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孩子克服“伙伴危机”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好家长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V2
分类名称:家庭教育导读
复印期号:2005 年 08 期

关 键 词:

字号:

      现在家长普遍不太重视与鼓励孩子与人交往。原因大致有二:①担心孩子的安全。很多家长认为,社会复杂,孩子容易被人欺负,上当受骗。因此,孩子放学回家,总是把他们关在家里做作业。星期天或假期,有些家长生怕孩子出去玩会出事,竟将他们锁在家里。②孩子的学习时间都不够,哪有时间出去与人交往。现在的孩子尤其城市中读书的孩子,在学校里有很多功课要学,很多作业要做,回到家里还有大量的教学辅导、课内外练习等着,有的家长还为孩子请了家庭教师额外加码,还可能出于各种原因报名参加了社会上举办的名目繁多的各种“特长班”。繁重的课业负担残酷地挤占了孩子几乎所有的空闲时间。

      目前我国大部分家庭为独生子女家庭,孩子成长过程中本来就缺少伙伴。从第一种情形看,这种消极防范并不科学,从表面上看,孩子是“安全”了,但实际上不但不能从根本上保证孩子“安全”,相反对孩子的身心发展却危害很大,易造成孩子孤僻、自私、冷漠、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性格。从第二种情形看,一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常常给孩子增加许多“学习”内容,因此,孩子被有意无意地剥夺了与同龄人正常交往的机会,致使儿童缺乏“社交”意识,社交能力更是低下,孩子长大踏入社会时还要弥补“社交”这一课。

      最近一项在南京市1000多名小学生中进行的社会调查结果显示: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喜欢有同伴与自己一起玩耍;有46.7%的孩子由于缺乏玩伴,经常一个人玩;平时只有9.7%的家长经常和孩子玩,节假日也只有15.6%的家长能陪孩子玩。近50%的孩子找不到玩伴,这种“伙伴危机”,将会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

      我们看到,现在的家庭结构已很少有“四代同堂”“儿孙满堂”的大家族群居,这样,孩子在家中缺少同龄玩伴,面对最多的就是父母。大多数家长都明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因此他们对孩子行为的控制性很强,总希望孩子能跟学习成绩好、家庭条件好的孩子交朋友。同时,由于成人之间的关系、情感的淡漠,孩子之间的关爱也变少了,竞争意识、嫉妒心理、防范心理却渐渐增强。

      还有值得注意的新现象是,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电脑热”持续升温,青少年学生成为这一热潮中最活跃的一部分。一些孩子已成了名副其实的“电脑迷”,其中不少人同电脑很亲密,“人机关系”很好,可却不太愿意与周围的人们交往,甚至不愿同父母多说话。这些整日沉浸在“电脑世界”中的孩子虽然掌握了比较丰富的电脑专业知识,具有熟练的电脑操作技能,但如果长此以往,其人际交往能力必然低下,心理健康不容乐观,这对他们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

      据报道,一个学习成绩门门优秀的小学四年级学生在春游途中迷路后,竟然不敢问别人该怎么找同伴或回家,直到6个小时的“等待”后,才被警察送回家中。大学生中也有部分被单位相中却不敢去参加面试的人,这种“怕见婆婆”的现象或许就是他们早期教育中忽视“社交”培养的结果。

      在我们传统的教育观念中,虽然也要求孩子与同学之间“团结友爱”,但实质上并不鼓励孩子与人多交往,“老实巴交”“不言不语”“不调皮捣蛋”才是好学生。于是,好学生尽量少说、少玩、少与同龄人交往,成了争拿成绩高分的“学习机器”,这样显然不利于孩子的智力开发。有社会学家分析指出,一个人的个体社会化有60%~70%是在学校以外的社会实践中完成的,这里的社会实践包括孩子的家庭教育以及孩子与孩子之间的交往。

      与他人交往,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一种基本心理需要。交往对少年儿童的成长、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特殊意义。一个人的个性总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通过与他人的交往逐步形成的。人们兴趣的培养、情绪和能力的发展都离不开交往。正是交往,才使人们有了更多的学习各种知识并获得社会经验的机会。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人们逐渐理解和掌握道德行为规范、社会价值观念,学会认识别人和评价自己,渐渐地形成自己不同于他人的意识倾向、心理特点和个性品质。交往有助于激发和扩大孩子的兴趣,孩子的兴趣越广泛,他的精神世界就越丰富,才能就越全面,眼界就越开阔,学习就越轻松。现在正面临知识经济时代,创造能力显得越来越重要。在学校里,孩子接受的知识大部分是维持性的,而在课外,孩子多与他人交往,就能取长补短,容易产生思想的碰撞,有利于激发潜在的创造力。

      针对孩子面临“伙伴危机”的情况,现代家长应适时对孩子的交友、择友进行正确引导,而不是片面地阻止孩子交友。

      首先,要鼓励孩子多串门。串门是社会交往的一种形式,可以促使孩子性格变得更为开朗、合群,培养团结友爱、宽厚待人、助人为乐的优良品质。但家长对孩子的串门时间、地点和礼仪要给予及时指导。要引导孩子学会并使用交往礼仪。礼仪是内在道德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包括文明礼貌的言语动作、谦虚恭敬的待人接物态度和优雅得体的举止等。

      其次,家长应多鼓励孩子参与群体活动。根据孩子的性情,家长可以适当地让孩子“抛头露面”,多与其他人特别是陌生人打交道。要帮助孩子克服害羞心理,提高交往的勇气。勇气是在反复实践的锻炼过程中培养训练起来的。

      第三,教会孩子自己解决问题,鼓励孩子多与成人交往。孩子从小与成人交往,对其性格形成、性别角色行为的规范,以及在独立性、自信心、交往适应性、智力发展等都有好处,并有利于孩子形成能屈能伸的心理品质,长大后能尽快适应新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