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奥运看青少年心理素质培养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家教指南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V2
分类名称:家庭教育导读
复印期号:2005 年 0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举世瞩目的雅典奥运会结束了。赛场上那一幕幕激动人心的激烈竞赛的场面,运动员获得金牌的喜悦和与金牌失之交臂的懊丧,深深印在人们的脑海里,久久不能消失。亿万观众为获得金牌的幸运儿欢呼雀跃,更为那与金牌只有一步之遥而失之交臂的“倒霉蛋”扼腕叹息。在欢呼叹息之余,人们往往情不自禁地提到一个词汇:“心理素质”。

      其实,奥运赛场上无弱兵。凡是有资格参加奥运会比赛的运动员,一般都不是无能之辈。“没有金刚钻儿”,谁敢揽奥运比赛这个“磁器活儿”?奥运赛场上的胜败,当然是实力较量的结果。但是,奥运赛场是最为重大的国际体育运动比赛,这个赛场上的胜败,不仅仅是运动员体育运动成绩的较量,更是运动员心理素质的较量。参加奥运的运动员的运动成绩和技术水平都在伯仲之间,不相上下;决定胜与负的关键就在于运动员的心理素质。

      提到“心理素质”,不由得使家长们联想到孩子。孩子们上学需要参加各种各样的考试,大考、小考、期中考、期末考、毕业考、升学考……不一而足。这多种多样的考试,与运动员参加的多种多样的比赛是何等的相似?

      家长和孩子们虽然并不喜欢五花八门的考试,但这是现实,至少在我国的现阶段是不能取消眼花缭乱的考试的。而考试决定升级、毕业、升学,对孩子来说那是至关重要的,甚至决定孩子一生的发展前途和命运,由不得你不重视。因此,家长不得不在指导孩子们学好功课的同时,关注孩子应考的心理素质问题。

      奥运赛场上,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这对我们培养孩子的心理素质来说,都是活生生的参考教材。

      比如,在男子双人跳板跳水比赛中,中国的一对运动员,完全有实力获得该项目的冠军。在前边的比赛中,这两个运动员是一路领先,就剩下这最后一跳,胜败在此一“跳”。而这最后一跳,只要跳出平常的成绩,就会稳获金牌。也许就是因为运动员考虑胜败、荣辱太多了,特别担心跳不好,心情十分紧张,致使已经非常熟练的动作失常,出现了不应有的重大失误。而紧随其后的美国一对男运动员,也是具有相当的实力,他们甚至是身体“横”着,不是“跳水”,而是一个囫囵个儿“掉”到了泳池中,出现了更大的失误。究其原因,由于过度紧张,过度担心,越是怕什么,就越出现什么样的后果。这在心理学上,就是“消极的心理暗示”。

      所谓“消极的心理暗示”,就是对暗示不加分析批判地一概拒绝,作出与暗示相反的行为。这种现象叫做“违拗症状”。在体育比赛中,越希望做好动作,就越做不好;在考试中,越希望把试题答好,就越答不好。有时候,甚至发生不可思议的错误。比如奥运会上美国那位神枪手,在极为关键的最后一发子弹发射时,竟然找不到自己的靶子,把子弹打到了“邻居”的靶上去了。有的学生在数学考试时,生怕把符号写错了,越是怕,就越出错,最后还真的把“十”号写成“一”号,把小数点点错。之所以出现这种不可思议的情况,就是由于过度紧张而出现的“违拗症状”。

      为了避免这种让人失望的情况出现,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平时训练和练习中,加强心理素质的培养和训练,放松心态,不计较得失胜败,怀着一颗平常心态,去参加各种各样的检查、考核、竞赛,就会取得理想的成绩。比如,射击选手、被称为“老枪”的王义夫曾多次参加各种世界性的重大比赛,他是屡战屡胜,很少失手,曾多次登上世界冠军领奖台。除了他过硬的射击技术以外,他的心理素质同样很过硬,这也是一个百战百胜的重要原因。再比如田径运动员刘翔,虽然他是第一次参加奥运会比赛,但他在比赛场上,没有觉得这是在参加四年一度的奥运盛会,而是当成一次普通的比赛。因此,他便有了连他自己都没有意料到的“超常发挥”。

      运动员参加比赛和学生参加考试,都是在进行竞赛。所谓“竞赛”,实际上就是相互“争胜”。要战胜对方,赢得胜利,当然要靠实力。运动员要靠加强平时的刻苦训练,努力提高运动成绩和技能技术;学生就要靠平时刻苦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除此以外,也要培养自信心,就是相信自己“行”。

      相信自己“行”,就是一种自我心理暗示。所谓“自我心理暗示”,来自于内心,个人不管眼前情况和形势如何,通过主观想象或自信某些有关的事、物、人的存在,据此来进行自我刺激,引起心理和生理上相应的变化,达到改变行为和局面的目的。

      “自我心理暗示”有两种,一是积极的心理暗示,一是消极的心理暗示。积极的心理暗示使人积极、振奋,临场发挥就会“超常”;消极的心理暗示使人消极、消沉,临场发挥就会“失常”。

      比如,此次奥运女排决赛中的中国队,在前两局的较量中,中国队处于下风,都输了。但女排队员们没有气馁。她们没有被眼前的失利所吓倒,而是想到了中国老女排的辉煌的战绩和精神,想到了自己曾经战胜过对手的经历,想到了国人的热切期望……这些积极的信息,刺激了女排姑娘,引起她们心理和生理上的变化,她们沉着应战,主动进攻,顽强防守,改变战术,发挥自己的特长。她们一鼓作气,连下三局,转败为胜,终于登上了久违的冠军领奖台。

      女排为什么能在形势极为不利的情况下转危为安,夺取最后的胜利?赛后女排队长冯坤的一句话道出了其中的奥秘,她们始终相信:“我们是最棒的!”她们不仅技术最棒,心理素质也最棒!女排姑娘们给全国人民上了一堂生动的心理素质教育课,特别是给我们的孩子们上了形象的一课。

      “我们是最棒的!”这句话,不是女排姑娘们随随便便说出来的,不是空口无凭的吹牛。因为她们有这个“底气”,她们有取胜的技术和战术储备,有取胜的实力。运动员参加体育比赛和学生参加考试要获胜都要有自信心。但值得注意的是,自信心来自于积极暗示,更来自实力,这是自信的物质基础。没有实力,只靠自我勉励,再怎么说“我最棒”,也是无济于事的。“腹有诗书气自华”,“艺高人胆大”。有了实力,自然会有自信心,有实力,再加上自信心,就会所向披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