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日的民俗研究论文或田野作业报告里,常常可以见到运用各种表格、照片、示意图等对文字表述进行辅助性提示。运用这些辅助方法可以使民俗记述视觉化、条理化。表格与照片、示意图类可统称之为“民俗图表”,地图、分布图、变迁图等则一般归入“民俗地图”类。“民俗图表”、“民俗地图”都是民俗论文经常使用的辅助性论述方法,它不仅仅是帮助读者清晰地理解理论论述或民俗记述的工具,更重要的是民俗图表和民俗地图首先是辅助研究者整理、分析民俗资料,构建民俗理论的重要工具、方法。在欧洲以及日本学界,几十年的学术实践证实,民俗地图法作为一种研究方法是十分有益的。 近20年来,我们的民俗学科无论在田野调查方面还是在个案分析、理论论述方面都的确有了长足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资料。但是,在完善具体调查方法、研究方法方面,我们尚有不完备之处。如民俗调查方法里的询问法与观察法、民俗记录方法的声音记录、图像记录、形状记录、生活实态记录以及民俗资料的整理、民俗物品的收集保存和研究等尚未形成完整的系列式的调查和研究方法,运用民俗图表法和民俗地图法表述、诠释民俗的文章也尚不多见。构建21世纪民俗学科宏观理论体系是我国民俗学界面临的一项急迫的课题,同时各种具体的民俗调查、记述及诠释的方法亦需要及时完善。本文参照日本民俗学运用民俗地图的成败事例,从方法论定位、分类以及具体运用等角度概述作为民俗学一种方法的“民俗地图”。 1.地理学与民俗地图 在今日欧洲及日本民俗学界,民俗地图已经是比较司空见惯的民俗记述手法之一。欧洲民俗学界首先于19世纪开始将地理学的地图标志方法导入民俗学科,而后日本民俗学于20世纪20年代开始出现使用民俗地图的民俗学论文。由于初期民俗地图的运用与日本民俗学史上著名理论的建树紧密相关,民俗地图在初始阶段就获得了较高评价。于是,民俗地图在日本民俗学界的普及比较顺利。50年代以后,民俗地图被普遍用于日本民俗学界一般民俗调查记录和论文。 将地理学方法导入其他学科,从而开辟该学科新的研究领域或形成该学科新的研究方法的学术实践,在语言学、历史学、经济学等学科领域里早已实行并被证实确有成效。人文地理学和方言地理学、历史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等就是各个学科分别在各自的学科领域内成功地运用自然地理学方法的结果。 19世纪中期,德国的W.曼哈尔特(W.Mannhardt) 将15万份印有围绕农耕民俗的33项设问的民俗问卷发往数个欧洲国家,计划把收回的问卷数据整理后标示在地图上,以此把握农耕民俗分布变迁的规律。这个实践开拓了民俗学科的视野,自然地理学科的地图标示方法被民俗学界接受,于是产生了“民俗地图”法。这是地理学与民俗学相关联的发端,也是民俗学在接受其他学科方法论影响时未失去学科自我独立性的一个成功事例。 然而,自然地理学方法导入民俗学领域后,并没有拓展为民俗地理学之类的新领域,而是形成民俗地图法这一辅助性民俗研究手法。这是地理学方法转用于民俗学科时与转用于其他学科时的不同之处,可以把它看做是民俗学科吸收其他学科理论或研究方法时的特征之一。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不盲从于所谓的人云亦云,而要在坚持学科自我性的前提下处理民俗学科理论的自我与他者的主从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在不断汲取相关学科理论时保持本学科的个性,从而最终形成本学科独立的理论系统。 2.民俗地图的性质与定义 民俗地图,指从民俗学记录及研究的角度出发,运用各种符号标示民俗事项的类型、数量、形态以及某种民俗的特性、变迁规律等信息数据及研究内容的地图。民俗地图是自然地理学与民俗学方法论链接的结果,是地理学方法在民俗学科的延伸。 民俗事项被标示于地图,可以向人们展示某个空间范围内民俗事项的地域相关性即民俗事项的横向关联。强调民俗事项具有的较强的历史连贯性,则可以在地图上展示某个时间段范围内民俗事项的历史相关性即民俗事项的纵向关联。利用地图的平面可视性和广域可显示性等特性,可以观察、分析民俗传承的地理性分布,认识民俗现象在空间与时间上的存在表象。把握民俗的地域特性,进而分析、认识民俗的本质,从分析中抽取民俗事项的深层特性或某种规律性、象征性等,最终达到通过民俗图示读解出民俗文化本质规律的终极目的。这是民俗地图法具有的重要作用。 同时,依据精密的记录数据标示出的民俗地图,可以在相对长时期内保持其民俗资料的精确有效性,从而为民俗研究以及其他学科的研究提供有效的科学性的研究资料。在文字资料之外,借助于民俗地图进行某个社区或某项民俗的研究,有助于使我们既避免陷入狭隘地单纯关注某个“点”的民俗的弊端,同时又不再停留于泛泛地观看“面”上民俗的浅表性研究。 在日本民俗学界,民俗地图标示法被定位于民俗学研究辅助方法之一,具体属于民俗资料整理方法类。民俗地图标示法首先作为客观显示民俗分布、表示民俗存在、变迁、移动的记述性手段出现于民俗调查报告或民俗现象记录中。当民俗研究者把它作为揭示某种民俗规律、阐述民俗理论的方法,在论文里用它标示自己的某种思维或某种民俗研究结果时,民俗地图标示则从记录、整理民俗资料的记述性手段升华、转变为研究性手段。作为记述性手段的民俗地图制作简单,因此在日本民俗学界其制作率和使用率都比较高。作为研究性手段的民俗地图法学术性高、影响力大,但要求制作者首先具有科学分析民俗资料、洞察被民俗表象覆盖着的民俗文化真髓的能力。而这种能力非一朝一夕可以具备,它需要长期民俗调查训练与研究实践的经验积累。由于研究型民俗地图的要求高、制作难度大,因此,在日本民俗学界运用研究型民俗地图阐述理论者虽然有之,并且其运用民俗地图阐述的理论亦成为日本民俗学史上著名理论之一,但毋庸讳言,运用研究型民俗地图补充阐述自我主张者虽有之,但成功建树起研究理论者为数并不多。运用记述型民俗地图标示民俗事项的论文著述众多,具体制作、运用手法亦比较成熟,这是该学科可资以夸示的特征或曰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