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一 “三八”妇女节到了,教师询问学生:有几个人想到在“三八”节这天给自己的妈妈送一份祝福?只有三只小手缓缓地举起来。教师又动情地对学生说道:“三八”妇女节是妈妈、奶奶们的节日。为了你们的成长,她们辛勤工作,无微不至地关怀着你们!在这个属于她们的节日里,我们应该对她们说些什么或做些什么?结果几个学生不咸不淡地应付了老师的“提问”。 情境二 一个学生在台上表演节目时由于紧张忘记了台词,结果台下一片哗然。有人还幸灾乐祸地笑道:“也不准备好了再来?” 不经意间发现身旁的学生少了那么一份人情味。幸福感,同情心,似乎很难光顾他们的心灵世界。他们的情感世界如死水一潭,波澜不惊,脸部表情越显木讷与呆板。我们不禁要问,一颗颗善良的童心为何变得这样黯淡无光? [反思] 1.学校因素 在大呼素质教育的今天,应试教育却是愈演愈烈,择校择班择师已择到了小学。那些天真烂漫的孩子还来不及与大自然亲切拥抱,还来不及与小动物们窃窃而谈,还来不及与伙伴们编首快乐的童谣,就开始为学习而奋斗。他们被分数绊住了手脚,捆住了心灵,他们已没有太多的空间去体验“关爱”、“善良”、“感恩”……相反,在分数的“逼压”及“无奈”下,他们学会了憎恨,学会了冷漠……而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重智育,轻德育、体育;重课内教学,轻课外教育;重尖子生,轻后进生。学校生活内容、方式单一,许多学生对学习深感枯燥、乏味,心理恐慌,信心不足,视课堂为牢狱,视学习为苦差事,从而失去了热情,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而一些教师忽视学生心理特点,教育方法不当,体罚、心罚学生,损伤学生的自尊心,使不少学生产生孤独、自卑的心理,渐渐变得孤僻、冷漠。 2.家庭因素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成绩好坏成了衡量一个孩子的唯一标准。于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煞费苦心,为孩子的“分”苦苦拼命。全家的喜怒哀乐全部围着冷漠的分数,只要孩子能考出高分,家长怎么折腾都乐意。但只要孩子不尽心尽力地将时间挤在功课上,父母就有太多的不满。有一个孩子在母亲节那天向亲爱的妈妈捧出了他精心制作的贺卡,但换来的不是母亲幸福甜蜜的微笑,而是生硬的训斥——“还是多花点时间在功课上吧,不要成天弄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孩子美好的情愫在这一刻凋零。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品德修养、文化水平、教育方法以及家庭环境、条件等对学生品德和心理成长也有着直接而重大的影响。有的家长对子女经常训斥,使孩子对父母见而生畏,缺乏感晴交流,孩子遇到困难得不到帮助,遇到挫折得不到鼓励,使孩子有种“压抑感”、“委曲感”;有的父母感情破裂,双亲离异,严重摧残了孩子的心灵;更有些“问题家庭”,家长本身品德低劣,作风不正,对孩子的危害也就可想而知了。所以家庭教育不当,是孩子出现情感冷漠的重要原因之一。 3.社会因素 日益开放的信息社会使过多的暴力影碟、社会黑幕、惨恶事件走进了孩子们的视野。而实际上,很多学生还缺乏一定的认识能力与分辨能力,更多的是强烈的好奇心与模仿意识。2003年,江苏常熟一起发生在九岁女孩身上的惨痛事件引起了家长、教师与社会的反思。一个九岁女孩将邻居的小女孩杀死并残忍地分尸。在警察来调查时,她竟然处乱不惊地撤了多次的谎。后来,警察在她的家里搜出暴力影碟40多张。这些影碟上有多少惨不忍睹的情景,而这些惨不忍睹的情景会给身心都在蓬勃生长的小女孩留下多深的心灵烙印呢? [对策] 情感教育是由爱所牵引的教育,是基于对学生生命尊重的教育。我们的心中有着永恒的情感,感激、同情、敬畏、羞耻、亲情、友谊,这都需要通过教育去开启、唤醒和提升。如何在孩子们的心中培植安全感、信任感、神圣感、责任感,需要我们认真研究。 1.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情感 生活中处处有情,有长辈的爱护之情,有小伙伴的友爱之情,有邻里的关怀之情,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情……要留一点时间让学生去感受生活,在生活中体验,触动自己的情感。教师和家长都应该创造合适的方式,让学生深入生活。他们的世界不应只有书本、电视机、四面墙壁……你让他们给爷爷奶奶洗一次脚,他们一定会从爷爷奶奶厚厚的老茧中读懂他们的辛劳;你让他们烧一顿饭,他们一定会感受到亲人每天就是这样无私地为他们操劳着;你让他们把买零食的零花钱省下来去看望自己生病的小伙伴,那么他一定会和小伙伴一起感受友谊所带来的温情。 2.让学生在阅读中积淀情感 语言文字能熏陶学生的情感态度。有的文章情意浓浓,细细感受一遍,它不但让你动情,还能让你的感情更丰富,更厚实。张爱玲、余秋雨、刘墉、三毛……他们都是一个个阅历丰富的作家。由于他们时刻让心灵与世界对话,时刻让内心与文字对话,所以,他们的情感世界细腻而敏锐。我们应引导学生看一些适合他们看的书籍,让这些书教会他们懂得善良,知道同情,学会感恩。 3.珍惜孩子善良的意念 苏霍姆林斯基在乌克兰担任校长时,曾经碰到过这么一件事:校园的花房里开出了一朵最大的玫瑰花,全校的学生都非常惊讶,每天都有许多人来看。这天早晨,苏霍姆林斯基在校园里散步,看到—个小女孩在花房里摘下了那朵玫瑰花,捧在手中,从容地往外走。苏霍姆林斯基很想知道这个女孩为什么要摘花。他弯下腰,亲切地问:“孩子,你摘这朵花是送给谁的?能告诉我吗?”小女孩害羞地说:“奶奶病得很重,我告诉她学校里有这样一朵大玫瑰花,奶奶有点不信,我现在摘下来送给她看,看过我就把花送回来。”听了孩子天真的回答,苏霍姆林斯基的心颤动了,他牵着小女孩,从花房里又摘下两朵大玫瑰花,对孩子说:“这一朵是奖给你的,你是一个懂得爱的孩子;这一朵是送给你妈妈的,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好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