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TU984 自1960年代以来,随着新国际劳动分工的逐步形成,跨国公司的不断渗透和信息通讯技术的革命性进展,全球化进程大大加快。经济全球化对城市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使城市在全球经济中所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城市之间的经济网络开始主宰全球经济命脉,并涌现出若干在空间权力上跨越国家范围、在全球经济中发挥指挥和控制作用的世界性城市。对世界城市的研究日益引起西方城市学界的重视,从早期的P.Hall到后来的Friedmann、Sassen、Castells、Thrift、Knox、Taylor等,云集了一大批著名的城市学者,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世界城市的概念、功能、分类、形成机制以及世界城市网络等方面。我国在1990年代也掀起了国际性城市研究的热潮。本文对世界城市研究的历程及其主要内容和观点进行回顾与阐述。 1 世界城市研究历程回顾 1.1 早期研究阶段:从全球主义到公司经济 早在1889年,德国学者哥瑟(Goethe)就曾使用“世界城市”一词来描述当时的罗马和巴黎。1915年,英国城市和区域规划大师格迪斯(Patrick Geddes)在其所著的《进化中的城市》一书中,明确提出世界城市这一名词,指的是“世界最重要的商务活动绝大部分都须在其中进行的那些城市”。但真正最早从事现代世界城市研究的西方学者是英国地理学家、规划师彼得·霍尔(Petter Hall),他从政治、贸易、通讯设施、金融、文化、技术和高等教育等多个方面对伦敦、巴黎、兰斯塔德、莱茵一鲁尔、莫斯科、纽约、东京7个世界城市进行了综合研究,认为它们居于世界城市体系的最顶端[1]。 1960年代以后,跨国公司得到迅猛发展,在全球范围内所向披靡,带动了资金、技术、劳务、商品在各国的流动,从而推动了贸易自由化和金融自由化的发展。跨国公司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载体,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显著,引起了世界城市研究学者的注意。Stephen Hymer(1972)在这方面做出了开拓性工作,实现了世界城市研究的“经济转向”。他认为,在联系日益密切的全球经济中,公司决策机制是至关重要的,跨国公司总部往往倾向于集中在世界的主要城市:纽约、伦敦、巴黎、波恩、东京等。因此,可以采用拥有跨国公司总部数量的多少来对世界城市的重要性进行排序[2]。自1955年《财富》(Fortune)杂志首次公布了美国500家最大工业公司和国外100家最大公司后,有关跨国公司的资料日益丰富和完整,利用跨国公司总部的区位来研究世界城市就成为最基本的方法之一。 1.2 世界城市理论的形成阶段 随着全球性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家经济通过跨国公司的发展而联系起来。与此同时,国际劳动地域分工也出现新的变化。Frobel(1980)把1960年代以来的国际劳动分工称作新国际劳动分工(the new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新国际劳动分工不同于以往的殖民化国际分工,它是以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为代表,重构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生产联系,体现了世界范围内以城市为依托的生产与控制的等级体系。弗里德曼(John Friedmann)从Frobel、Scott等的新国际劳动分工研究中得到启示,提出了著名的“世界城市假说”(world city hypothesis)。1981年,弗里德曼发表了《关于世界城市未来的札记》的论文,开始关注世界城市的研究。1982年,他和沃尔夫(G.wolff)合作完成的论文《世界城市形成:研究和行动议程》对世界城市的形成作了进一步探讨[3]。1986年,弗里德曼在《环境和变化》杂志上发表了《世界城市假说》一文,提出了七大著名论断和假说,为世界城市理论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4]。在论文中,弗里德曼继续和延伸了他60年代空间结构理论的思想,着重研究了世界城市的等级层次结构,并对世界城市进行了分类。世界城市假说的实质是关于新的国际劳动分工的空间组织理论,它将城市化过程与世界经济力量直接联系起来,为世界城市研究提供了一个基本的理论框架。 1.3 世界城市理论的发展阶段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冷战的结束,全球化进程全面加速,世界城市化也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发达国家处于再城市化和城市复兴阶段,发展中国家则进入更快速、更全面的城市化阶段,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城市间、尤其是国际大都市间的竞争,有关世界城市的研究越来越成为国际城市学界的热点,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其中,最主要的研究流派和动向有: (1)萨森(S.Sassen)的全球城市(global city)假说。与弗里德曼从宏观的角度来研究世界城市的发展相比较,萨森着重从微观的角度即企业区位选择的角度来研究她所称的全球城市。萨森认为,全球城市在世界经济中发展起来的关键动力在于其集中优良的基础设施和服务,从而使它们具有了全球控制能力[5]。萨森还对纽约、伦敦、东京作了大量的实证分析,指出这3个城市是主要的也是真正全球化的城市(尤其是东京的地位明显上升),它们位于世界城市体系金字塔的顶端,构成了一种清晰的新的城市形态——全球城市[6]。在这个“全球城市三角”之间已经形成了一种全面的互补的关系而不是竞争关系,它们一起覆盖了世界所有时区范围,由此控制着全球经济系统的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