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日本战后型经济体制的形成

——兼评“1940年体制”

作 者:

作者简介:
杨栋梁,博士,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天津 300071)

原文出处:
南开学报:哲社版

内容提要:

近年来,随着日本经济的长期低迷和日本经济改革的持续进行,如何重新审视和评价 战后日本经济改革成为学界关注的问题。战后改革及其经济改革之主体是否为美国占领 当局,战后日本经济体制如何形成,其是否等同于“1940年体制”等问题成为研究焦点 。日本战后型经济体制经历了一个萌芽、生长、基本定型和走向衰败的若干阶段,是一 个发展的过程。战时期只是战后型经济体制形成的一个重要阶段,战时经济体制的某些 要素对战后体制产生了重要影响,但两者具有本质区别,不能混为一谈。


期刊代号:K5
分类名称:世界史
复印期号:2005 年 03 期

字号:

      近年来,随着日本经济的长期低迷和经济改革的进行,重新审视和评价日本战后经济 改革成为学界关注的问题,而争论的焦点则集中在战后改革及其经济改革是否等同于美 国占领当局在日本推行的改革,战后日本的经济体制怎样形成、其是否等同于“1940年 体制”等问题上。本文拟对此略述浅见。

      一、战前、战时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日本“战后型”经济体制的概念,是在区别它既不同于其战前及战时实行的体制、也 不同于欧美发达国家现行体制的意义上使用的。因此,在探讨战后型经济体制怎样形成 、何时成型及其特点等问题前,有必要对日本战前、战时实行的经济体制及其特征作一 概括,以便为战后型经济体制的探讨提供可比性参考。

      毋须赘言,日本是在近代经济的发育尚不成熟的情况下,因欧美列强“商品加大炮” 的威胁,被迫接受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这就决定了世界史上晚产 、日本史上早产的日本资本主义必然带有若干独自的特征,其在经济体制上的反映主要 有以下四个方面。

      其一,军事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始终占有特殊地位。在明治政府提出的“富国强兵”、 “殖产兴业”、“文明开化”三大口号中,“富国强兵”居于首要位置,而从近代日本 先后发动甲午战争、日俄战争、全面侵华及太平洋战争的历史过程看,它实际上走了一 条“强兵富国”、最终“强兵败国”的道路,强兵是一项重中之重的国策。

      强兵须以强大的军事经济为基础。从明治初期开始,日本政府便以幕藩工业为基础, 建立起一批近代军工企业,同时大力发展与国防密切相关的铁路、通讯、钢铁和海运造 船业,即使在推行官营企业民营政策时,军工及上述相关生产行业也未受触动。第一次 世界大战后,日本的扩张欲望受到凡尔赛—华盛顿体制的约束,为了打破“白阀的专扈 ”[1](p.132),实现向大陆扩张的梦想,日本在未来的战争必然是总体战的思想下,加 快了重化学工业的发展步伐,并于二战前夕建立起独自的军工生产体系,使经济上尚属 二流的日本具备了一流军事强国的实力,日美开战后,已有80%的企业从事军工生产, 国民经济的军事化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其二,垄断经济下国民经济的畸形发展。在日本,垄断的产生和发展始终与国家的政 策导向密切相关。明治初期,三井、三菱等一批豪商及有政治背景的士族在政府的大力 扶持下成为“政商”,甲午、日俄战争后,“政商”完成了向近代“财阀”的转变,第 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又出现了鲇川、大仓等一批从事军工生产及殖民地经营的“新财阀 ”。经历了1927年金融危机和1929年至1932年的世界经济大危机后,垄断的规模和速度 均进入前所未有的发展阶段,据统计,1937年,仅三井、三菱、住友三大财阀及其下属 公司的实徼资本额就占了日本全国的12.1%,1945年更骤升至25.6%,其中在日本全国金 融业中所占的比率为1937年的15.6%和1945年的32.4%,在重工业中所占的比率为1937年 的4.5%和1945年的31.7%[2](p.246),日本成了财阀统制的天下。

      其三,对内经济统制,即实行统制经济。19世纪80年代,日本通过推行“松方财政” 完成了一次经济政策的转变,之后进入所谓自由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并于19世纪末完成 了以近代纺织业为代表的轻工业革命。但是,这个阶段极为短暂,进入20世纪后,私人 垄断即财阀垄断获得急速发展。私人垄断的弊端随着经济危机的频繁爆发暴露无疑,至 上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自由”但不可“放任”、必须对资本主义进行“修正”的 观点成为当时经济思想的主流,而将这一思想付诸于实践的主要是政府官僚和军部,其 手段是修改现行经济制度,推行统制经济。

      统制经济的本质是国家垄断。这种统制是通过制定《重要产业统制法》、《临时资金 调整法》、《输出入品等临时措施法》、《军需企业法》、《国家总动员法》、《生活 必须物资统制令》等法令强制推行的,其统制机构除了政府各主管省厅外,还有分属于 各省厅监督和领导的各种统制会,统制会的触角则伸到中央和地方的各个角落,乃至于 所有企业和家庭。在日本全面侵华至最后战败的8年间,经济统制遍及生产、流通、分 配、消费等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传统意义上的自由市场经济已经面目全非。

      其四,对外经济封闭。德川时代的日本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经济发展缓慢。被迫开国 后,日本却分享了近代科技和经贸交流的利益。二战中由于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损害了 其他列强在中国的殖民权益,导致对外贸易被全面封锁,而对外经济交流路径的堵塞, 既是导致其最后战败的重要因素,也是制约其战后经济复兴的重大障碍。

      军事性、垄断性、统制性、封闭性的四个特征,作为战时经济体制的遗产留给了战后 ,战后日本的经济体制是否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是否可以定性为“改革”,改革又是 通过谁之手、怎样的过程实现等问题,可以通过与战前、战时经济体制的比较来阐明。

      二、美国主导下的战后经济改革

      在占领时期美国对日推行的一系列改革中,经济改革及其成果对于战后型经济体制的 形成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传统经济学认为,资本、劳动和土地是近代经济发展的三大基本要素,这些要素的构 成和配置一般是通过制定相关的经济制度固定下来的。一定的经济要素构成和配置,不 仅会影响到经济发展的进程,也会决定国民经济的性质。美国主导的经济改革正是以修 改日本的基本经济制度为重点,围绕着资本、土地和劳动三大问题展开的,史称农地、 劳动、解散财阀三大经济改革。

      关于农地改革的必要性,美国的前提认识是,半封建性的土地所有制度,不仅造成农 村经济凋敝和农民生活的贫困,导致日本社会长期不稳定,而且也是滋生军国主义的温 床。1945年12月9日,占领当局发表了被称为“农民解放令”的《关于农地改革的备忘 录》,以便通过改革,“排除促进经济民主化的障碍”,“打破几个世纪以来在封建压 迫下使日本农民奴隶化的经济桎梏”[3](p.4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