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认为,近年来西方人文地理学经历了话语的日益多样化和方法论的转型,其特征是“文化转向”、“制度转向”或“关联转向”[1,2]。其中,对景观的文化判读成为一大热点。实际上,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洲和北美城市景观的不断重构,一直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3~5]。到80年代末,文化地理学至少在英国获得了出人意料的中心地位[6]。相比之下,中国学者对文化地理研究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尽管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在这一背景下,对欧美景观地理学进展进行介绍,并思考欧美景观地理学发展对我们的启示,显得颇有意义。 1 文化地理学重新整合中的文化景观 1.1 《人居区》杂志的创刊 Ecumene:Environment,Culture,Meaning(由于文献检索等原因,现已改名为《文化地理》(Cultural Geographies))这一新刊物的出现是文化地理学进行重新整合的第一个迹象。该杂志兴趣广泛,主要关注人们想象和经历的文化和自然层面,是一个跨学科的刊物,其顾问来自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许多学科。实际上,它清楚地将自己定位于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结合处。Ecumene具有4个试图综合英美文化地理学研究兴趣的中心议题[7]。第一个是文化与景观,其核心是人类对地球改变的文化侧面,以及景观的典型特征。该议题包括文化生态学传统。第二个是地理思想史及其对土地和人类的影响。第三个是环境问题,如生态女权主义、边缘生态学和绿色政治。第四个是景观、地点和空间的主次意义及其在全球和地方尺度上的估算。 1.2 《重读文化地理》出版 为了纪念美国20世纪60年代以前的文化地理学,瓦格纳和密克塞尔主编的《文化地理读本》[8]于1962年出版了。这曾是一本标准的文化地理读物,其中的某些论文今天仍然值得一读。30多年后,一本自认为是其续编,由福特等人编辑的《重读文化地理》[9]出版了。瓦格纳撰写前言“文化与地理学——30年的进展”,密克塞尔撰写后记“新兴趣,未解决的问题和长远任务”,另外还有21章。重印论文的作者为美国文化地理学的名家。令人感到奇怪的是文集中没有W.泽林斯基的论文,因为他通常被看作是过去30年间最著名、最多产的文化地理学者[10]。 文集分为5个部分。每一部分都有编者所写的导言,介绍了诸文章之间的关系,有助于读者了解美国当代文化地理学概貌。第一部分包括前言和导言。第二部分的题目是“世界的状况”,论文论及美国和墨西哥的乡村景观和城市景观。在该部分结尾,人类学者Richardson(1994)提供了一个富有创见的评论,把诸主题联系在一起,并探讨“阅读”景观的解释。第三部分的题目是“世界如何运转”,主要围绕文化生态学展开。编者们保留了《文化地理读本》(1962)的结构。在《文化地理读本》中,“过程”(事物如何运作)是文化生态学的同义语。这部分以J.J.帕森斯对过去文化地理学的怀旧的论文结束。第四部分的题目是“世界意味着什么?”,其核心是环境意义的不同类型。该部分结束于科斯格罗伍(1994)一篇关于想象在文化地理学实践中的作用的论文“意义世界:文化地理学与想象”。第五部分的题目是“文化地理学的未来领域”,包括巴兹(Butzer)、邓肯(Duncan)和萨尔特(Salter)所写的文章。巴兹提出了一个新的文化地理学课程表,它更多地与跨学科视角有关。邓肯在论文中对文化地理学综合的可能性提出了质疑,认为文化地理学者应当注意到:分支领域是不同的元素,不能在单一视角下统一起来。萨尔特建议我们,为了我们的灵感和观念,要看看学术界以外的情况。 1.3 《地点·文化·再现》等的出版 邓肯和李编辑的一本论文集[11]探讨了“景观和地方的描绘”这一主题。与《重读文化地理》不同,该文集仅局限于英国和北美新文化地理学的实践。编者提出了一个二元论的观点:重视数据,并承认解释者的极端重要性。在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最令人鼓舞的文化地理学论著之一是肖麦尔-史密斯和汉纳姆编的《需求世界,权力领域》[12]。这是一本教科书,但决不是一本普通的教科书,这是一本由女权主义、特称研究、后结构主义和精神分析学主导的教科书。邓肯认为,这是一本盼望已久的教科书。 2 景观概念 景观一词有2种很不相同的用法,它们常常被评价文化地理学者工作的评论家所混淆。实际上,每种用法都有其不同的谱系:一种是艺术上的,另一种是社会科学上的;一种起源于英国和荷兰,另一种则源于法国和美国;一种源于对高雅文化的研究,另一种源于对流行文化的研究[10]。 景观的第一种用法是被当作一种观察(seeing)方法。这一用法主要是通过科斯格罗伍的《社会形成与符号景观》[13]、科斯格罗伍和丹尼尔斯的《景观景象》(1988)和丹尼尔斯(1993)的《视野:英美的景观意象和民族认同》[14]等引进地理学的。在他们看来,景观是像画家一样观察世界的一种方式。正如他们所指出的,画家式观察方法是一种敏锐的观察方法,不仅因为是欧洲的富翁委托绘画,而且也因为它在乡村景观与绘画间建立了一种对话关系。富裕的房地产所有者给景观设计师出钱,让他们像景观绘画一样设计其房产,然后涂上色彩。 文化景观的其它主要定义与流行的用法更为接近,即把景观看成是自然和文化环境的一部分,是物质的。尽管景观是被观察的对象,但景观是一种客观存在,而不是存在于人的头脑里。景观的这种定义起源于19世纪的德国,通过伯克利学派的工作引入美国地理学中。伯克利学派的研究主题是“民间”景观,试图解释土地是如何反映乡村农民的价值观的。 我们也许可以用19世纪英国与德国浪漫主义的差别,以及两者遗留下来的初始政治方案的差别来追溯景观定义的差别:其一强调阶级地位,另一个则强调国家一体观念。直到20世纪80年代,美国文化地理学者一直都很重视研究乡村民间景观,而不是城市景观乃至乡村美景。当然,在20世纪早期,美洲的德国政治方案已经不见了,但是解释文化怎样与土壤联系的学术方案却保留了下来。最近,这2种传统已经出现了许多变化。画家传统已经在可视性说明的理论化方面表现出广泛的兴趣,放弃了18世纪和19世纪欧洲画家背景上的特别景观思想。研究物质和人文景观的其它传统已经转向,不但关注乡村民间景观传统,而且关注不同阶层的价值观和政治观念在景观中的表现。对于各种事实,不同的阶级、种族、性别、民族或具有不同政治信仰的人,会有不同的解读方式。此时,一些研究人员仍然坚持认为,景观不仅反映文化,而且它也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