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聚落空心化问题实证研究

作者简介:
王成新,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博士研究生。(江苏 南京 210008)

原文出处:
地理科学

内容提要:

城市和农村是两种主要的人类居住群落。在中国城市化迅速发展的进程中,广大农村却出现了日益严重的空心化问题。以山东省新泰市北公村为例,通过广泛的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总结了村落空心化发展的三个阶段,阐明了村落向心力与离心力失衡、经济发展迅速和观念意识落后、新房建设加速和规划管理薄弱等三大矛盾是村落空心化的内在机制,针对村落空心化对耕地资源、小康社会建设以及农村人居环境等带来的不利影响,站在科学发展观的角度,从管理、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期刊代号:K9
分类名称:地理
复印期号:2005 年 06 期

关 键 词:

字号:

      聚落是地球人类活动的中心,它既是人们居住、生活、休息和进行各种社会活动的场所,也是人们进行劳动生产的场所[1]。从广义上说,聚落包括村落与城市两种人类的居住地[2]。农村聚落(简称村落)是人口集聚的原生地,而城市则是随生产力发展、社会分工深化而形成的人类集聚的次生地。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和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人口城市化已成必然趋势。改革开放20多年来,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推动下,高速城市化的时期已经到来[3]。但在城市空间规模快速扩张的同时,农村聚落却出现了日益严重的空心化问题。这不仅浪费了宝贵的土地资源,而且对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小康社会的顺利实现都造成了严重而深远的影响。山东省新泰市北公村是一自然村落,位于市区以西2km,全村人口近2300人,人均收入3400元。北公村在其空间拓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典型的空心化现象。本文以其为例进行实证研究。

      1 村落空心化的表象透视

      农村住宅空心化是中国广大农村聚落空间结构形态发展到特定历史时期的一种特殊现象[4]。在自然状态下,村落的空间演化是一个较为漫长且平缓的过程,而且一般呈现向心性的集聚态势。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许多农民在村外或公路附近建设新房,乡村建设用地外延内空,农村聚落逐步空心化,导致很多农村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村庄中心衰败、外围扩展无序的“空心村”现象[5]。这已经成为全国性的问题,在河南、山东、浙江、江苏等多数省份都屡见不鲜。国土资源部为此强调,中国的土地资源存在着严重的不合理利用现象,农村居民点分散,“空心村”、闲散地大量存在,用地超标、“一户多宅”现象比较普遍,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用地已达182m[2]以上,远远超过国家规定的150m[2]的上限标准。

      按照村落空心化发展发育的程度,可以分为初期、中期和晚期三个阶段(表1,图1)。北公村目前正处于第三阶段的初期。首先,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农村土地改革和市场开放使北公村原来均质同构的农户收入差距日渐增大,部分从事运输、商业等农民的收入迅速增加,但由于城乡壁垒阻隔只能在村外修建新房,村庄逐渐进入空心化发展的初期阶段;从90年代至今,随着家庭结构小型化和婚育高峰的出现,村庄外围的建房户逐渐增多,年轻人多倾向于村外居住,村内农宅日趋老化以至废弃,村庄开始进入空心化的中期阶段;今后,随着北公村村东和村北高等级公路的修建,村外新房逐渐形成规模,而村内的废弃住宅将连接成片,形成空心村,整个村庄从外到内形成一个较为明显的圈层结构。从与其他地区的比较看,在不同区域,不同的地理区位,聚落空心化的程度也不同。例如在江苏省,由于苏南、苏中、苏北经济发展的地域差异,农村聚落空心化也处于三个不同的发展时期[6]。

      表1 北公村空心化进程的三个发展阶段

      Table 1 The three phases of" village-Hollowing" in Beigong village

      阶段划分

       时期特征 新旧住宅布局农房的农房的

        更新率闲置率

      初期阶段

       20世纪80年代闲置住宅零星出现,村外住宅开始增多

      新旧农宅的异构现象开始有所表现

       <30%<5%

      中期阶段

       20世纪90年代至今

      闲置住宅逐步增多,村外新住宅渐成规模 新旧农宅的异构现象比较明显 30%~70%

      5%~10%

      晚期阶段

       21世纪初期 闲置住宅连片,村外新住宅包围旧村

       新住宅的同构现象村庄圈层结构形成

      >70%10%以上

      附图

      图1 北公村聚落空心化三阶段示意图

      Fig.1 Sketch of the three phases of “village-hollowing”

      2 村落空心化的内在机制

      从表面上看,村落空心化是农民在村外新建住宅,从而导致原有老宅闲置和破落的过程。但通过对北公村80户居民的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发现,其中隐含更为深层的原因。它是主观、客观以及外部软环境三种矛盾对立和深化的必然结果(见图2)。在村落离心力远远大于向心力的过程中,在农村基层管理和乡村规划没有到位的大环境下,囿于传统的意识形态和行为,村落空心化成为历史必然。

      附图

      图2 村落空心化的内在机制

      Fig.2 the mechanism of “village-hollowing”

      2.1 村落向心力和离心力失衡的矛盾-客观因素

      村落形成和发展的基本机制在其向心力和凝聚力。但随着市场经济逐步完善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部分农村聚落的作用力开始失衡。从北公村的实际调查看,不仅是城市化以及村边道路的离心力的日益强化,而且村落向心力的减弱则更为明显,此消彼长,离心力逐渐大于向心力。一是,产业结构的低层次降低了凝聚力。农业作为弱质产业已经不能给农民带来高收益。在80户被调查的居民中,多达39%的农户仅有10%左右的家庭收入来自农业。通过SPSS模型进行模拟可见,家庭总收入与农业收入比例呈现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见图3)。而由于北公村村镇企业少,规模小,全村50%以上的青壮年外出打工,形成产业空心化-人口空心化-居住空间空心化-产业空心化的恶性循环。由此可以看出,空心村是由于农业经济和就业结构的转变造成村庄内部建设用地闲置的一种聚落空间形态的异化现象[7]。二是交通区位条件的改变促成住宅空间布局的外移。北公村内基础设施,尤其是道路建设非常落后,全村主干道狭窄且没有硬化,72%以上的农户对村内道路不满意,多达65%的农户具有在村外道路两侧盖新房。三是亲缘关系的弱化。北公村主要有王、张、侯三大姓氏,原来依靠亲缘关系和互助效应分别集中在村北、村中和村南。随着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这种亲情凝聚力量越来越弱,呈现分散化布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