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五八年至一二六七年英国贵族改革运动

作 者:

作者简介:
蔺志强,广州日报社编辑,历史学博士。(广州 510121)

原文出处:
历史研究

内容提要:

1258年开始的英国贵族改革运动是由于王权在发展过程中触动了部分贵族的利益而引 发的,冲突在1258年爆发与当时的具体历史环境也有重要关系。反对国王的贵族一度控 制了政权,他们动机各异,合作难以持久,尤其是1263年开始的内战和贵族执政更缺乏 法律和传统的正当基础。贵族改革运动并未使王权脱离向上发展的轨道,但这场危机也 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亨利三世对王权的过分扩张,一些积弊得到了纠正。《牛津条例》 作为贵族的行动纲领,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贵族组织的议会也为中世纪英国议会的 诞生奠定了基础。


期刊代号:K5
分类名称:世界史
复印期号:2005 年 02 期

字号:

      1258年至1267年间,英国贵族发动了大规模的改革运动,1263年更升级为内战。数年 当中国王亨利三世几起几伏,甚至一度被完全架空,屈服于贵族寡头的统治,虽然国王 最终成功地恢复了旧有权威,但其地位无疑经受了严峻考验。这场危机一直为西方史家 所关注,他们对运动的性质作出了不同的判断。有的史家对贵族内战夺权的意义大加渲 染,认为这场斗争是英格兰民族固有的追求自由民主的“宪政思想”的体现,是有计划 、按部就班的“政治和宪政革命”。(注:R.E.Treharne,Documents of the Baronial Movement of Reform and Rebellion,1258—1267.Oxford:the Clarendon Press,1973,p.1.)而有的史家则从封君封臣制的角度出发,认为这是大贵族对国王破坏其封建权利 行为的反抗,结果是“寡头政治取代了独裁”。(注:Bryce Lyon,A Constitutional

      and Legal History of Medieval England.New York:Norton,p.342.)有的史家从中古 西欧封建原则与统一国家原则相互矛盾、斗争的思路出发进行分析,认为1258年开始的 改革运动表明国王与贵族在“封建国家”框架下的旧有合作终止了;该运动的意义不能 无限夸大,其最终失败表明贵族“试图抛开国王来统治一个君主制国家”计划的荒谬, 也恰恰反映了王权在时人心中不可或缺的地位。(注:J.E.A.Joliffe,the

      Constitutional History of Medieval England.London:A.and C.Black,p.300.)

      西方史家互有分歧甚至截然相反的结论提醒我们,要正确认识这场危机,必须超越西 方传统史学的既有分析模式。此外,由于国内史学界对王权一词的使用尚无明确规范, 许多人对王权一词拿来即用,实际所指却有所不同或大相径庭。作为一个中世纪政治制 度史的概念,王权主要是考察君主制在特定历史阶段的具体形态,即国王为首的君主制 政府的权力。“王权就是身居国王职位的人及其领导下的整个政府机关(中央政府和地 方政府)的权力。”(注:彭小瑜:《英国中世纪王权与封建主义的关系》,硕士学位论 文,北京大学历史系,1984年,第4—7页。)王权问题离不开国王个人的因素,但主要 指制度上的事实,从制度本身着眼才能把握其本质。它包含三个要素:国王(king)、宫 廷(household)以及国王政府(royal government)。在中世纪,这三者既有区别,又不 能截然分开,三者交错互动,共同反映出王权的真实状况,只强调任何一方面都会导致 对王权的片面认识。

      一

      亨利三世亲政伊始不断扩张权力,(注:关于亨利三世时代王权扩张的情况,参见蔺志 强《亨利三世时代的英国王权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大学历史系,2001年。)这 导致了贵族的强烈不满。首先,贵族反对国王重用“外国人”。这主要是因为国王的新 宠获得了大量领地和特权,并且在政府中排挤了原来的贵族。亨利三世的母亲伊莎贝拉 1220年就回到普瓦图再婚,对方是吕西涅的休(Hugh de Lusignan)。1236年亨利三世与 普罗旺斯伯爵的次女萨瓦的伊林诺(Ilinous de Savoy)结婚。这两次婚姻导致许多来自 法国南部的“外国人”来到英格兰。最先是大量的萨瓦人跟随王后来到英格兰,1247年 ,王太后在吕西涅生的儿子们长大成人后也来到英国。他们或得到大片的领地,或获得 显赫的职位,成为国王的新宠。

      但不能将所谓“外国人”与贵族视为两个对立阵营。中世纪欧洲,贵族身份结构是不 断变化的,我们不能去当家谱学家,来考证谁是“真正的贵族”。(注:朱孝远:《中 世纪欧洲贵族的结构变化》,《北大史学》第2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167页 。)同样,英国贵族群体也是不断更新变化的。相对于说英语的当地人,诺曼征服以来 的贵族几乎都是外国人;相对于已经本土化的诺曼贵族,则从亨利二世建立安茹王朝开 始,外国人就大量来到英国,13世纪初的显贵正是以这些人为主。甚至站在“贵族”一 边的,有很多本来就是亨利三世时代才来到英国的外国人,最明显的代表是西蒙·孟福 尔(Simon de Montfort),他于1231年来到英格兰,是贵族改革运动的主要领导人。有 人以孟福尔法国北部的籍贯来解释他的政治立场,(注:M.T.Clanchy,England and its Rulers,1066-1272.Malden,Mass.:Blackwell,1998,p.129.)这也恰恰说明政治阵线的 划分并不是以外国人为准。受亨利三世重用的“外国人”受到攻击的主要原因不是他们 的外国出身,而应当是他们作为新的利益分享者的身份。这种矛盾也许用旧贵族对新贵 族的反抗来概括更为恰当。另外,孟福尔等人对国王的反抗也不能排除个人恩怨的因素 。1248年孟福尔答应到加斯科尼平息骚乱,恢复英王在那里的权威,但是他的条件是要 统治该地七年。孟福尔很快控制了加斯科尼,但是亨利三世指责他滥杀无辜、树敌太多 ,并开始限制他在加斯科尼的行动,也未兑现给他的利益,由此双方积怨日深。(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