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不会忘记那令人难忘的“1998年”。那年冬季,一场“史无前例”的“学习革命”的风潮,在中国大地上掀起,汹涌澎湃,以空前的气势席卷中国城乡。全国城乡几百万人抢购一本名叫《学习的革命》的书,其中绝大多数抢购者是孩子的父母。以爱读书著称于世的美国,畅销书才有两三万册的销量。据推销商家说,那本书在我们中国销售数量达几百万册之多。《学习的革命》倒没看到什么“革命性”的实际效果,抢购该书的“革命的浪潮”却见所未见、闻所未闻,从来没有过。 那本书之所以吸引读者,因为书中信誓旦旦地许诺读了《学习的革命》后,“一天可以读四本书,而且能够记住全部内容”、“四到八周可以掌握一门外语”等等。“革命”嘛,当然尽量把读书的效果说得神乎其神,要不然为何叫“革命”呢? 结果怎么样?时至今天,已经过去四年多了,“学习的成果”应该拿出来了。怎么竟然没有听到过有一个达到书中许诺的“效果”?有谁能一天记住四本书的内容?又有哪个人“四到八周掌握了一门外语”?一个也没有!人们大概此时也该明白了,那是中国一些文化商人借助两个洋人的名字,跟中国人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国际玩笑”!书中所许诺的,那不是真的,明摆着是在“逗你玩儿”中掏你兜里的钱! 在那次抢购《学习的革命》的风潮中,读者倒是没有得到什么,而一些出版发行商却收益颇丰,赚了一大笔钱,在背后偷着乐。出版商一直为那一次“成功的策划”而自我陶醉,我却认为“学习的革命”使中国人上了一大“当”! 1998年的抢购家庭教育图书的风潮后,一些人发现了一个除了妇女之外的另外广阔的大市场,这就是“儿童”的家庭教育图书市场。这是个“富矿”,有大量的金子可淘;家长心态浮躁,“好上钩”,赚钱容易。于是,家庭教育图书纷纷粉墨登场——涌入图书市场。 应当说,这些年来也出版了一些好的或比较好的家庭教育图书,作为教育子女的参考,给求知若渴的父母们提供了有益的精神食粮,成为父母们养育、教育子女的好帮手。但是,我们不能不看到,现在的家庭教育图书市场,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相当混乱。有许多不科学的家庭教育图书进入了图书市场,引导年轻父母教育子女走上了误区。 比如,关于早期教育方面的图书,多如牛毛,书名各异,但内容大同小异,有不少是“新瓶装旧酒”,只是“包装”换了,“换汤不换药”。也有不少人故意“危言耸听”,鼓吹“千万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观点,使得年轻父母们便渴望能有帮助孩子“赢”在起跑线的书。于是,什么“中国第一月嫂”啊,什么“神童方案”啊,什么“一天一个故事”啊,全都面市了。市场上的这类书绝大多数是在“早期教育决定论”的思想指导下,极力鼓吹盲目进行“超前教育”、“强行开发智力”的书,内容并不大科学。按照这种书的做法去培养孩子,肯定是得不偿失的。 其中,有的书的内容本身就是虚假的,比如某出版社出版的《赢在起点——中国第一本成功早教案例分析报告》,许多神童培养方案,都是直接违背科学的,比如“0岁识字,3岁扫盲”。其实神童并不是培养出来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被“发现”的。说一天一个故事,那是不现实的,按照那种书教育小孩子,不是把家长给累趴下,就是把孩子给累病了,根本行不通。有的早期教育的书,是宏篇巨著,内容重叠、浮肿,达数百万字之巨,就是做“全职家庭教师”,没有博士学位也操作不了。这种书有什么实际用处? 比如,关于个别学生上了大学,家长就写一本书,什么“哈佛女孩”,什么“牛津男孩”……一本一本地全出来了。这些书中,几乎都是说孩子上大学、当研究生,全是家长培养的结果。这是不公道的,那学校老师干什么去了?有哪个家长能把考大学的几门课教给学生?这些家长几乎都是“贪天功为己有”,这不是事实。几乎所有家长都说他的孩子是“边玩边学,边学边玩”,不留神就“玩”到大学里去了,就“玩”成了研究生!这与事实相违背,对读者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误导。话又说回来,就是上了大学,也不见得就是人才。 有人说母亲教育最重要,于是,就有人说自己“发现了母亲”。母亲自有了人类就出现了,直到今天才被某人“发现”了,这也太可笑了。还说这是二十世纪全人类的“重大发现”,几百年以后人们还会“记得”那位“母亲的发现者”。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刘向就曾写过《列女传》,其中就有一章叫《母仪》,即母亲的模样,记述了许多成功教子的母亲的事迹。在中国历史上,仅《列女传》一书,就有十多个版本。置活生生的事实于不顾,这位作者也太贪心了。母亲怎么是他发现的呢?真是贻笑大方。 比如,一个聋哑孩子“上”了大学(并不是凭实力考上的,而是学校为了进行特殊教育研究而特招的聋哑和盲人学生各一个),就说自己的孩子是“神童”,孩子的父亲就发出了一种崭新的“赏识教育”理念。一个孩子上了大学就发现一种教育“理念”,那是不可信的,因为那毕竟是“个案”,没有什么普遍意义。我们每年有多少万孩子上大学,而且还都是凭实力考上的。要是每个家长都能发现一种教育“理念”,那得有多少崭新的教育理论呀!其实,对孩子的优点“无限夸大”、“无中生有”那不是“赏识”,而是在“哄孩子”。那种方法只适用于弱势群体、如小孩子、特殊儿童、危重病人等,并没有在正常儿童中推广的价值。 还有,看到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家庭教育图书市场,一些外国人或留学国外的人也来“赶”中国这个大集,纷纷介绍外国的教育理念。应当承认,有的外国的教育理论是有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东西。但是,不少的家庭教育的书,有美化外国教育的严重倾向。把外国的教育吹捧得天花乱坠、完美无缺。这样做的一个显著效果就是,使一些中国人对自己国家悠久的优良的教育传统,否定得一干二净,一无是处,引导人们从“坐井观天,夜郎自大”,盲目自我陶醉,一下子就转向“民族虚无,崇洋媚外”,这是一个很不好的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