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季少年缘何不归路? 不久前在北京结束的第三届中美精神病学术会议的一份资料显示,自杀已成为我国青少年死亡的第一位原因。更令专家震惊的是,青少年自杀呈明显的低龄化趋势。 自杀,顾名思义是在绝望情绪下的一种自我毁灭行为。生命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仅有一次,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使正值人生花季的孩子失去了对生活的美好憧憬和企盼,进而失去了对生命的渴望与留恋? 自杀低龄化绝非危言耸听 近些年,关于青少年自杀的个案报道很多,仅我手边就找到数十例。读着那些冰凉的文字,让人不愿相信这些实例: 个案中,自杀者年龄大的十六七岁,小的仅十岁。让人惋惜其小小年纪放弃生命的同时,不由得思考:有些孩子为什么会自杀?我们的教育少了什么?如何预防自杀的低龄化倾向? 探讨孩子自杀的原因,一位资深教师提出,首先要从成人身上找原因,而成人包括孩子的教师、家长,尤其是家长。 过高的期望可能成为无形杀手 如今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新与旧的交替撞击中,由于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升学、就业等客观压力的存在,父母望子成龙的心态也发展到极点。许多孩子的父母早早为孩子勾画出上重点、读大学、出国留学的美好蓝图,无形中,学习成绩的好坏似乎成了评价孩子的惟一标准。 学业负担沉重、父母过高的期望不仅使孩子失去了求学的乐趣,还给孩子心理上增加了巨大的压力。压力过大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这已经得到很多专家的证实。早在1993年,美国耶鲁大学心理学家布鲁斯·麦艾温就专门研究过压力与疾病的关系,并指出:过重的心理压力会导致肠胃不适,可能伤害到大脑甚至损及记忆。更为严重的是会使人心理崩溃,采取自杀等极端手段寻求解脱。 当孩子为父母的高期望备感压力时,很少有家长能从孩子的心理上给以关注。一位初中生的母亲本身是搞教育的,但是她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有时她刚刚劝导学生的家长不要逼孩子太甚,回到家里却要告诫自己的儿子:惟有努力学习,否则别无出路。 试想,当家长无时无刻不在念叨着学习不好没有出路时,潜移默化中孩子便形成“学习不好没活路”的想法。一旦发生变故,后果不堪设想。前面提到的自杀者中,绝大部分孩子都是因学业的不理想才轻生的。 雨果说过:苛求等同于毁灭。在教育子女方面,做家长的切忌一味高标准、严要求,而应从自己做起,多一点平常心,进而使孩子能正确面对学习上的挫折与失败。 自我为中心——脆弱的心灵不堪一击 2000年3月3日,广东省顺德一初三男生因游戏机被父亲藏起来,便抑郁寡欢,虽经母亲劝解,却仍在当晚上吊自杀。他在遗书中写道:“我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留恋,但你们把我逼上绝路。” 一个风华正茂的少年,仅因家长不让玩游戏机这点琐事,便认定“你们把我逼上了绝路”,究其根源,应该说是孩子太以自我为中心。 在独生子女日渐增多的今天,家长们尽其所能地给孩子提供了优越的生活条件,却忽视了正常的道德教育和心理素质培养。由于“四二一”结构家庭的增多,孩子得到的是来自两代人的几近完美的照顾,一事当前,“只要我高兴就好”,于是养成了说一不二、我行我素,习惯于旁人众星捧月的习惯。生活中稍遇挫折(比如受到师长的批评、某个要求未被满足、某件事情未能达到理想目标),便会产生失意、孤寂、烦躁、抑郁等情绪,进而造成行为上的失控。心理学家早就指出,有自杀倾向的孩子往往是内向、抑郁的孩子。对此,我们的家长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培养健康心理,预防悲剧的发生 由于青少年自杀现象的增多,精神卫生专家、社会学家、教育学家联合发出呼吁:全社会共同努力,积极参与预防青少年自杀。 如何才能阻止青少年自杀呢?一位心理学专家说:消极情感产生于消极行为之前,与其忙碌不停地处理消极行为,不如重视引起消极行为的情感原因,防患于未然。从这个意义上说,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重视孩子的品德、性格和心理素质的培养上,负有重要的责任。 具体说来,家长应在家庭教育中重视孩子健康心理的培养,着意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使孩子认识到:“第一”只有一个,人生难免失意。人生的意义在于追求奋斗的过程,而不仅仅是奋斗的结果。一位清华大学的学生告诉我,几年前,他中考失利,进了一所普通高中。那时一贯是“学习尖子”的他“死的心都有了”,他的父母没有责备他,父亲说“只问耕耘莫问收获,努力了就好”;母亲劝他“人生不全是如意,哪儿跌倒就从哪儿爬起来”。结果他很快稳定了情绪,加倍努力地学习,最终考上了理想的大学。他说,父母当年的告诫,不仅使他当年顺利走出了低谷,而且足可让他受益一生。 关注孩子人格发展、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需要为人父母者较高的综合素质和现代的教育理念。只有这样,家长才会及时发现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心理疾病,如偏执人格、孤独症、抑郁症等,并针对孩子的情况给以积极的健康的引导,从而避免孩子出现心理偏差。 日前,北京的中小学校园里一度流行一本《死亡日记》。这是一位小学生自杀前留给世界的最后痕迹。为什么要看这种读物?学生的说法各不相同:有说图新鲜猎奇的;有说赶时髦,大家都看我也看的;还有说从中寻找一种同病相怜感觉的——因为小作者在日记中写到的,正是我们切身感受的。孩子开始关注生与死的问题,这是一个颇值得家长重视的现象。然而笔者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家长以生硬的做法对待孩子处于萌芽状态的人生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