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四个中心”和上海大都市圈建设研究

作 者:

作者简介:
陆立军(1944-),男,甘肃兰州人,杭州商学院经济学院教授,研究生,浙江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浙江工商大学 经济学院,中国浙江 杭州 310000 朱海就(1973-),男,浙江青田人,杭州商学院经济学院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浙江工商大学 经济学院,中国浙江 杭州 310000

原文出处:
经济地理

内容提要:

上海提出的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的战略目标必须由苏浙沪三地共建才能实现。长三角大都市圈应该是多极的,而不是人们通常理解的以上海为中心的一极;应从经济地位和经济关联度而不能仅从地理、交通来考虑上海大都市圈的外延,一些距离上海相对较远,但在经济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城市亦应纳入上海大都市圈的范围;应推进长三角地区产业集群之间的竞争与合作。


期刊代号:K9
分类名称:地理
复印期号:2005 年 03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462(2004)06-0753-05

      1 “四个中心”目标必须由两省一市共同实现

      最近,上海提出建立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四个中心”,加快建设国际大都市的步伐,这无疑是一个富有战略意义的宏伟构想。笔者认为,建设这一中心的任务须由上海及其周边地区共同完成,苏浙两省,尤其是上海周边苏浙两省的一批大中城市及其非农产业发达的腹地,都是上海大都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立“四个中心”必不可少的依托。

      1.1 关于建立国际经济中心

      共建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①从经济总量上看,现有的国际经济中心都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其经济总量占所在国GDP的比重都在15%以上,比如伦敦(1982)、东京都(1997)、汉城(1995)、巴黎(1990)等城市的国民生产总值占所在国的比重分别为18.0%、16.0%、20.4%、26%[1],而目前上海一市的比重仅占5.1%,只有联合周边的苏、浙,才能达到15%以上的水平。②从经济的一体化的要求看,根据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经济区域的边界不是由行政区划决定,而是由交通、技术、基础设施以及收入水平等反映经济一体化程度的指标所决定的。从经济全球化的视野来看,上海经济区和行政区划并不一致,上海经济区的覆盖范围要远远超过上海行政区划的范围。③从目前两省一市经济的互补性以及未来的产业分工看,建设“四个中心”的任务,也必须由两省一市共同完成。上海与周边地区的产业存在很大的互补性,上海拥有雄厚的科研力量,聚集了大批高素质的人才,具有高层次的服务产业,是高新技术的主要研究和开发基地,在技术上有巨大的优势;而苏浙两省加工工业基础雄厚,已经形成了各具特色且有相当规模的产业群,其中苏南通过对外资的大量吸引,迅速成为IT产品、尤其是电脑设备和集成电路的制造中心;浙江也是制造业大省,尤其是在通信、软件和传统的纺织、服装、机械等产业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如果没有上海周边地区产业的升级,上海难以成为国际经济中心。

      1.2 关于建立国际金融中心

      金融的实体基础是产业,金融是为实体产业服务的。上海原来就是远东地区的国际金融中心,和外资金融机构的历史渊源比较早,改革开放以后,上海采取各种措施,努力恢复其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由于上海及其周边地区良好的投资环境,以及大量外资进入该地区,相应地也吸引和带动了外资金融机构进驻上海,这些外资金融机构不仅可以为外资企业服务,而且,加入WTO以后,随着人民币业务的放开,这些外资金融机构也可以为本地居民和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由于长三角地区经济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外资金融机构进驻上海,同时也把在上海的金融机构作为区域管理和数据处理的区域总部,据统计,2002年底上海已有营业世外资金融机构54家,占全国外资金融机构数的31%,营业性外资金融机构资产总额202.64亿美元,负债总额185.83亿美元,都约占全国外资金融机构资产、负债总额的55%[4]。但是,要说明的是,和1920年代、1930年代不同的是,现在外资进入上海,看中的不仅仅是上海一地,而是苏南、浙江整个地区制造业的发展,长三角地区发达的制造业是吸引资金,包括国际资本向以上海为龙头的这一地区聚集的重要前提。除了外资外,长三角地区的民间资本也是推动上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力量,据初步估算,仅浙江的民间资本大约就有8,300亿元,据上海市政府协作办透露,2002年以来,苏、浙各类实力强劲的投资公司开始携巨资进军上海。长三角地区流入上海的资金,达全国在上海投资额的50%以上,长三角区域活跃的民资在整合长三角区域的资源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长三角各地都能看到,江浙的民间资本正在北上西进。这些资本的活跃表现,放大了上海和长三角的辐射能力,也使苏北、安徽等地腹地受益。

      1.3 关于建立国际贸易中心

      江苏、浙江都是全国的外贸大省。2002年,江苏省进出口总额突破700亿美元,达到703亿多美元,其中,出口384多亿美元,增长33.3%;浙江进出口总额达420亿美元,其中出口294亿美元,增长28.0%。上海进出口总额的很大一块是来自江浙的产品,目前浙江外贸出口和上海基本持平[5]。江苏、浙江本地也存在建成行业性或区域性国际贸易中心的可能,如2002年销售总额达280亿的义乌小商品市场,就已整体性地向以国际贸易为主的方向转变,并明确提出了建设国际性商贸城市的目标。这说明,除上海之外,整个长三角地区还有多个中心城市都可望成为区域性的国际贸易中心。上海及长三角地区较强的外贸增长态势和该地区产业集群的特色是分不开的,上海、苏南和浙江尽管在产业结构上不尽一致,但共同的特点都是产业集群,上海是服务业、金融业的产业集群,苏南和浙江是制造业的产业集群,产业集群及不同类型产业集群之间的相互分工、相互协作,大大地提高了产品的出口国际竞争力。

      1.4 关于建立国际航运中心

      2001年,上海标准集装箱数量已达633万个,在全球集装箱港的排名也由1995年的第10位跃居为第5位,但由于长江口周边水深不足,上海港发展受限,上海要建设“四个中心”目标之一的国际航运中心,必须依托条件更为优良的深水港。北仑港、乍浦港和苏南的太仓、常熟、张家港等港口就弥补了上海深水港不足的矛盾。目前正在建设的大小洋山港在行政区划上属浙江省,预计建成后其税收以及其他各种收入,会由上海及浙江省共享,而且在洋山港因气候等原因不便作业时,北仑将是最好的备用港。可见,建设国际航运中心不是单个港口所能胜任的,而必须由一个分布在不同地区的港口群共同来承担。

      以上四点主要是从“硬”环境角度分析的。长三角地区要建立“四个中心”,除了必须具备各种“硬”的条件外,还必须具备“软”的条件,也就是制度的支撑。在这方面,浙江以民营经济为核心的体制优势,在长三角区域“四个中心”的建设中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保持一个地区经济的活力是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美国学者萨克森宁在比较了硅谷的成功和128号公路地区的衰落后指出,在硅谷“各公司之间开展激烈的竞争,与此同时又通过非正式的交流合作”,“128号公路地区是以少数几家比较一体化的公司为主导的”[7]。大量的中小企业之间的竞争带给硅谷活力,而128号公路由于被大企业垄断而失去活力。这是硅谷和128号公路地区最重要的区别,也是前者成功,后者没落的主要原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