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太湖流域的中心地结构

作 者:

作者简介:
陆玉麒,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地理学会会员;   董平,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南京 210097)

原文出处:
地理学报

内容提要:

太湖流域是长江三角洲的核心组成部分。研究表明,该地区虽然水网密布,水系发达,并有太湖等大小湖泊存在,但并不影响中心地结构在该区域的形成,其形成机理是地形平坦、水系呈规则的圩田塘埔系统,及高度发达的市场体系。该中心地结构的中心城市是苏州,而苏州位于太湖流域的几何中心;另一方面,不同等级中心地的间距之间存在着高度的对应性。据此,根据太湖流域中心地的形成过程,可以给出以下的中心地结构的形成路径:区域几何中心决定最高等级中心地的区位;区域面积决定一级中心地与二级中心地之间及二级中心地之间的距离;高等级中心地之间的间距决定以后,余下的不同等级中心地之间的距离即可同时决定。由此,太湖流域中心地结构的形成体现了典型的自上而下的中心地形成过程与类型。这一形成过程具有一般性,即对任何一个中心地而言,都有一个自低等级中心地向高等级中心地的转化、升级过程,但对整个区域而言,却是高等级中心地首先形成,然后才是以此为中心各级不同等级中心地的相继形成,最终形成完整的中心地等级体系。其研究结论丰富与完善了中心地学说。


期刊代号:K9
分类名称:地理
复印期号:2005 年 06 期

字号:

      太湖流域位于长江下游与河口段的南侧,地跨江浙沪3省市。整个地势西高东低,大致以丹阳—溧阳—宜兴—湖州—杭州一线为界分平原与山地丘陵两大部分。东部为太湖平原,是全流域的主体。西侧为山地丘陵,构成本流域的分水岭地带。作为长江三角洲的核心组成部分,太湖流域自唐宋以来即是中国的经济重心所在。本文试图在借鉴克氏中心地学说及相关空间结构理论[1-8]的基础上,对该区域的中心地结构进行初步的分析。

      1 太湖流域中心地等级体系的构建

      在太湖流域,区域中心城市一直是苏州。太湖流域中心地等级体系的形成,事实上是以苏州为中心的空间结构的组织过程。从历史发展过程来看,可以说太湖流域已经有了2000多年的城镇空间结构的形成史。

      1.1 苏州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产生与成型

      作为太湖流域最重要的工商业城市,苏州元末战乱一度遭到严重破坏。但入明后迅速得到恢复,并随着区域经济的高涨而更显繁荣,基本形成东部为手工业区,西部为商业区的城区格局。其手工业以发达的丝棉纺织和染整业为特色,明后期城内各种纺织作坊多达数千家,每家雇佣工匠少则数人,多则数十人,甚至数百人。万历二十九年(1602年),全城仅染工就有上千人。书籍印刷业、刺绣业、铜作业、漆作业、酿酒业、文具制造业、玉雕业等也颇为著名。其商业则以极为活跃的大规模跨区域转运贸易为特征,城内外市场林立,商铺密布,百货汇集。“凡四方难得之货,靡所不有”,以致时人有“天下财货莫盛于苏州”(《康熙苏州府志》卷2,莫旦《苏州赋》)的赞叹。

      可以说,明后期的苏州已是全国最大的丝绸、棉布、书籍市场和重要的粮食、金融、日用品、工艺品市场,也是太湖流域甚至整个长江三角洲最大的商品集散地。特别是韩、嘉时期,其经济地位进一步上升。19世纪前期曾到过苏州的法国人耶德更推誉该城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称其“是江南茶丝之帮的首府”,“是最活跃的工业中心,又是最重要的商业中心,货物集散地”(耶德《万物讲解》)(表1,表2)[9]。

      表1 清嘉庆25年(1820年)太湖流域各府田赋额与丁口分布

      Tab.1 The distribution of land-tax and population in Taihu Basin,1820

      类 目 苏州

        常州

        松江

        嘉兴

        湖州

        杭州

      地丁银(两) 839435.06 571962.34 447421.68 569255.69 314945.03 338006.68

      税粮米(石)1041451.08 355170.23 428148.15 555190.96 388764.11 176749.38

      丁口数(人)  7245578

      3895772

      2631590

      2805120

      2566137

      3189838

      面积(km[2])

       8400

        8700

        4200

        3900

        5400

        6300

      分布密度(人/km[2])

        863448627719475537

      表2 明清时期太湖流域各府城镇数量

      Tab.2 The town' s quantities of each city in Taihu Basin 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时段苏州 常州  松江 嘉兴 湖州 杭州

      明中后期

       45

      32

       42

      30

      30

      31

      清中后期

      156

      30

      114

      37

      25

      55

      资料来源:据陈国灿《江南农村城市化历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1.2 以苏州为中心城市的中心地等级体系与基本特征

      到明清时期,以苏州为中心,已经构建起较为成熟的中心地等级系统。依据克氏中心地理论,我们可以构建起太湖流域的中心地等级体系(图1)。

      附图

      图1 明清时期太湖流域的中心结构

      Fig.1 The central place system of Taihu Basin 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1.2.1 地形因素虽然对中心地体系有一定影响,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扭曲其分布的内在规律性 对图1进行仔细分析可以发现,地形因素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由此导致太湖流域六边形中心地体系的变形,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心地体系的结构。在该区域范围内,有三大地形因素导致了中心地结构的变形。

      (1)太湖。太湖是我国第三大淡水湖泊,现有水域面积2338km[2],位于太湖流域的中心。太湖正常水位下容积为44.3×10[8]m[3],平均水深1.89m,最大水深2.6m,多年平均年吞吐水量52×10[8]m[3]。我们注意到,以苏州为核心、由宜兴—无锡—昆山—盛泽—南浔—长兴构成的六边形的理论面积(以半径46.19km计)达5542.87km[2]。而整个太湖全部分布于这个区域中,即太湖水面占该区域的42.18%。显然,一般情况下水面面积这么大,是不可能形成中心地结构的。之所以还是形成了中心地结构,这源于中心地分布的一个重要特性:临水性。具体地说,是其环湖分布的特性,亦即除昆山外,其余5个中心地均环太湖分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