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开始不久,走进小学校园,三五成群的小学生唧唧喳喳交流假期趣事的同时,还会时不时炫耀一下怀揣的手机。有的从书包里拿出款式更新颖的,互相攀比起来;更有甚者手机在课堂上“笛笛”响了起来,老师还在台上讲课就肆无忌惮地接听——手机这个现代化的通讯联络工具开始进入小学校园,不禁引起人们的忧虑。 手机叫了,老师目瞪口呆 笔者在学校采访时,正遇见一位跟着老师屁股后面哀求老师还他手机的小学生,老师铁青着脸说:“让你爸爸妈妈来要!小学生见没希望了,狠狠瞪了老师一眼,满脸的不服气。我忙拦住老师问个究竟,老师把学生的手机往桌上一放,生气地说:“整堂课都给它搅黄了!”我说:“有这么严重?”“还不严重?”本来是授新课,我正讲得起劲,没曾想,它奶声奶气叫唤起开了:‘老公接电话!老公接电话!’学生们先是惊讶,接着哄堂大笑,你说,这个课让我怎么讲?”我被反问得无言以对。见到刚才向老师要手机的小学生,我问他:“是你爸妈给你买的吧?”“是我偷爸爸的,看别的同学都有,我眼馋。”他的回答让我喘不过气来。 众记纷纭 家长说,配手机是时代的进步,再说了,可以随时联系孩子,心里踏实。 这是很多家长的看法。现在技术发达,手机不会给孩子带来什么坏处,相反,给孩子佩戴手机,安全系数高,只要学校老师加强管理,因势利导,利大于弊。 现在家里只有这么一个孩子,作为孩子监护人,有必要及时了解孩子在进校前、放学后的情况,治安、交通等多方面对孩子都有潜在的危险,一但出现险情,孩子会在第一时间告诉家长,所以,给孩子配手机,我们放心。再说了,作为新生事物,我们不能只认弊端,一棍子打死,这不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也没有反对孩子带手机。 老师说,学生是学知识的,特别是上课时,不能带手机。 大多数老师都赞同这个说法。小学生年龄小,自控能力差,但模仿能力强,给小学生佩戴手机,容易引起小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趁老师不注意玩游戏、发短信等。有的在上课时不关机,发生像文章开头的那一幕,把社会上一些不健康的东西带进学校,给孩子的心理造成影响。再说,孩子的家境不一定都好,家境好的配了,家境不好的,大人还没配,孩子就可想而知了,容易给这部分孩子心理造成低人一等的感觉,不利于学校健康向上人生观的教育,更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学生说,带上手机,我真的成了“大人”。 说这话的学生们依然掩盖不住他们的幼稚、天真,可这代表他们大部分人的观点。孩子们认为,老师们不能一叶障目,而不见森林,对带手机不能完全排斥,应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不能因狼的凶狠,就把狼全部杀了。采取万全之策,对大家都有好处。 偷家长的手机,发出世俗的叫声,上课开机、玩游戏、发短信,毕竟是个别学生的做法,老师应该区别对待。有手机就是方便,晚回家,上姥姥家、奶奶家,路上遇到困难,随时都能和爸爸妈妈们联系,这多好。再说了,压岁钱、平时的零花钱,也够我们支付手机费用,手机现在也不贵了。我们带着手机,感觉就跟“大人”似的,拿着手机的感觉就是好,酷极了。 相关链接 儿童用手机损害健康 儿童使用手机吸收的辐射量比成年人多50%。 由于儿童的耳及头骨较细、较薄,因此对辐射吸收率较大,16岁以下儿童应在必要时才打开手机。不少学校的老师、校长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近期一些教育局有关负责人也表态——反对。认为学生的根本任务是学习,带手机进校园弊大利少,不应提倡。 某区教育局局长说,对于小学生,使用手机没这个必要,况且现在条件好了,学校在各方面做的都比较好,家长不应该有什么顾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