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孙中山的协调发展观

作 者:

作者简介:
陈金龙(1963-),男,湖南益阳人,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广东广州 510631

原文出处: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

内容提要:

孙中山在规划和思考中国的发展问题时,已具有协调发展的理念。他不仅强调经济与政治、文化、社会的协调发展,而且重视产业的协调发展、各种经济成分的协调发展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孙中山的协调发展观,既反映了中国的国情,也符合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期刊代号:K3
分类名称:中国近代史
复印期号:2005 年 07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D092;K2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455(2005)01-0003-07

      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社会进步是协调发展的结果。孙中山在规划和思考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时,通过研究中国的国情,反思西方发展的经验,形成了协调发展的理念。他不仅强调经济与政治、文化、社会的协调发展,而且重视产业的协调发展、各种经济成分的协调发展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本文拟就孙中山的协调发展观作一初略探讨。

      一、发展目标的协调

      孙中山在谋划中国的发展目标时,注意到了经济发展与政治发展、文化发展、社会发展的关联性,强调经济与政治、文化、社会的协调发展。

      1.经济与政治协调发展。孙中山认为,“政治和经济两个问题,总是有连带关系的”,“中国政治不良,经济不能发达”。(注:《孙中山全集》第9卷,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98、297,376-377,572,399,391,367页。)而要改良政治,必须废除封建专制制度。孙中山指出,国家的贫弱,都是由一定的原因所引起的,有的因地小而贫,有的因地瘠而贫,有的因民少而弱,有的因民愚而弱。但是,中国土地辽阔,物产丰饶,人口众多,且聪明无匹,四大贫弱的原因,中国无一具有。那么,是何原因使中国陷入贫弱的境地呢?孙中山认为,根本原因在于封建专制制度及其实行的内外政策。为使中国经济得到发展,孙中山主张通过国民革命的手段,推翻封建专制制度,代之以民主共和制度,“要使国家富强,必先有一善良政府”。(注:《孙中山集外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90页。)应当说,孙中山已认识到了政治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巨大制约作用,将政治变革视为经济发展的前提,强调经济与政治的协调发展。

      2.经济与文化协调发展。孙中山认为,“所谓建设者,有精神之建设,有物质之建设”(注:《孙中山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480页。),“物质文明与心性文明相待,而后能进步”(注:《孙中山全集》第6卷,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80,389,377,253、393,250,397页。)。他认识到了经济与文化的相互促进作用,因而强调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同时进行,不可偏废任何一方。孙中山指派胡汉民创办的《建设》杂志,其宗旨就是“从精神上、物质上谋国家及社会之建设及革新”(注:陈锡祺主编:《孙中山年谱长编》(下册),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1193页。)。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孙中山一贯重视“改造人心”,将“心理建设”置于《建国方略》的首位。在他看来,中国的许多传统社会意识和文化习俗,具有很大的守旧性质,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入,禁锢与限制了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因此,革命党人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变革落后的传统意识,扫除陈旧的思想观念。孙中山认为,“国家的基础,是建筑在人民思想之上”,“只要改造人心,除去人民的旧思想,另外换成一种新思想,这便是国家的基础革新。”(注:《孙中山全集》第8卷,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572页。)基于这一认识,孙中山创造性地提出:在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必须进行“心理建设”,以“改造人心”,打破传统意识和传统观念的束缚,形成有利于社会进步的新观念、新意识。

      3.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孙中山既关注经济的发展,也重视社会的进步。一方面,孙中山深切同情广大贫苦劳动人民,希望通过发展经济来为广大人民解决衣、食、住、行等问题,使广大人民普遍过上幸福生活。他说:实业的中心“就是在消费的社会”,而消费问题“就是解决众人的生存的问题,也就是民生问题”,“民生就是政治的中心,就是经济的中心和种种历史活动的中心,好像天空以内的重心一样”。(注:《孙中山全集》第9卷,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98、297,376-377,572,399,391,367页。)可见,孙中山对于民生问题是高度重视的,把它提到了政治、经济乃至历史活动的“中心”的位置。孙中山认为,人民的生活,最主要的就是食、衣、住、行四个方面,“对于全国人民之食衣住行四大需要,政府当与人民协力”,共谋解决。他指出:国家“必有四大主旨:一为国民谋吃饭,二为国民谋穿衣,三为国民谋居屋,四为国民谋走路。”(注:《孙中山全集》第3卷,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322页。)孙中山还认为,要满足全国人民食衣住行四大需要,关键在于发展工业。因此,在《实业计划》中,他提出了粮食工业、衣服工业、居室工业、行动工业的具体方案,强调这是改善人民生活状况的根本。

      另一方面,针对西方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造成的贫富悬殊、两极分化,孙中山主张防患未然,避免贫富悬殊的流弊或恶果。在他看来,欧美“富者富可敌国,贫者贫无立锥”,“贫富之悬隔”甚大。(注:《孙中山全集》第1卷,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28页。)比如,“英国财富多于前代不止数千倍,人民的贫穷甚于前代也不止数千倍,并且富者极少,贫者极多。”孙中山指出:西方各国“贫富不均竟到这地步,‘平等’二字已成口头空话了!”(注:《孙中山全集》第1卷,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28页。)他强调:中国应当设法避免出现资本主义社会那种贫富不均,防止少数富人专利,防止垄断资本家的产生,而这正是他倡导民生主义的出发点、着眼点。他说:“民生主义的事实,最要紧的是均贫富”(注:《孙中山全集》第9卷,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98、297,376-377,572,399,391,367页。)。因此,孙中山非常重视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贫富协调,以避免中国重蹈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覆辙。

      可见,孙中山在思考中国的发展问题时,注意到了经济与政治、文化、社会的协调发展。这种协调是宏观层面的协调,也是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协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