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心理学家普拉图曾做了一次著名的实验——他在自己所著的《趣味心理学》一书前言的结尾中写着,“请不要阅读第八章第五节的故事”。可是根据观察和统计的结果,大多数读者都采取了与作者告诫相反的行为,偏偏不看前面章节,而首先翻看第八章第五节的内容,这就是逆么心理的作用。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所谓逆反心理,指的是在某种特定的条件下,某些人的言行跟当事人的主观愿望相反,产生一种与常态性质相反的逆向反应。这种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是屡见不鲜的。 例如,某篇本来不大引人注目的文艺作品,一经评论之后,便会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在生活中,有些青年男女对狂热追求自己的人不屑一顾,却倾心于冷落自己的人。在教育中也常有这种情况,越是反复讲的道理,青少年就越听不进,越是大张旗鼓宣传的人物,就越是不得好感。 逆反心理产生的心理基础有3种,一是人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心理学研究表明,求知欲是好奇心的心理动机,某事物在被禁止时,最容易引起人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尤其是在只是禁止而又不加以任何解释的情况下,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各种猜疑、揣测、推度,以至追根究底;二是反叛心理与人们的好胜心理有一定关系。这种心理在青少年时期表现得比较突出,如青年人的偏执,好表现自己,好标奇立异与众不同;三是生活定势作用的影响。这指在一定的客观形势影响下,形成的某种定向认识。例如,有的人因多次失恋,便认为人世间再没有真正的爱情。 认识了逆反心理产生的心理基础,我们才能因势利导,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如何根据逆反心理进行教育,前人已留下不少有益的启示。例如,马铃薯的推广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在十八世纪前,马铃薯在法国还得不到发展,牧师称它为“魔鬼的苹果”,医生认为它有害于身体。为了推广马铃薯,一七八七年,著名法国农学家巴蒙蒂埃采取了一个计策,在一块十分贫瘠的土地上种植了这种农作物,并请全副武装的士兵守卫着,一到晚上就撤回去。这种“严禁”的结果,吸引了人们的好奇心,不少人晚上偷偷把马铃薯移植到自己的菜园里。从此,马铃薯便在法国传播开了。 这是利用了人们无知与好奇的心理,通过“严禁”的办法,调动人们求知的欲望。当然,使用这种以假作真的做法,必须具备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当秘密揭开以后,必须给人带来好处,二是当目的达到后,必须让人们懂得科学的道理。这才是教育所要达到的最根本目的。 逆反心理毕竟是一种不健康和违背客观的反常心理,因此,除了运用特殊教育方针外,还必须有针对性地进行正面教育。例如,可以向青少年讲述反叛原理存在客观性和其认识的违背客观性。让青少年自己认识自己,时时自我反省,自敲警钟,这也是消除逆反心理的有效方法之一。另外,针对青少年的好强心理,一方面要肯定他们的创造性,同时也要时时启发他们认识自己的幼稚与不足,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世界观。 与教育对象打交道的教育工作者,在研究青少年的心理时,须抛弃形式主义,假大空话和说教式的教育方法,而在教育上努力做到可亲、可信、可近。一个教育工作者,只有与青少年一样对他们所反感的东西有共同的体验,从而自觉地说出青少年想听的话,做出青少年原本要做的事,也只有只样,才能赢得青少年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