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读过一篇题为《流泪的虾》的文章,故事大概是这样:儿子从小就喜欢吃虾,妈妈每天都从菜市场定量买来鲜虾给儿子吃,妈妈每次都是帮儿子剥壳,看着儿子将虾肉全部吃完。妈妈虽不知道鲜虾的滋味,但她既开心又满足。这就是无私的母爱。尽管物价上涨,收入微薄,但妈妈仍节衣缩食,鲜虾照买不误。有一天,12岁的儿子津津有味地吃着妈妈买来的17只虾,吃腻了剩下最后一只,妈妈看着盘子里剩下的虾,伸手去抓,想尝尝多年未闻的虾味,可是,儿子却对妈妈尖叫起来:“这虾是我的,不准你吃!”此时妈妈的心里别提有多难受,流下的眼泪刚好滴在手中的虾上,分不清是母亲的眼泪还是虾的眼泪。 有人说,中国的父母心甘情愿、长年累月地为子女奉献,而等他们满头白发蓦然回首时却发现奉献的依然是不够,中国的父母欠子女什么? 《流泪的虾》向我们哭诉的是欠缺之一:欠对子女分享意识的培养。 分享与竞争本是人在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两翼,缺少哪一种素质在社会中生存都将遇到困难。而现实中父母总怕自己的孩子受气,不能在同龄人中“占先”、出人头地,更倾向于强化竞争的素质,而对于分享行为,则是很轻描淡写,蜻蜓点水。在家庭中,父母先从自己做起,只要是好吃的东西少了,那肯定是宝宝自己的,别人都理所当然地给他留着。家庭教育从小就没有给孩子这样一种意识:大人和孩子是平等的,大人也是人,大人也喜欢吃好的,对于好吃的东西要一块分享,对于责任大家要一块分担。大家一块分享欢乐,要比一个人独自享乐有意义得多。 不仅在家庭中,在孩子与小朋友的交往中,有很多爸爸妈妈也是怕自己的孩子“犯傻”,怕孩子会把自己好吃的、好玩的送给别的小朋友,他们总是或有意或无意地强化孩子“独享”的品质。无独有偶,前两天,一个妈妈刚刚给我讲过这样的事情:自己的孩子正在玩着她刚刚买回的玩具,这时邻居的小朋友和她的爸爸敲门进来找小朋友玩,看到自己孩子心爱的玩具,那个小朋友也哭闹着要玩,自己的孩子便很不情愿地把心爱的玩具暂时给她玩一下,但那个小朋友拿了玩具后就使劲地拉着爸爸要回家,孩子的表情很是舍不得,但又没有说什么,只是看着自己的妈妈表态,妈妈处于大人之间的面子,便对自己的孩子说:“让妹妹把玩具拿回家吧,她玩一会儿后还给咱们,咱们再玩。”那个小朋友和她的爸爸走后,这位妈妈感到自己的孩子很是受了委屈,便对孩子说:“以后再碰到这样的事情,妈妈是大人不好意思拒绝,你就坚决哭闹着不给他(她)。”这位妈妈还对我又补充说:“咱现在就是一个孩子,咱花钱买了东西就是为了让孩子得到快乐,咱真的没有必要为了讨人家孩子的快乐而让自己的孩子受委屈。” 这位妈妈的教导肯定会有效果,孩子下次肯定不会轻易让小朋友把自己的东西拿走了。 这个妈妈为何不从另外的角度来看看分享的好处呢?分享其实有很多好处:暂且忍痛割爱,把自己心爱的东西先让别人玩——可以锻炼孩子延迟满足的能力、自制能力,还可以培养孩子的换位思考能力:设想如果我是没有玩具的小朋友,我会希望有玩具的小朋友怎么样呢?如果他(她)把玩具让给了我,我会有什么感觉呢?下次我有了玩具我会怎么做呢?换位思考能锻炼孩子移情能力和认知能力的发展,从而有助于他的人际交往技能的发展。一个教育家曾说过:“现在的独生子女在家都是过多地以自我为中心,如果谁能善于从别人角度设身处地地为别人想一想,谁将能在未来的社会中站稳脚跟。”更为重要的是,这方面能力的发展没有人会有意识地与你竞争。 为父母者是否能理性地意识到这样一个绝不是危言耸听的问题:分享意识的缺乏不会有真正成功的人生。 缺少分享就缺乏共有利益的获得:当今社会,由于社会分工的精细,我们之间相互合作、相互分享的要求更加迫切了。小到一个班级、一个学校,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必须有赖于它的成员间的互动才能完成其事,在这个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紧密结构中,无论是付出还是收获,每个人都是有份的,这好比大家一起栽一棵桃树,少了谁的一瓢水一担肥,可能树上都会少结几个桃子或者干脆就不结桃子了。这样的分享似乎与美德无多大关系,而支撑它的,是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坚实的理性。 我们每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要做成一件哪怕是很小的事情,也要靠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才能成功。而人与人互动互惠的基础就是分享,分享不是失去而是互利。无论是生理的、情感的、心理的、或智力的,分享都在分享的人之间搭了座桥梁,它成为人们理解彼此尚未分享的东西的基础,而且可以减轻人们之间由于分歧所带来的威胁。如果你不想让自己以及自己的孩子也成为今后那只“流泪的虾”的话,请在鼓励孩子竞争进取的同时,不妨再考虑一下和竞争具有同等地位和同样重要性的另一品质——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