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恋爱的现状如何?他们对恋爱持何态度?笔者日前在两所中学做了问卷调查,调查人群分别为南京五中高二学生和人民中学初三学生,发放问卷93份。同时请来南京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所长徐萍对该调查作出解读。 学生对恋爱的回答反映了他们的一些真实想法:“恋爱是正常的,是心理的变化”、“应当提倡,这是社会进步、开放的表现”……一个学生甚至写道:“恋爱是伟大的”。一名女生的回答耐人寻味:“很在乎过程的浪漫,虽然结果都很心酸。” 专家解读:这说明中学生把恋爱理解为对异性的好感、新奇,是一种令人振奋的体会。更多学生把两性之间的交往、友谊当成了恋爱,所以认为是美好的。四成学生对恋爱的认识处于朦胧状态,还分不清什么是恋爱。明确反对恋爱的同学则是接受了较传统的教育。 何时可以谈恋爱 中学生们选择了“初一”和“大学”,明显分为两派。一名认为初一就可谈恋爱的学生说:“这是随缘随缘随心的事,应该顺其自然,如果真遇到自己喜欢的人,就可以去发展。”一些认为大学才可以谈恋爱的同学则表示,学生应以学习为主,不要把过多的时间放在感情上。一名初二学生写道:“早恋是心理上不成熟的表现,这种青果其实对自己的长远发展不利,有主见的人应在大学找个有才华有前途的人。” 专家解读:现在孩子的性发育年龄在十二三岁,生理上的变化带来心理的变化,他们认为自己长大了,不再是小孩,对异性也有了不同的看法。认为大学时可以谈恋爱的同学比较理智,在他们心中,大学生是成人,除了激情,还有一定的社会成熟度,不会因误会而结合、因了解而分手。绝大多数同学已能接受异性之间的交往并正确看待,这是一种进步。 近半数有过异性交往 受访者中有四成学生有过男女生交往方面的困惑,主要集中在“担心影响学习”、‘担心家长老师知道”、“单相思”、“不知如何把握双方的关系”。少数人选择了“不知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不知如何拒绝异性”。 专家解读:高二学生有与异性交往的经历很正常,说明越来越多的高中生认为不应只交同性朋友,还应结交异性朋友,只是他们把在异性交往过程中的友谊、浪漫、喜欢,统称为恋爱了。 八成学生瞒着家长 家长对男女生交往的态度,普遍遭到学生们反对:“很多男女同学只是因为关系好,就被大人扣上‘早恋’的帽子,使原来纯洁的友谊沾上了污点,这样是非常不对的。”学生最反感父母对早恋采取的态度依次是“到学校反映情况”、“跟踪监视自己”和“不分青红皂白地责骂”。不少同学指出,爱恋是青少年第一次对异性产生美好的感觉,是纯正健康的,家长、老师最好不要采取过激行为,这样反而会使他们反感。他们希望家长能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多沟通,少责骂。 专家解读:绝大多数学生不选择告诉家长,也不向人求助,是因为没有受到侵害,对这种交往的把握有不确定性。初中生选择向同学诉说,多半是想增强自信并得到参考意见;而高中生的坦然自若则说明他们的自主性更强了,有了处理事情的主见。 ◆家长支招 现身说法型 王女士说,意外得知女儿初二早恋时,我想最好用婉转的方式,让她主动放弃。找了一个机会,我假装闲聊地跟女儿谈起了老同学文文的事。 “文文的女儿上中学时可棒了,可是初三那年,不知怎么喜欢上一个男生。中考后,女孩去了职业高中,男孩考进一所普通高中。人长大了,考虑问题也复杂了。那男孩很后悔这段感情,提出做普通朋友。后来这个男孩为躲开女孩,转学到老家去了,听说考上复旦大学了。文文的女儿职高毕业后就在一家美容院打工。”“您的意思是说,早恋都没好结果?”女儿的话在我听来,有三分疑惑,七分质问。我说,其实人生也是有季节的,在哪个季节做哪个季节的事。女儿看看我,突然问:“妈妈,您是不是知道了?”我犹豫了一下,点点头:“其实这种事情,妈妈可以给你一些帮助的。”女儿打断我的话:“其实我也说不准自己是怎么回事。您说我们还能做好朋友吗?”我心里一阵兴奋,赶紧告诉女儿,朋友永远不嫌多。“五一”长假时,同学们到家里来玩,那个男生也来了,和女儿在一起,真是一副普通朋友的样子。 ◆专家点评: 这位家长的现身说法可谓一针见血,既告诉孩子早恋是无花之果,又告诉她早恋的后果往往很苦涩。说的是别人的事,教育的是自己的孩子。其实,孩子都有诉说的愿望,就看你怎样让她说出来,遇到这种事,家长不妨学会倾听,再以过来人的身份传授经验教训。 欲擒放纵型 董女士认为:女儿初二那年的一天,突然脸红地告诉我:“班上有个男生问我喜欢他吗?我说不喜欢。他却说他喜欢我。”听到这话,我有几秒钟感到恐慌。稳定了一下情绪,平静地告诉女儿:“这说明你有很多优点,别人欣赏你,没有别的意思。”之后,经常有男生打电话来,我虽然很紧张,但是并不表露出来,而是主动回避,给她一个宽松的环境。老师也曾告诉我,女儿跟班上的一个男生关系特别好,要我注意一下。担心女儿会反感,我回来没告诉她,只是平时说话时会不经意地点一下。就这样,女儿平安地度过了中学时代。我和她之间一点隔阂也没产生。 ◆专家点评: 这位家长的处理方法不仅合情,而且合理。这个年龄的孩子有较强的逆反心理,压力越大,反弹越大。她采取的渗透方法很有效,通过明察秋毫,从心理上解决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