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群理论与主导产业理论比较研究

作 者:

作者简介:
王仲智,博士生,副教授,徐州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林炳耀,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江苏 南京 210093),

原文出处:
地理科学

内容提要:

自20世纪50年代诞生以来,主导产业理论在某些国家和地区获得了比较成功的实践纪录。然而,半世纪后,该理论产生和应用的条件时移境迁,自80年代以来,该理论实践的绩效多有不佳,我国十五计划的编制仍然沿用了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思想作指导,进一步加剧了区域经济的结构趋同性。20世纪90年代初国际学术界提出的产业集群理论广泛总结了全球成功案例的实践经验,开拓了区域发展理论研究的维度,是适合当前中国国情的新型区域发展理论之一。本文从不同层面比较了上述两大理论,展望了集群理论在我国的应用前景。


期刊代号:K9
分类名称:地理
复印期号:2005 年 04 期

关 键 词:

字号:

      1 主导产业理论的历史局限性

      美国经济学家、经济史学家罗斯托(W.W.Rostow)于1956年提出了主导产业及其扩散理论,为主导产业理论奠定了基石。据罗斯托的阐述,主导产业是指能够依靠科技进步或创新获得新的生产函数,能够通过快于其它产业的“不合比例增长”的作用有效地带动其它相关产业快速发展的产业或一组产业,并同时具备如下三个特征:能够依靠科技进步或创新,引入新的生产函数;能够形成持续高速的增长率;具有较强的扩散效应,对其它产业乃至所有产业的增长起着决定性的影响[1,2]。1960年罗斯托又运用主导产业演替思想将人类社会的发展分为六个“经济成长阶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轨迹,但经济的发展并不都表现为六阶段的直线模式,各国各地区发展的初始条件、社会文化背景不同,经济发展的模式就可能不同[3,4]。发达国家的今天不一定是发展中国家的明天。

      资本稀缺与结构失衡一直是中国经济增长中两个主要的限制性因素,稀缺导致了低水平供给,失衡带来了供给的低效,据此,在无法进行大推动(big push),即资本约束条件下,选择少数主导部门先行来带动结构调整似乎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关键[5]。然而,企图通过主导产业的选择和建立,用“最小临界努力”获得加速的增长,结果却并不令人满意,中国工业的实践未能为主导产业理论提供充分的经验依据,经济增长更多地来自于体制变革因素[6]。我国运用主导产业思想进行产业发展规划的效果已表明这一理论的历史局限性,事隔半个世纪后继续沿用这一历史概念来制定我国21世纪初叶产业和区域发展战略,显然会将我国战略研究引向歧途。

      随着市场需求多样化和不确定性增加,传统的“福特式”大规模生产方式在向“柔性专业化”转变的过程中,主导产业的刚性组织模式逐渐被淘汰,而集群则处于领导地位。值得注意的是,世界范围内,主导产业政策的条件之一——政府干预市场的力量也在减弱。同时,在WTO的框架下,我国以政府的力量来支持或扶持某一个产业或企业发展的余地将大大缩小,政府的指令性计划不再可行[7]。这表明,主导产业理论所依赖的现实条件已发生了变化。

      2 新型的区域发展理论:产业集群理论的要点

      2.1 产业集群的概念

      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用来定义在某一特定领域中,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8]。集群具有专业化的特征和地理集聚的特征,关联产业及其支撑企业、相应支撑机构,如地方政府、行业协会、金融部门与教育培训机构在空间上集聚,是一种柔性生产综合体,往往代表着区域核心竞争力。

      2.2 产业集群理论要点

      产业集群的空间集聚优势可从三个不同角度加以分析[9]:首先,从纯经济学角度,主要着力于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认为不同企业分享公共基础设施并伴随垂直一体化与水平一体化利润,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形成产业集群价格竞争的基础;其次,从社会学角度,认为建立在共同产业文化背景下的诚信基础上的经济网络关系,可以维持老顾客,吸引新顾客和生产者前来,降低交易费用;第三,从技术经济学角度,研究集群如何促进知识和技术的创新和扩散,实现产业和产品创新等。

      2.3 集群理论的实践绩效

      波特的研究指出,所有进步的经济体中,都可明显地看到存在着产业集群,产业集群的形成,也是经济发展的基本因素之一[10]。大量经验表明,地方产业集群正在推动着世界各地的经济增长。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呈现出衰退现象,而欧洲和北美少数几个地区经济发展依然保持平稳增长,其共同的特征都是存在专业化、以中小企业为主的集群。越来越多的研究报告了发达国家有竞争力的产业群实例。研究发现,在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存在大量类似的产业群现象。而在我国可以判断出五种企业集群现象[11]:一些沿海外向型出口加工基地,如深圳—东莞,上海—苏州地区;以北京中关村为典型的智力密集区;一些乡镇企业自然发展起来的集群,如浙江和珠江三角洲为代表的特色产业集聚区域;一些条件优越的开发区已经吸引了知名的跨国公司,可能形成较大的集群;一些以国有大中型企业为核心的产业集聚区域面临着技术创新、组织变革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压力,具有向集群演化的条件和可能。从产业集群的理论出发,从跨学科的角度对产业集群和区域发展进行研究,对我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 理论的比较

      3.1 理论产生的背景与视角

      主导产业理论是对西方国家经济发展史的经验性总结。二战后,一些发展中国家寻找实现赶超目标的政策工具,正值西方国家暴露出在公共品、规模经济、外部性等领域市场失灵的缺陷。“起飞”初期的发展中国家都会遇到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薄弱的“瓶颈制约”,这些部门的“外部性”极强,仅靠市场机制无法在短期内达到经济“起飞”所要求的条件,无论西方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需要能实现强烈干预的产业政策。在此背景下,罗斯托提出主导产业扩散效应理论和经济成长阶段理论,为主导产业理论奠定了基石。

      西方经济分析深入到产业结构层次引致主导产业理论的产生,产业政策的实践则加速了主导产业理论的发展。日本、韩国等是主导产业政策的成功实践者。中国在1980年代中后期开始介绍主导产业理论,为主导产业战略的本土化作了大量论证,但主导产业理论与实践在市场化过程中陷入了误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