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文明史上,追索文字记载以前的传说,有相当一部分可能存在事实基础。特别是某些影响巨大的灾害,可能在先民的心理上造成深刻的烙印,最终形成一些美丽的神话和传说。 任美锷先生不久前提出黄河下游北流河道的演化与史前的大地震灾害,与史前大禹治水等传说有关[1],并且提出《淮南子》(天文训)中记载的共工触不周山的传说就是这次大地震的记载。这一说法将上古时期的神话与古地理环境的演化联系了起来,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但深入研究有关黄河北流与华北平原历史地震、史前灾害等问题[2]后,发现事情可能不是如文中所叙述的那样简单。最近发现史前河北平原中-西部曾发生过一次规模巨大的陨石雨撞击灾害[3],深入研究这一问题进之后,发现这一重大的天文-地质灾害也是造成历史上黄河北流基本格局的主要因素之一。平原的地质地貌,远古黄河迁徙北流和地理环境、甚至中华文明演化等问题,这些看起来相距甚远的跨学科问题,可能有深刻的内在联系。 1 历史上黄河下游北流河道的问题 黄河下游河道曾经流经过中国东部多个省份,本文仅限于讨论下游北流问题。依据黄河水利史的研究,历史上黄河一般以河南省浚县和滑县为其上下顶点,向北流经河南、山东和河北的平原入海。有关黄河下游北流的河道在历史上有着大量的记载。早期由谭其骧先生提出并得到公认的,在历史上记录最早的是公元前602年(周定王五年)经巨鹿-武强-静海的河道,即所谓的禹贡河。虽然这一河道存在也有一些争议,但趋势性的意见是肯定的。《黄河水利史述要》一书将这一河道做为下游黄河多条北流河道中最偏北的古河道[4](图1)。从西汉到北宋和以后大量记载中得出了一致的认识,其他北流河道的主要分布在现行河道北侧和禹贡河的南侧。这些河道史料丰富,可信度较高。其中实际有据可查、并经实地考察认定的是北宋以后的河道较准确(图2)。 附图
图1 历代黄河北流图(据中国历史地图集) Fig.1 Sketeh map of northward removal channels of the Husnghe River 附图
图2 宋代黄河北流图 Fig.2 Northward removal channels of the Huanghe River in Song Dynasty 山经河与禹贡河一样,是同时代依据传说做出的记载,但其后所有的黄河北流史料中很少出现过有关山经河的报道和研究,也就是说,这条北流的河道并没有得到众多研究者的认可。显然,在生产力低下的时代,虽有人工治理,但黄河这条“善决,善淤、善徙”的大河,河道位置主要受到自然力控制。既然拥有2000多年资料黄河水利史的研究已表明山经河是不确定的,因此,黄河北流的基本路线应主要分布在现行河道北侧、历史上禹贡河南侧这一区域内摆动,基本流向北东-北北东方向。 2 黄河下游河道与地震活动的问题 区域性河流的演化受到基底活动构造的控制,实际在地质学上有明确的认识。显然,地震活动作为构造活动一种强烈表现的形式,特别是位于华北平原中部的地震构造带,由于强烈的地震沿构造带反复发生,也应当影响黄河河道的演变趋势。 吴忱等研究了华北平原地面古河道后指出:“漳河、滹沱河、唐河甚至包括了黄河古道,在流出洪积扇进入平原之后,不是径直东流入海,而是作北东方向流动一段距离以后才东流入海[5]”,明显受到基底活动构造的影响。同时华北平原基底活动构造活动的研究揭示了华北平原总体运动有向北、向东掀斜的趋势[6]。也就是说,北流的方向应朝向华北第四纪的沉降中心——渤海中部。宋代历史上治河也有“东流高仰,北流顺下”的说法,实际上就是今天构造活动的因素。这都说明古代黄河北流主要是向着北偏东的方向,因此北流的河道主要的分布应在河北平原的中-东部一带。 华北地区作为新生代裂陷盆地,在构造发育上经历了古近纪(早第三纪)、新近纪(晚第三纪)-第四纪两个活动性质完全不同的构造阶段。古近纪的构造活动主要是多条北北东方向大型拆离断裂系统控制的伸展构造。新近纪-第四纪华北地堑系统总体下沉,接受了巨厚的松散沉积物,同时构造活动的性质出现了巨大的改变。一些早第三纪强烈活动的断裂或断裂带,包括北北东方向太行山山前断裂带和沧东断裂带等,活动性大大减弱,以至消失。同时新发育了多条新生的活动断裂带,平原中部北东方向的唐山-河间-磁县断裂带[7]就是一条新生的地震构造带。该造带控制了一系列的强震发生,例如著名的唐山大地震、河间地震、邢台地震等。这一认识是近年来地震地质学科的重要科研成果。在这种基底构造的控制下,地表的河流的流向和沉积物的基本走向亦应为北东-北北东方向。这一结论与前面诸多研究成果一致,北流的河道应主要受唐山-河间-磁县地震构造带的制约。在太行山前附近,由于不具备发震的地震构造背景,因而不可能发生史前巨大的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