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需要挽救的时候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陕西教育:家教版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V2
分类名称:家庭教育导读
复印期号:2005 年 09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在最近接待的一批家长中,不少家庭子女的表现及子女与父母的关系,居然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比如,一位姓刘的女士说,她儿子15岁,上高一。昨天学校正式通知她,要她把儿子从学校领回去,不要再到学校来了。因为她儿子到了学校,就意味着全班同学都不能正常上课,捣乱,打架,自己不听课,也让其他同学不能安心听课。老师的话,父母的话,同学的话,他都听不进去。

      又比如,一位初一学生的母亲说,她儿子几乎所有的课程考试不及格,打架、斗殴、闹事,上网吧,谈恋爱,非常任性。我丈夫去世了,我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办。无奈,我给儿子跪下,求他不要学坏,但一点用都没有,这孩子还有救吗?

      还比如,一位姓杨的母亲,还没张口,就先泪流满面,一副极端委屈的样子。她说,她儿子已经上了高二,从上高一起,门门课从来没有及格过。这些,我们已经顾不得了。我们现在犯愁的是儿子与我们对抗,他自己说,上课枯燥,回家烦恼,不顺心时发急,似乎天下没有他呆的地方。我们好话说尽了,还是没有用。有时气得我们没办法就打,结果情况更糟。我们真是走投无路。

      再比如,一位姓周的妈妈,非常痛苦地说,他儿子15岁,初三学生,不到一年时间,突然变坏了,穿哈日服,给耳朵和嘴唇打孔,对任何劝他的人都恨得咬牙切齿。学习更不能提,啥办法都用了,没有一点效果。我真想买一包老鼠药,放进饭锅里,我们母子同吃同死。

      点评:

      大凡子女到了这种地步,第一,从指导思想上讲,不能埋怨孩子。因为孩子是未成年人,是孩子的生存环境把孩子培养到这一步,并不是孩子的主观所愿。几个没有任何理由把孩子推向“被告席”进行质问、训斥,更不能失去理智,施以暴力。因为那样只能使矛盾激化,问题更为复杂,与促进孩子转变的愿望背道而驰。实践已经证明,凡是那样做了的,几乎无一例外的失败。

      第二,从问题根源上讲,要立足自我反省。不论是理论的还是经验的,都证明这种情况的出现,大多出自于孩子出生后,不同程度的经历了隔代抚养,他人代养,严重娇惯,先溺爱而后暴力,没有及时引导孩子走出自我中心,两代人或父母与亲友交叉混合管理,长期训斥,不合理的严厉,以及众星捧月的服侍,在经济上奢侈无度等等,使孩子或任性,或自卑,或焦虑,或忧郁,或偏执,或敌对。如果不把这些原因搞清楚,对子女行为的纠正就只能是无的放矢,茫然失措,事与愿违。

      第三,从思想认识上说,要准备有一个过程。一般地说,孩子行为的变化是一种行为的积累,逐步构成行为习惯,都有一个渐变的过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因此,纠正起来同样有一个过程。只有父母为孩子创造了转变的环境和条件,孩子才可能转变。幻想一两次谈话、两三次劝导,就能“改邪归正”,那是最幼稚的想法。即便是专家,也不可能神奇般地通过一次谈话就能让孩子转变。带着笑脸坚持原则,创造条件促其转化,再三耐心等待觉醒,才可能是最有效的。

      第四,从教育思路上说,工作要全方位展开。在反思自省,总结教训的基础上,最佳方法是父母、老师、亲友、相关人士统一认识,制定方案,从几个侧面入手,展开有效工作。这中间,最忌讳的是急躁、简单、粗心、无序。成人的思想教育尚且讲究和风细雨,未成年人的教育转化更应该耐心细致。包括什么话由谁去谈,谈到什么程度,谈话的内容和技巧如何设定;什么时间带孩子去什么地方,开展什么活动,达到什么目的;孩子提出无理要求时怎么拒绝,又如何引导,等等,都要在事先有个计划。要始终牢记人格尊重的原则,用几把钥匙开一把锁。

      实际做法不止这么简单,但工作思路基本是这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