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西南纵向岭谷区环境与发展问题初步研究

作者简介:
作者单位:吴绍洪,戴尔阜,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 何大明,云南大学。(昆明 650091)

原文出处:
地理科学进展

内容提要:

我国西南纵向岭谷区是我国西南与东南亚极为重要的生态走廊,生态变化直接影响我国跨境生态安全及资源保障。该区南北方向“通道”和东西方向“阻隔”作用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大气环流、南北走向山脉对季风的阻挡作用和人为作用的影响。其生态效应主要表现为植被分布的三维地带性规律;干旱河谷发育,生态脆弱;生态系统类型多样,格局复杂。“通道-阻隔”作用的形成因素和生态效应亦作用到社会经济活动上。研究表明该区跨境生态安全研究中的重要科学问题:纵向岭谷区生态系统的变化趋势及主驱动力;纵向岭谷区重大工程建设的生态效应;纵向岭谷区的跨境生态安全及调控。为了适应该区跨境生态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有一个生态-经济综合区划作为研究基础。本文以生态地理地域系统为基础,引入社会经济指标,对研究区进行生态-经济分区,共划分为三个温度带,7个自然地带,19个自然区和55个经济小区。


期刊代号:K9
分类名称:地理
复印期号:2005 年 04 期

字号:

      西南纵向岭谷区(Longitudinal Range-Gorge Region:LRGR) 位于我国西南,包括与青藏高原隆升直接相关联的横断山区及毗邻的南北走向的山系河谷区(图1),是元江—红河、澜沧江—湄公河、怒江—萨尔温江和伊洛瓦底江4条国际大河的上游,与缅甸、老挝、越南相连,与泰国、柬埔寨和印度相近,是我国西南与东南亚极为重要的生态廊道。其生态变化直接影响到国内外超过2.0×10[6]km[2]及2亿多人的可持续发展,并对我国构建跨境生态安全和重要资源安全保障体系、推进西部沿边区域合作、实施向南开放战略及环境外交等有重大影响。

      

      图1 西南纵向岭谷区

      Fig.1 Longitudinal Range-Gorge Region of South-west China

      由于青藏高原抬升所导致的地形因素作用,纵向岭谷区地理要素表现出南北方向沿河谷“通道”作用和东西方向高山峡谷的“阻隔”作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的“通道-阻隔”作用互为因果。分析该区“通道-阻隔”作用形成的原因与生态效应是提出该区研究科学问题的前提。纵向岭谷区生态-经济综合地域系统研究是探讨区域地带性和非地带性规律的基础,为研究该区生态系统变化及西南跨境生态安全研究提供框架。

      1 纵向岭谷区“通道-阻隔”作用的形成及生态效应

      1.1 纵向岭谷区“通道-阻隔”作用的形成

      纵向岭谷区“通道-阻隔”作用是众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局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其形成原因及生态环境效应差异亦十分明显。“通道-阻隔”作用的形成主要因素包括大气环流、青藏高原对季风的阻挡、人为作用的影响等因素[1]。

      (1)大气环流:青藏高原隆起所产生的热力和动力作用,导致大气环流在横断山区形成高原季风[2]。作用于纵向岭谷区的环流,无论是冬季的西风环流还是夏季的暖湿气流,在高原或山地的下沉河谷均会产生增温和减湿作用。因青藏高原隆起所产生的热力和动力作用在纵向岭谷区形成的西风环流和暖湿气流大致呈南北走向,与南北走向山脉相对应,形成南北向的通道和东西向的屏障,产生大尺度的“通道-阻隔”作用。

