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于社会变迁中的中国家庭,年轻父母职业选择机会增大,职业中不确定因素增加,众多父母必须接受终身教育并以最大的精力投入到职业生涯中,因此不得不把孩子托付给祖辈看管。 我们关注隔代教育,在体会它优势的同时,对它存在的弊端,也应予以重视。 隔代教育的三大优势 1.祖辈有耐心,更宽容 祖辈有充裕的时间和孙辈一同游戏、学习,倾听充满童趣的叙说,正好弥补了核心家庭中人际交往过少,年轻父母忙碌而急躁,无暇和子女多交往、多谈心的缺陷。因而生活中许多祖辈与孙辈成为“知心朋友”、“伙伴”,相互沟通,其乐融融。 2.祖辈有独特的智慧和才能 祖辈有的熟悉农谚、气象;有的善于饲养、种植;有的擅长琴棋书画;有的爱好运动;有的痴迷戏剧、歌舞;有的手巧,能剪纸、刺绣、自制玩具等等。这些不仅能丰富孙辈的生活乐趣,也能有意无意地引导孙辈观察、求知、探索,在耳濡目染中愉快地参与学习、劳动,发展智慧才能。 3.祖辈有抚育子女的丰富经验 凭着丰富的养育经验,祖辈能自如地应付孙辈的日常养育。即使遇上孙辈头疼脑热、发生意外也能设法急救。许多祖辈做事周到、家规严明,确保了孩子文明、健康、安全地成长。 可以说,全世界都公认祖辈参与孙辈教养是中华民族特有的重视家教的传统美德,是敬老爱幼的好范例。然而,祖辈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差异很大,他们健康状况不同、价值观不同、品德素养不同、文化水平不同、职业经验和兴趣爱好不同等,其教育效果和对孙辈的影响也会存在较大的悬殊。 隔代教养四种弊端 1.在情感和理智的把握上,容易重感情轻理智 祖辈对孙辈怀有强烈的感情,他们满腔慈爱,但缺乏理性思考。孙辈合理与不合理的要求,都被认为是天真可爱的董稚真趣。他们对孙辈宽容有余,约束不足,助长了孙辈的依赖、懒惰、自私、任性。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孙辈,往往不考虑别人的需要和情感,只求自己快乐;不考虑回报家庭或他人,只顾自己享受。这些性格缺陷,会影响人的一生。 2.在物质和精神的把握上,容易重物质轻精神 祖辈常常从补偿心理出发,尽量满足孙辈的吃、穿、用、玩,以弥补在困难时期对子女留下的遗憾和歉疚。幼时物质欲望的放纵,会使孙辈私欲膨胀、虚荣心强。同时,祖辈给予孙辈精神上满足(如引导孙辈求知、探索、热爱阅读、关心他人、热爱自然等)明显不足,不能给孙辈带来真正的快乐。 3.在活动和安静的把握上,容易重静轻动 祖辈一是担心环境安全,怕孩子有个闪失,不好向子女辈交待;二是受旧时代的“好孩子”模式的思想束缚,认为安静、听话、整洁才是好孩子,不注意培养孩子敢为性、自主性、创造性和拼搏精神;三是老年人精力有限,对体育运动兴趣较淡,致使有些孙辈的体能、独立生活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较弱,竞争心、自信心下降,同伴交往和受挫应变能力不强。 4.在教育要求的把握上,容易与父辈产生不一致 祖辈教养常会在两代成人间出现你紧我松、你打我护的情况,使得教育要求难以实现,彼此威信受到损害。有的孙辈公开宣称“家里人都怕外公,但是外公怕我”、“在爷爷奶奶家我最舒服,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用背唐诗、写字、弹琴了,可惜只有星期六、星期日两天”。教育要求的不一致,增加了家庭教育的复杂性和困难度,削弱了家庭教育的权威性、有效性,影响了两代人的共同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