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戏剧中,旦角多由男演员反串。唱曲的女伶古已有之,但与男演员同台演出的女演员则出现得较晚。19世纪晚期,在上海、天津等通商口岸出现了京剧全女班(即“坤班”)。20世纪初期,上海兴起了女子新剧团,随即又出现一些零散的男女合演,从而引发一场关于“男女合演”的激烈论争。“五四”前后,随着女子就业、女子经济独立、男女社交公开等社会思潮的风行,演艺界男女合演的呼声日高。到20年代,女演员作为一个公开的表演群体,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男女合演现象已相当普遍。本文试图通过考察上海女演员的兴起、“男女合演”的论争过程及其影响,揭示清末民初上海社会习俗与社会观念的变化。 一 上海之有京剧,始于同治年间。同治五年(1867),“宝善街南靖远街北横街,由英籍粤商罗逸卿投资,开一新剧场,取名满庭芳。”(注:张古愚:《上海剧场变迁纪要》,中国戏曲志上海卷编辑部编:《上海戏曲史料荟萃》,1986年总第1期,第89页。)“满庭芳”开张时,罗逸卿派人“赴津邀角,置办锦绣行头。”(注:民哀:《南北梨园略史》,周剑云主编:《鞠部丛刊》,上海交通印书馆1918年版。)从此,京剧艺术由津落沪。同年,又有巨商刘维忠建“丹桂茶园”,邀北京“三庆”等班中名角组班南来,当年及次年应邀来沪献艺的京班艺人达数十位之多(注:马少波、张力挥等主编:《中国京剧史》(上卷),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版,第254页。),堪与“满庭芳”抗衡。 上海是江南地方戏曲的流行地,京剧这一新生的艺术形式原本由江南诸多剧种衍化而成。丰富的传统剧目和舞台语言,以及精彩的表演程式,构成了京剧艺术清新明朗通俗优美的风格,它既与上海近代化都市生活节奏相适应,又符合上海地区观众欣赏的习惯。故京剧一经传入,即风靡全城,尤得上层人士喜好,“沪人初见,趋之若狂。”(注:民哀:《南北梨园略史》,周剑云主编:《鞠部丛刊》。)随着京津两地京班艺人大批南下,上海京班戏园日见兴盛,渐成南方京剧艺术的中心。 早期京剧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男性对这一剧种的绝对垄断。从编剧、演员到乐师、化妆师,直至剧场内的观众,无一不是男人。约在同光交替之际,上海租界地区出现了女伶演唱京剧。 女伶演剧,即京剧女班,亦称“坤班”,江南一带俗称“髦儿戏”、“帽儿戏”、“猫儿戏”、“毛儿戏”。戏剧评论家张次溪认为,“髦儿”即“帽儿”,以戏角中有各色纱帽方巾,女子扮演男子,故名。⑤(注:张次溪:《梨窝琐记》,张次溪编:《清代燕都梨园史料》,北平邃雅齐书店1934年版。)民初以后,人们大都认为,髦儿者,谓年幼女伶,蓄有发髻,作男子冠服,显得格外时髦之意。(注:姚公鹤:《上海闲话》,上海商务印书馆1915年版。) 髦儿戏最早产生于上海,它是由同治时首批南来的京班丑角李毛儿创建女戏班开始的。光绪中期前后,上海著名的女伶京班有谢家班、林家斑、朱家班、清桂班、双绣班、居之安班、仇如意班等,它们有的是专业性质的,“渐至龙套齐全,配角应有尽有,能演各种文场大戏”(注:海上漱石生:《梨园旧事鳞爪录》(三),《戏剧月刊》(1928年)第1卷第3期。);亦有妓、戏兼营的,如谢家班、林家班,“其时所演各剧,大都截头弃尾之唱工戏,实即南方之书场。”(注:纯莼:《坤伶兴衰史》,《戏剧月刊》(1928年)第1卷第5期。)其演出活动相当频繁,颇受观客青睐。 坤班的出现,引起清政府警惕。光绪十六(1890)年,朝廷以女班有伤风化为由,禁止女伶演出(注:《谕禁女伶》,《申报》光绪十六年(1890年)正月初七。),但此令在上海收效甚微。光绪二十(1894)年,上海出现第一家京剧女班戏园——美仙茶园。随之,又有霓仙、群仙、女丹桂和大富贵等京剧女班戏园的开设。自此,上海的髦儿戏班有了固定的演出场所,女演员开始正式登上城市戏园的舞台。光绪二十六(1900)年,群仙和女丹桂两大女班戏园开张后,除上海地区原有的髦儿戏班外,天津的陈家武班、宁家班,苏州的王家班,杭州的云家班等各地有名的坤班,都曾应邀来沪演出。 坤班相继问世,演技渐趋长进,行当亦渐趋完整,出现了一批著名女演员。京剧女演员亦称“坤角”,上海早期著名坤角有吴新宝、谢湘娥、林黛玉、金月梅、恩晓峰、十三旦等人。“坤角中之须生,以吴新宝得名最早。”(注:《梨园公报》1930年2月19日。)时人称“月梅演戏,歌喉极佳,婉转抑扬,极尽神致”(注:孙耨尘述,许廑文编:《坤伶艳史》,上海宏文图书馆1922年版,第30页。);赞十三旦的演出“玉立亭亭,轻盈巧妙,其表情言论,无不恰如分际。”(注:菊园:《俳优轶事·女新剧家志》,周剑云主编:《鞠部丛刊》,第24页。) 清末,有识之士认识到戏曲在社会变革中具有“灌输文明”、“开通民智”的重要作用,“戏园者,实普天下之大学堂也;优伶者,实普天下之大教师也。”(注:三爱(陈独秀):《论戏曲》,《党史资料丛刊》1980年第4期。)于是,一种切合时代与现实的戏剧样式——“新剧”便应运而生。 “新剧”诞生于20世纪初的上海,它是西方现代话剧在引进中国之初的产物,又叫“文明戏”,以别于传统的“旧戏”。一方面,它受西方现代话剧尤其是日本“新派剧”的影响,同时又带有日本传统的“歌舞位”印痕,如一般女性角色仍由男演员扮演等。另一方面,它由传统戏剧脱胎而来,不免带上传统戏剧中男女分班、女戏男扮的烙印。