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知识分子褒贬荀子的背后

作 者:

作者简介:
陈勇勤,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 100872)

原文出处:
安徽史学

内容提要:

荀学在晚清一度被知识分子重视,褒、贬者皆有之。学术论争包含着政治背景,它反映出经学领域学子们置身于一个特殊时代的心理走势。


期刊代号:K3
分类名称:中国近代史
复印期号:2005 年 1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荀子的学说被称为荀学,是儒家中的一个学派。从晚清时期的儒学派别之争中,我们完全可以发现一个引人深思的当时知识分子心理走势问题。

      一、荀孟之争的由来

      儒家学说源出于孔子。孔子去世到战国时期,儒家内部“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孙氏之儒,有乐正氏之儒”(注:《韩非子·显学》。),分化成八派,称“儒家八派”或“八儒”。其中,以孟学和荀学对后世影响最大。

      荀、孟二人,论年龄,孟子要长于荀子,一为战国中期人物,一为战国末期人物;论早年影响,荀子要远远超过孟子,他曾讲学稷下,担任学宫领袖,以其学术并“稷下先生”名号,在当世产生过很大影响。第一个把儒家八派确认孟学、荀学为主要两大派的,是《史记》。该书的《孟子荀卿列传》,将孟、荀并列述论,正反映出这一点。孟学和荀学虽然同源孔学,是对孔学的传承,但具体引来的源流明显不同。孟学直接来自《中庸》,其作者是孔子嫡孙子思,而孟子的学术思想,正是通过子思才上继孔子。所谓“思孟学派”,也就是这么来的。荀学则与经学有直接关系。说到经学的起源,后世学者往往推到子夏和荀子。从《庄子·天运》篇首次提到的诗、书、礼、乐、易、春秋在当时有“六经”之说看,《诗经》早已被儒家列为经学之首。后世《诗》的传者有鲁、齐、韩、毛四家,《毛诗》其学出自子夏。子夏又是孔子的弟子。可见,荀子的学术思想是通过子夏而上继孔子的。这里我们不妨假设,认为当时还存在“夏荀学派”(注:尽管荀子骂过子张、子夏等其儒为“贱儒”,笔者还是这样认为。不过,思孟学派有出处,是荀子最先提到的,见《荀子·非十二子》。“夏荀学派”无出处,仅为笔者的一种假设。)。

      孟学与荀学最主要的分歧在哪里?这关键还在孔学的核心是什么。是“仁”,还是“礼”。仁属于伦理道德原则,礼属于政治制度或道德规范。在孔学当中,礼就是周礼,就是周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注:《礼记·中庸》。)。“三百”之数的“礼仪”指制度和行为准则,“三千”之数的“威仪”指刑律。孔学的“仁”,主要表现为“爱人”。孔子的基本口号是“仁者爱人”。至于仁和礼的关系,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具体实行的办法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注:《论语·颜渊》。),也就是说,“复礼”即遵循周礼这一点上,仁与礼有关联,而“克己”即约束自己的行为这一点上,仁是修身原则,礼是制度体系或思想体系,二者有各自的内涵。从哲学角度分析,仁和礼的区别就十分明显了。仁是内发于人性的,它的表现是推己及人,是精神自觉的集中体现。礼的具体内容是圣王给制作的,因而礼的内发只能是间接而来的,是透过仁的人性之德功能而来的。正因为礼(周礼)是已经建立起来的体系,属于礼制恢复;仁是有待尽快建立的体系,属于仁学新创,所以孔学的核心理应是“仁”。

      这样,孟学就沿着孔学指引的“仁”之路,荀学则沿着孔学指引的“礼”之路,各朝着不同方向走了下去。荀子抓住孔子的礼治进一步把“礼”又推向“法”。他说:“礼者,法之大分”,“礼义者,治之始也”,“法者,治之端也”,“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注:《荀子·劝学》、《荀子·王制》、《荀子·君道》、《荀子·强国》。)。这些话都表明了荀子对礼和法关系的认识,礼和法基本上是一致的,不过礼应当是法的总纲。他又以“治之经,礼与刑,君子以修百姓宁”(注:《荀子·成相》。),强调治理国家的根本原则是礼与法,明确提出了礼法兼施论。韩非说过:“今境内之民皆言治,藏商、管之法者家有之。”(注:《韩非子·五蠹》。)可以说,荀子学说的形成,与受商鞅变法、管仲治齐这些政策措施的影响也有一定的关系。《管子》、《荀子》都应视为稷下学宫的学术产物,冠之以“管荀学派”,也不为过。或许,秦汉之际的齐学和鲁学,前者偏爱管荀,后者强调思孟,首先在学术圈里引发了荀学与孟学的对立。李斯、韩非看来是直接仿效了商鞅,他们“以法为本”,用法治辅佐秦国,把老师荀子在思想上对孔学礼治向荀学礼法兼施的过渡,具体实践并向前推进到“以道为常,以法为本”(注:《韩非子·饰邪》。),坚信实行法治就是合乎自然规律。暴政使秦朝成了中国历史上一个短命的王朝,秦的短命又使李斯、韩非声名狼藉。弟子有错祸及先生,于是礼法兼施被认为是重法轻礼,及至法治被认定为专制,荀学立刻臭飘万里。再看孟学,因孟子发展了孔子首创的“仁”学,在“仁”基础上明确提出“仁政”,声称作为“王”,应当“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注:《孟子·梁惠王上》。),这让汉初的统治者着实感到是那么言之有理,但是却未见官方明确传扬孟学。

      汉武帝宣布独尊儒术,经学成为正统官方文化。在统治术圈子里名声不佳的荀学,在经学圈子里其地位依然重要。对此从18世纪以来的经学史研究早有公论,认为在西汉中叶取得独尊地位的儒学,其实是荀学。这大概就是继法术、黄老术之后,礼法兼施术的胜利。也可以说,独尊儒术搞了半天,无非是公开打儒家旗号,实际在儒法糅合,阳要竭力避“尊荀”之嫌,阴要再利用荀学成果。汉代,五经变七经,《论语》入儒家经典。唐代,九经变十二经。南宋朱熹最推崇《孟子》,确立十三经(注:五代蜀孟昶石刻十一经,增入《孟子》,自此《孟子》入经部。)。《孟子》入经部,孟学在经学中位置的敲定,理学最终借官方名义让孟学堂堂正正地压倒了荀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