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江流域(云南境内)山地灾害危险性评价

作 者:
唐川 

作者简介:
唐川(1961-),男,安徽合肥人,博士,研究员,主要从事自然灾害、地貌学和水文地质研究[Tang Chuan:male,born in 1961,Hefei City,Anhui Province,Ph.D,professor,studying natural hazards,geomorphology and hydrogeology.E-mail:tang@public.km.yn.cn]云南大学云南省地理研究所,云南 昆明 650223

原文出处:
山地学报

内容提要:

云南境内的金沙江流域是斜坡不稳定的敏感区,根据1988-2000年的区域调查和统计,区内发育山地灾害点1697处,其中流域面积大于1的泥石流沟808条,体积大于的滑坡580处,体积大于1000的崩塌309处。用于山地灾害危险性评价的主要敏感因子包括岩土体类型、山坡坡度、降雨、土地利用、地震烈度和人类活动。在对这些因子进行了敏感性评价的基础上,应用GIS对敏感因子集成评价而产生了云南金沙江流域山地灾害危险性评价图。评价结果表明:高危险区面积占全区面积6464的8.77%,中危险区占全区总面积的41.51%,低危险区占41.12%,无危险区占8.60%。山地灾害危险性评价图可以帮助规划者或工程师在土地发展规划中选择最佳建设场所,以减轻灾害的影响。


期刊代号:K9
分类名称:地理
复印期号:2005 年 01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P694文献标识码:A

      金沙江流域由于其河流的侵蚀、切割,山地及高原边缘地带形成为山谷相间、地表破碎的高山、极高山、中山地形;经历多次构造运动,地震频发;受季风气候控制,降雨量时空分布不均,多暴雨和风雹,水土流失严重,加之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使该地区的泥石流、滑坡、崩塌等山地灾害频繁发生,灾情日趋严重。每年都要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巨额的经济损失,成为金沙江流域社会、经济发展和自然环境保护的重要限制性因素之一。因此,开展金沙江流域山地灾害危险性评价对于进一步认识该地区的自然灾害形成的环境背景、发生规律和发展趋势,对该地区的减灾防灾和保障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促进流域社会发展、经济建设都具有现实意义。

      山地灾害危险性评价是分析和预测某区域未来某时段内山地灾害的孕灾环境和致灾因子的各种危险性指标的变化情况,并估计它们的概率分布。山地灾害危险性评价一直是我国灾害学研究的重点课题[1],对其理论方法和实践应用的探索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果[2-8],其研究已从过去单一的、定性研究向综合化、定量化发展;特别是这些成果为其后深入开展泥石流等山地灾害风险评价奠定了重要基础[9-15]。由于山地灾害危险性评价涉及的内容多、影响因素复杂,这些均给评价图的编制造成了较大的困难;山地灾害的发生既有随机性,又具有可预测性;其随机性包括山地灾害发生的不确定性。

      本文以云南境内的金沙江流域为研究区。前人已对该地区的滑坡泥石流危险区划和评价作了大量研究[16-21],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开展了区域性调查和分析,在理论上探讨山地灾害危险度的集成分析和评价的方法,特别是探讨如何将GIS分析和成图技术应用于山地灾害形成的环境因子的敏感性分析和危险性评价中,从而解决这类信息量大、系统复杂的问题,力图真实地反映该区域的山地灾害危险度的空间特征。

      1 流域概况

      金沙江是长江的上游河段,在云南境内的主干河长约1560 km,流域面积108763,包括云南省的迪庆、丽江、大理、昆明、楚雄、曲靖、昭通等7个地州市的49个县(市,区)。流域海拔最高5596 m,最低267 m,高差达5329 m,坡度大于25°的土地面积48.2%。该地区现有人口1890万,约为云南省总人口的45%,人口密度为128人/。金沙江流域是长江上游的主要水源地和泥沙源,长江三峡大坝宜昌观测断面的来沙中45.8%来自金沙江[22],金沙江流域多年平均输沙量为,多年平均土壤侵蚀量为[22,23]。金沙江流域云南部分的水土流失居全省六大流域之首,水土流失面积达,占流域面积的42.83%,输入江河的泥沙中主要是由于滑坡、泥石流等日益严重的山地灾害活动而导致的泥沙转移[16-18],例如金沙江流域的云南东川小江两岸泥石流强烈活动每年平均将固体物质注入小江,而小江每年又将泥沙输入金沙江主河道,对金沙江水利水电建设和航道的开发利用带来了困难。

      金沙江流域云南部分的山地灾害区域资料来源,主要包括云南省地理研究所于1988~2000年对全省区域山地灾害实地调查和部分地区遥感解译结果,云南省计委于1989年组织的各地州县计委系统对山地灾害的调查、防治勘察资料,云南省地矿局“七五”期间完成的云南省地质灾害及调查的资料,以及每年云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云南省气象局的灾情通报资料。根据上述工作,我们将研究区范围山地灾害进行了汇总和编目,以GIS为平台,整合了云南省防洪空间信息系统的数据[24],构建了金沙江流域云南境内的山地灾害空间数据库,并编制了山地灾害分布图(图1)。该图标绘出山地灾害点共1697处,其中规模>滑坡灾害点580处,流域面积>1泥石流沟808条,规模>1000崩塌309处。

      

      图1 云南金沙江流域山地灾害区域分布图

      Fig.1 Regional distribution of mountain hazards in the Jinshan River Watershed of Yunnan

      2 评价指标

      影响山地灾害形成的自然和人为因素众多,因素之间的关系也错综复杂,历史上的山地灾害发生的数量、分布范围、活动规模都直接反映了其发育的背景环境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震活动和水文气象条件对其形成和分布的控制作用;此外,土地利用方式、地下水状况、人类活动等因素也对山地灾害形成有较大程度的影响。为了突出反映本研究区的山地灾害形成的主导因子作用,我们参考了许多在山地灾害危险性评价研究中所采用的评价因子[16-18,24-30],同时结合本研究拟采用的GIS技术进行危险性评价所要求的因子容量、可图形化和经济可靠性,重点选择了6个评价指标,即岩性指标(岩土体类型)、地震与地质构造指标(地震烈度)、地形指标(坡度)、降水指标(暴雨日数)、人为活动指标(土地利用和公路分布),这些因子在山地灾害危险性评价中的作用分析如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