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生不养 人们常常有个错误的育儿理念,认为自己的孩子无灾无病,能吃能睡,身体健壮,就是好孩子。根本就没有考虑孩子的心里到底有什么需求。把孩子交给父母、保姆、幼儿园就万事大吉,只想到有孩子的乐趣,没有尽到父母养育孩子的职责。总是以工作太忙和社交太多而没有时间与孩子在一起,致使孩子形成孤独的心理。时间越长,这种心理问题越严重。因此,家长最好牺牲一点社交时间,在家时陪陪自己的孩子。因为孩子在爱、拥抱和亲切的环境中,才不容易出现心理障碍。 上海教科院一项调查显示:7成父母不愿带养自己的孩子。目前,上海市寄养在外的0~3岁的婴幼儿已有3000余名。但专家却认为:过早让孩子远离父母对孩子的成长弊大于利。调查涉及长宁、虹口、杨浦3个区近700名婴幼儿的母亲。结果显示,71.1%母亲心目中的理想带养方式是希望送孩子到“集体性教养机构”。其中,有近两成的母亲甚至同意让年龄幼小的儿女寄养在外。 还有2.8%的母亲希望孩子在“家庭外寄托教养”。一位母亲无奈地说:他们夫妇俩都是双职工,平时根本没时间照顾孩子,只有把2岁大的女儿送去托儿所。而另一位3岁孩子的妈妈则说,送出去是为了“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协作能力”。调查显示,目前,上海市0~3岁乳婴儿的入托率达33.3%。其中,共有近4%婴幼儿长期寄宿在一些托儿所中,按上海市16万婴幼儿计算,共有3000余名0~3岁的孩子与父母“隔离”。 近些年来,寄宿制的教育机构不断地涌现,很多母亲不惜重金将自己才几岁的孩子送到全托的保育院去,而自己去赚钱的目的竟是为了把孩子送进这类学校,时下寄养又闹出新花样,即“寄宿制”家教。中、小学生请家教以前都是“走读制”,现在把孩子“寄养”在老师家中的“寄宿制”家教越来越多。孙女士的女儿今年读初二,在朋友的建议下她找了个老师,让女儿一放学就跟着老师回家,晚上也住在老师家,直到周末再把孩子接回家放松。 心理学家认为,这相当于把孩子送进了孤儿院,这不是对孩子的重视,而是表明了自身的无知,“母亲本身的存在就是孩子最好的教育”。母亲的音容笑貌是孩子成长的最好环境,因此,不管什么原因,母亲都没有理由在孩子最需要的年龄离开。代际隔离已经成为了现代的社会病,这种寄宿式教育是现代社会代际隔离的一种极端表现形式,将孩子从一出生直到大学毕业都生活在学校里的做法,限制了孩子同母亲、同成人之间的相互情感交流,割断了由年长者向年幼者,父辈向子辈一代一代地传播精神的、智力的、劳动的、教育的和日常生活的经验的过程。 吵吵闹闹没完没了 冲突型家庭的父母双方比较爱吵架,这类家庭的孩子日子很不好过,时刻要提防“家庭战争爆发”,或胆小退缩,攻击好斗,极易酿成心理疾病。另外,家庭不合,夫妻反目,整天争吵打骂不断,那就不可能有时间、精力和心思去考虑、商讨和协调有关孩子的教育和品德培养问题,就可能出现互相不闻不问,彼此推诿,对孩子冷淡,甚至拿孩子出气的情况,这都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思想和行为,影响孩子个性和品德的健康发展,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导致他们厌家情绪的产生,甚至造成极其严重的不良后果。 某商店的售货员脾气急躁,偏偏丈夫的脾气也很倔,家里总是吵吵闹闹,甚至大打出手。孩子从小就经常躲在一旁哭泣,上初中后,开始不回家,在街上游荡。终因打群架被处分,之后便自暴自弃,发展到偷抢赌博,被少管所收容的地步。大量的事实表明,恶劣的家庭环境是导致孩子夜不归宿和犯罪的直接原因。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家里的世界太无奈。不健康的家庭子女得不到应有的父母之爱,有的夫妻感情不和,常常吵闹不休,有的把孩子当“出气筒”开口就骂,动手则打,伤害孩子幼小的心灵。现在网吧也变成了这类孩子躲避的一个好去处。而且和不良少年交往的机会大大增多,容易走上犯罪道路,有一个少年犯曾这样说:“我的童年是在父母吵架、打架声中瑟瑟发抖的日子里度过的。”和睦、文明的家庭环境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土壤,所以希望孩子身心健康茁壮成长的父母,请别忘了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重物质满足轻精神滋养 很多父母为了鼓励孩子好好表现,常常会采用物质刺激的办法对孩子进行“奖励”。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困惑:动辄给孩子金钱、物质的许愿和奖励,开始的确奏效,但慢慢地就不尽如人意了。甚至有时起到相反的作用,导致孩子对物质利益的过分追求,发展到孩子把学习作业作为交换奖赏的筹码。 心理学家雷珀的实验,能够解答我们的疑问。雷珀挑选出一些喜欢绘画的孩子,把他们分成两个组进行实验:他对第一组的孩子许诺说,“如果画得好,就给奖品。”对第二组说,“我想看看你们的画”。两个组的孩子都高兴地画了起来。结果,第一组得到了奖品,第二组得到了点评。3个星期后,雷珀发现,第一组的孩子绘画兴趣明显降低,大多不愿意再画;而第二组的孩子则和以前一样喜欢绘画。后来,心理学家又把这个实验在不同国度、不同兴趣组作过多次论证,结果是相同的。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奖品固然能够强化孩子的某种良性行为,但是又存在这样的可能:孩子只对奖品本身感兴趣,而缺乏对被奖行为的兴趣。比如孩子对金钱、物品感兴趣,而对学习本身没有感觉。而家长为了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往往许愿或者直接进行物质奖励,结果导致孩子只是为了间接的目的,被动地“要我学”;而不是主动、发自内心地“我要学”。这样反而阻碍了孩子潜能的开发。而且靠物质、许愿等诱发、启动的行为,往往要以不断“升级换代”的新许愿、新物质加以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