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经世致用”思潮的几点质疑

作 者:

作者简介:
王宏斌,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北 石家庄 050016)

原文出处:
史学月刊

内容提要:

“经世”的词义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本来是非常明确的,历经2000余年而无歧义,从不与“致用”一词搭配使用。自从梁启超开始使用后,“经世致用”一词开始频繁出现在现代许多学术论著中。在研究清代学术思潮时,有的研究者认为中国在嘉庆、道光年间出现了一股“经世致用”学术思潮,并且产生了一个“经世派”,不仅如此,还把这种“经世致用”思潮与鸦片战后的“师夷制夷”相联系。其实,不仅“经世致用”的提法不妥,而且“经世派”存在的现实根据也不足,就连“经世”观念与“师夷制夷”之间的历史逻辑联系也是值得怀疑的。


期刊代号:K3
分类名称:中国近代史
复印期号:2005 年 12 期

字号:

      在研究晚清社会思潮时,有的学者认为中国在嘉庆道光年间出现了一股“经世致用”学术思潮,并且产生了一个“经世派”,不仅如此,还把这种“经世致用”思潮与第一次鸦片战后的“师夷制夷”思潮按照逻辑的因果关系联系在一起。这篇文章资料丰富,观点新异,在一家重要杂志发表之后,产生了很大影响,各种论著辗转抄录,不下数十篇,这些文章观点千篇一律,几成定论,直到现在尚无人就此提出质疑。笔者仔细推敲,不仅“经世致用”的提法不妥,容易产生歧义,而且“经世派”存在的现实根据也不足,就连“经世”观念与“师夷制夷”之间的历史逻辑联系也是值得怀疑的。

      一 “经世致用”的提法值得商榷

      “经世”一词,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大致有三种涵义:一是时代经历,例如,“子孙相承不绝,历年经世以至于今”([1] 卷二十)。二是经历世事。这两种涵义与本文探讨的内容无关。三是“经理世事”或“经纬世事”,都是治理国家的意思,与“经济”、“经世济民”等词义相近。“经世”一词在先秦儒家经典中尚未出现,在先秦诸子学中也很少使用,只有《庄子·齐物论》使用过一次:“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六合之内,圣人论而不议;春秋经世,先王之志,圣人议而不贬。”这段话中的“经世”一词,有人将其注释为经历时代,有人则注疏为“经纬世事”。“经纬世事”即“纬人伦而经世道”,可以理解为治理国家,涵义非常明确,历经2000余年而不变。查阅中国历代正史,包括《清史稿》在内,“经世”一词在二十五部史书中共出现204次,除了5处是指“时代经历”之外,其余各处涵义均为“经纬世事”。在此不便一一列举,现按时间顺序将列入正史的各家史书出现“经世”一词的地方各举一例,以为证据。

      计日用之权宜,忘经世之远略,岂夫识微者之为乎![2] (卷87,列传77)

      段,业儒生,才非经世,权臣擅命,制不由己。[3] (卷一百二十六)

      安不忘虞,经世之所同;治兵教战,有国之恒典。[4] (卷五)

      粲,位任虽重,无经世之略,疏放好酒。[5] (卷一)

      侨栖仁于东里,凤晦迹于西堂。伊吾人之褊志,无经世之大方。思依林而羽戢,愿托水而麟藏。[6] (卷十三)

      服勤农桑,以供军用,实经世之大本,府库之所资。[7] (卷二十八)

      庄,字思敬,器量贞固,有经世之才。[8] (卷四十二)

      铎,有经世大志,以安邦为己任,士友推之。[9] (卷一百六十四)

      度,志在经世,而以学为本,作《诗书周礼说》。[10] (卷三百九十三)

      其于先玉经世立法之意,寥乎廓哉![11] (卷四十三)

      敕翰林国史院官同奎章阁学士采辑本朝典故,准唐宋《会要》,著为《经世大典》。[12] (卷三十三)

      于谦为巡抚时,声绩表著,卓然负经世之才。[13] (卷一百五十三)

      博闻约取,究心经世之学,名藉甚。[14] (卷二百九十一)

      从以上列举的史料来看,“经世”一词的涵义是确定的,都是形容某人是否具有治国安邦的才能和抱负,都是强调一个人的政治素养,只有清代作者把它提升为一种专门的学养,即“经世之学”。我们在阅读这些史料时,尽量联系上下文,不仅没有发现一处与“致用”一词直接相连接,而且也无一处需要表达类似“致用”之涵义。晚清时期关于“经世”一词的用法如同先前一样,也没有明显变化。例如,姚门弟子管同思想保守,他把一切国外事物都看成是“奇技淫巧”,主张坚决排斥,后世作者仍然认为他怀有“经世之志”[14] (卷四百八十六);江忠源是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悍将,评论者明确指出他“究心经世之学,伉爽尚义”[14] (卷四百七);薛福成属于早期改良派,人们说他“喜为经世之学”[15] (卷十三),如此等等。

      “致用”的原意是“尽其功用”。《易·系辞上》曰,“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用。”后来词义转变为思想付诸实践,例如,理学家主张“读书务明理以致用”。在正史中“致用”一词共出现39次,早期史书中的“致用”多为“尽其功用”,晚期则为“付诸实践”。“致用”与“通经”相联系,大约开端于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他在《文心雕龙》序中曰:“唯文章之用,实经典枝条,五礼资之以成,六典因之致用,君臣所以炳焕,军国所以昭明,详其本原,莫非经典。”[6] (卷五十)宋、元、明时期理学家开始强调“穷理致用”[13] (卷一百八十五)。清代汉学家积极提倡“通经致用”,他们认为:“士不通经,不足致用,而训诂不明,不足以通经。”精通经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致用”。“通经致用”,这是清朝人的习惯用法。“通经”是精通经义,“经世”是“经理世事”,各自涵义至少在正史中是非常明确的,是有很大区别的。现在,多数学者在使用“经世”这个词语时还是比较谨慎的,但有的论著没有认真界定“通经”、“经世”与“致用”的基本涵义,人云亦云,往往将“经世”写成“经世致用”,再把“经世致用”与“通经致用”混为一谈。(注:例如,有人这样说:“道光帝即位之初,为了维护其统治地位,一方面整饬内政,一方面呼求经世之才的出现。他认为‘经之学不在寻章摘句,要为其有用者’,指出‘通经致用,有治人而后有治功,课绩考勤,有实心而后有实政。’因此反复强调‘士不通经,不足致用’,也积极提倡经世致用。”(李志茗:《清嘉道年间的经世思想》,《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2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