      (2)南北走向山脉对季风的阻挡作用:纵向岭谷区南北走向山脉对气流运行有明显阻挡作用[1]。南北向河谷水汽通道区环境优越,成为第四纪冰期中生物的“避难所”,保留了大量古老物种。河谷地区成为物种迁移的走廊,促进物种的交往和混合。地势高差悬殊的南北向高山峡谷对东西之间生物的阻隔作用明显,这种地形与暖湿气流配合形成的独特局地小生境,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当地物种的分化和变异。澜沧江和怒江上游的峡谷段因地处腹地,周围群山环抱,地形十分闭塞,湿润气流难以到达,从而形成典型的干旱河谷景观。因此,在南北走向山脉对季风阻挡作用下,纵向岭谷区水分和温度组合呈现南北向通道和东西向阻隔作用,植被类型分布也与这种格局相吻合[1]。

      (3)人为作用的影响:南北向河谷区居民相对集中,导致区内多民族形成沿河谷搌布、在山间盆地聚居的“大分散、小聚居”的人居环境格局。人为活动使得本区内大河干流水电站梯级开发、交通建设和土地利用等人类活动也具有“通道-阻隔”布局的特点,并对生态系统指示物种的分布、生态系统多样性、生态系统稳定性及受损生态系统产生“通道-阻隔”作用。

      1.2 纵向岭谷区“通道-阻隔”作用生态效应

      纵向岭谷区特殊自然过程的交互影响表现出“通道-阻隔”的综合作用和关联效应。明显的“通道-阻隔”作用,构成各种生物纵向迁徙的走廊和横向交汇的屏障,对生态系统和物种多样性的形成演化有重要影响:生态系统类型和生物类群在局部范围产生了巨大的形态和空间分异,呈现出种类丰富多样、珍稀濒危物种多、新老特有兼备、替代现象明显的特点;是全球重要的生物分布和分化中心。在自然演变和人类活动双重交互作用下,导致了本区生态系统和物种多样性的急剧变化。本区“通道-阻隔”作用的生态环境效应表现在植被三维的地带性分布规律、干旱河谷发育和生态类型复杂多样等方面。

      (1)植被分布的三维地带性规律:因地势和纬度因素的共同作用,纵向岭谷区植被南北向分异规律明显。南部热带地区海拔500m以下及南部和西南在海拔800~900m以下的地区植被类型以热带雨林和季雨林为主;亚热带地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广布;滇西北及西藏东南部植被主要为寒温带针叶林和亚高山草甸。

      在纬度和海拔大致相同的地区,受纵向岭谷区南北走向山系的影响,东西向自然地理特征也存在一定差异。等温线在纵向岭谷区西部较为偏北,而东部则较为偏南,尤其哀牢山东西坡气温差别很明显[3]。在纬度和海拔相当的条件下,西坡的年平均气温、最冷月平均气温和≥10℃积温均高于东坡。这种东西向差异在植被分布上也明显反映出来,同样的群落类型,其分布的海拔上限在西部高于东部。纵向山系、大河所构成的高山峡谷地域分异成为亚洲大陆生物物种南来北往的主要通道。

      由于受到纵向岭谷区深切河谷的作用,自然地域特征的垂直地带性十分明显,表现在深切河谷的两侧出现等温线密集分布和岛状的高温中心,如元江附近的红河谷地表现十分明显。高耸的山地同样成为密集的等温线和岛状的低温中心,因而使得纵向岭谷区自然条件垂直差异错综复杂,植被的分布存在正向和负向两种并存的垂直带谱。

      (2)干旱河谷发育,生态脆弱:纵向岭谷区许多深切谷地的下部普遍出现四周被相对湿润环境所包围的较干旱河谷灌丛景观,其中以怒江、澜沧江峡谷段的干旱河谷最为典型[4]。干旱河谷普遍生长有独特优势的植被类型——耐寒灌丛及稀树灌木草丛,它们分别由旱中生小叶落叶具有刺灌木或肉质具刺灌木及耐寒草本(禾草为主)植物组成,通常具有生长稀疏、覆盖度低等特点。在这些植被类型发育下的土壤,具有土体偏干、淋溶较弱,有碳酸钙残留,呈碱性反映等旱成土特征[5]。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