批判思维能力,使得许多青少年沉湎于对偶像的梦幻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